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生产性实习的困境解析与对策
2010-02-16阳金萍
阳金萍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习的困境解析与对策
阳金萍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探索和深入,生产性实习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同,高职院校对此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实习资源严重不足、实习成效缺乏保证的难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习;困境
一、问题
生产性实习是指以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通过在校内外的与专业相关的真实工作的实践和经历,达到提高职业技能与素养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既可以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组织的短期的、交叉性的生产性实习活动,也可以是以综合锻炼专业职业技能与素养为目标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活动。
目前,在认识层面,生产性实习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实践层面,高职院校主要通过校办产业(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模式、校企联合模式、定岗实习预就业模式和区域共享基地模式及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等途径展开。但从整体看,生产性实习资源不足、实习成效缺乏保证仍然是高职院校推广和深入开展生产性实习面临的两大难题。具体表现为:校内外接收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的专业对口岗位短缺;开展生产性实习的专业覆盖面不广,在各地区和各专业间具有不平衡性;生产性实习的成效普遍还不高,“放羊式”实习普遍存在;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学生实习安全与权益缺乏保障;一些实习项目未能有效兼顾或平衡教学质量与经济效益,等等。
二、原因
当前,建立高水平的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基地,已成为高职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但难度很大。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有限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有便于管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紧密、实习相对稳定的优点。近些年来,在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重视下,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建设上普遍加大了力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改革难点,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建设经验不足,整体建设水平并不高。纵观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真正建立具有一定专业覆盖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并不多见。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岗位十分有限。
(二)企业接受意愿不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同时,相关政策激励疲软,虽然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些规定,呼吁产业界共同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对企业的利益触动不大,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引导、鼓励和扶持缺乏有效的措施保障;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自身发展还不顺畅,不愿花精力、财力接收学生实习,或者出于保护其商业秘密等考虑,一般不欢迎学生或教师去接触企业的关键技术、关键数据和管理诀窍。
(三)学校所能提供的校企合作资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在实践中,虽然有些企业出于社会责任或人情等原因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但从根本上说,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才是校企长期合作的内在动力。从价值链理论的角度看,对于企业而言,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不足是大多数企业内部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企业愿意通过校企合作取长补短。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生产实践工作经历,实际生产技术应用开发能力不足,加之,高职院校缺乏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服务能力,这是高职产学研出现科研“短腿”的根本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当前这种以就业和优先聘用员工为直接目的的校外实习,脱离了高职生产性实习最根本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
而在企业反馈的相关意见中发现,当高职实习生质量达不到企业的预期标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5个系中抽取的21个班级的顶岗实习调查情况来看,在学生层面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实习薪酬攀比心理严重、缺乏职业岗位认知与规划、沟通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不足和实习流动性过大,甚至出现擅自离职现象等。这些非专业能力与素质的缺乏,让企业对实习生失去信心,并损害了校企合作的信任基础。
(四)学校教学与管理等支持系统不够完善
在教学管理上,还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与之配套;在课程设置上,还未完全形成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体系安排,学科体系导向的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惰性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无法实现同步互补,影响学习效果;在实习管理方式上,仍然是粗放式管理:虽能出台生产实习管理办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但对生产实习的过程控制管理较少有突破,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乏力;对分散式实习的有效管理还在探索之中;适应新的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基地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起来。
三、对策
生产性实习虽然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但其开展与改进却涉及到了高职改革的诸多难点和热点,如课程的改革、实习基地的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因此,其推进与提升所涉及的面将是广泛的,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一)发挥政府在推进校企产学合作中的政策促进作用
在我国高职教育社会吸引力还不强的情况下,高职教育要实施开放办学还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和引导推动。政府应当在政策上进行宣传和引导,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法规,在法律和政策上明确政、校、企三方的责权利,并运用税收杠杆,对于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专项补助政策,对于能够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不提供的实行税收调节,对于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扣除,对于企业用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费用应纳入企业经营成本进行税收减免或抵冲