高职汉语专业被亮“红牌”的原因及对策
2010-02-16李士奇
李士奇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高职汉语专业被亮“红牌”的原因及对策
李士奇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以及薪资较低等现状,被亮“红牌”。这有来自传统方面的原因,也有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冲击。高职院校需转变观念、把握机遇,瞄准新兴产业或实体,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高职;汉语专业;教学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汉语专业)是高等教育所有课程中历史最悠久、应用性最普遍的专业,曾被人戏称为“万金油”专业。这个专业的开办投资少、师资足,毕业生就业面广、社会效益好,长期以来为众多的高校所推崇,成为许多高校各热门专业的“常青树”。但最近几年,这个专业却显示出一种被冷落的趋势,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不重视逐渐浮出水面,许多疑问散见于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如学习汉语专业“没有出路”、“出路在哪里”、“能找到工作吗”之类的帖子经常在网络的某些板块上出现。2010年5月24日,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其中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等现状,被亮“红牌”,高职汉语专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一、来自因袭传统的影响
高职汉语专业自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有着与生俱来的先天性隐患。理论上讲,高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其办学宗旨与教育的重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强调将“大学之道”融入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但在本世纪初,由最初的试点到后来的一哄而上,都没有很好地坚守高职办学的这一宗旨,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传统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延续,汉语专业这种职业性模糊,属于素质教育性质的普适性专业,也就在许多高职院校不伦不类地产生。当然,传统教育资源在整合中也给许多高职院校筹办汉语专业创造了先决条件。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是由普通中专或中师合并升格而成,新高职的成立自然不会错过这些现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汉语专业的设立水到渠成,这不仅是无需新投资的买卖,也是多校整合时消化人员的最佳途径,同时,也符合传统高等教育惯走的路子。
不仅如此,当时一个稍短的时间内社会对汉语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为高职汉语专业的设立产生过一定误导性的影响。上世纪末,我国的许多省、市,对主要从事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采取了“一刀切”的停和转办学措施,而当时的高等师范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尚不能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这就造成了小学教师人才输送的短期空档。于是各地新成立的高职院校基于“万金油”和“常青树”等传统观念,对这种汉语人才需求的暂时现象产生错误判断,仍然认为汉语专业是“朝阳”专业,纷纷瞄准这一雾里看花的就业市场,缺乏节制的筹建了许多高职层次的汉语专业,给以后的“就业难”埋下了更大的隐忧。
二、教育改革形势下的现实冲击
(一)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冲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这种教育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以后的20多年里迅速风行全国,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据统计,全国目前有2亿多人参加过这种自学考试,而自学考试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因为这个专业易自学、易过关以及易毕业,在当时文凭热的时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凭问题,圆了他们的大学梦。许多单位在80年代中后期中文本专科毕业生还寥寥无几,到了本世纪初连许多后勤人员甚至门岗都是中文本科生了。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拿的是汉语专业大专以上文凭,而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数理化专业教师则少之又少。其实,其他成人教育,如电大及函授等也多是这种情况。致使小学语文教师甚至社会上中文人才匮乏的局面迅速改观。没有了文凭优势,高职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被迅速分割,很快趋于饱和。
(二)普通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扩招的冲击
近些年,各地普通高校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规模、上档次,大学在校生人数迅速膨胀。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各种类型的独立学院遍地开花,吸收生源的胃口大得惊人。据统计,普通高校本专科的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激增到2010年的657万人,10多年间增长了6倍多,更何况还有各种成人高教作补充,读高中和考大学并非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几乎人人可以实现的自然升级的事情。大学生从原来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的“就业难”。原来属于高职汉语专业就业主渠道的农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等,从长期的不被看好迅速转变为各级各类大学毕业生竞争的目标。而高职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没有文凭优势,而且也缺乏受教育层次优势。尤其与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相比,缺乏从业竞争力。
(三)高职汉语专业本身缺乏就业培养的针对性
虽然高职汉语专业毕业生属于社会通才,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教育及企业单位的广告、出版与营销等均能适应,但是,由于其专业性不明确,就如作为药品的“万金油”,几乎好多病都可以用,但什么病也治不了,没有属于这个专业的就业主渠道,这在职业院校不能不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再加上近些年各高等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不断的细化,各种适应社会需要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如新闻专业、广告专业、文秘专业及营销专业等)越来越多的出现,而高职的汉语专业则显得大而无当,对象模糊,最终只能是路子越走越窄,显得极不合时宜。
三、转变观念与把握机遇
被亮“红牌”并非已是死路一条。危机本身就具有双层含义,危险的同时机遇已经来临,关键是如何认识与把握。
(一)认识到高职汉语专业在目前仍有其生存的生源基础
研究一下目前高中毕业生的生源实际就会发现,在一些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高考的总分比较低,但语文这一科却格外突出,这类学生多数还有一点对语文的格外钟情,甚至还有一点作家梦。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数、理、化和外语等师资的缺乏,导致了这类学生在偏僻的农村高中还不在少数。这些偏科怪才没有读普通本科的机会,甚至读高职高专的其它专业都无基础或兴趣,高职的汉语专业则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和成才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因此,高职汉语专业目前仍有继续开办的必要。
(二)各高职汉语专业自身必须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哄而上办专业的局面,以少而精为原则,开展校际的优化重组,有效避免生源的恶性竞争,集中最优秀的师资、最优厚的教育资源,同时,转变传统的汉语教学观念,办精品的、独具特色的品牌汉语专业。
(三)找准汉语人才在新时期的就业定位,研究特色培养
鉴于目前的就业形势,对于高职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文凭、受教育层次及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与同样处在就业难处境的众多本科生相比,在公务员、大、中、小学教师等传统岗位的就业竞争,则相对缺乏优势,这些传统岗位不可能成为高职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为此,必须把眼光瞄准在一些新兴的产业或社会实体上,如企事业单位和媒体则是最为现实的考虑对象。
四、对一些新兴岗位的认识与前瞻
(一)各类媒体编辑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未来的10年内,各类媒体的编辑职务将呈需求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高于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网站,从而促使了编辑职位的需求增加。同时,将近1/3的编辑写作职位都来自各类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出版和期刊等。
(二)企业的文案与策划
企业的文案虽属于相对传统的工作,但企业的策划则是比较富有挑战性的工种。文案做好了,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则为企业的策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很多出色的策划都曾经从默默无闻的企业文案开始。策划人员的任务就是点石成金,能用自己的创意为企业、为客户创造财富。当然,也可以投身专业的广告公司。2005年底,中国向外资开放了广告行业,近几年国内广告行业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而多数广告公司是私营的中、小规模的公司,为众多本科生所不屑。高职汉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文笔高人一筹的优势,从文案入行,则可能会进入策划的佳境,成为策划方面的人才。另外,企业的市场调查与营销、客户服务等工作也都适合能说能写的汉语专业学生。
(三)各类咨询工作
中国的咨询业刚刚起步,从高考咨询、教育咨询、职业咨询、心理咨询及爱情婚姻咨询甚至生理隐秘咨询等领域,在中国都处在初始阶段,基本没有什么权威和先辈,捷足先登就可能成为此领域的佼佼者,成为对急迫需求的社会提供最有价值服务的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能说能写,从事这个行业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四)自由撰稿人
自由撰稿人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职业,现代媒体数量激增,从电视、电台、杂志、报纸及因特网到各种雨后春笋般免费递送的刊物,为写作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在这些具体媒体中,又可细分出无数具体的行当,财经、教育、文艺、娱乐、体育、军事、农业、饮食以及女性等无数种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一大批研究精深的专业写手,要求的稿件数量也极大,稿费的收入也很可观。更为可贵的是写作者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正符合现代青年人个性化生活的要求。这种自由撰稿人工作的内容各异,可以是专职作家,也可以是短信写手,可以是各种文员,也可以是网络编辑等。
五、对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一)围绕就业,强化专业基本功
无论是事业还是企业单位,对高职汉语专业学生来说,听、说、读、写样样都是基本的功夫,但最技术层面的功夫还是写作能力。大量阅读,扩展知识面;精读精背,奠定扎实的文字功夫;经常通过媒体尝试发表文章,进行实际练笔;并逐步学会与编辑、记者沟通,应该纳入高职汉语专业全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二)举办学习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
以偏好媒体编辑为例,首先是强调文字和标点的准确,其次是强化网络编辑技术水平,如熟练运用MSWORD编写文章、运用MTML语言制作网页的能力等。让他们早先一步开始职业化进程,指导浏览媒体专业网站,参与协助采访、实习,积累经验。准备将来做企业文员的,职业规划前景大都可以设计为:助理→专员→经理。要想实现职业道路顺畅,首先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如约会不迟到、保持形象良好和时间管理技巧等。其次,苦练文员基本功,打字速度至少达到70字/分钟,办公软件使用非常熟练;各种公文写作格式准确,文笔流畅等。
(三)考虑跨专业学习,尝试双学历制
无论在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专职的文字工作者往往待遇不高,但待遇较高的管理层、技术层则往往又缺乏组织文字的功夫,开展复合型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高职院校可以考虑技术专业的学生兼修中文专业,修够一定的学分或达到一定的能力者,毕业颁发双学历文凭,培养出一批能说会写的管理者和拥有技能的写手,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开门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打破内外界限,把职业能手请进来,把专职教师派出去,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的有效衔接,杜绝过去那种在校读书与离校实习、在校读书与参加工作分离的做法,让在校的读书学习成为融入将来工作的一部分,成为未来工作的前奏。
[责任编辑 李 漪]
G712
A
1674-7747(2010)07-0107-03
2010-05-29
李士奇(1965-),男,河南沈丘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及职业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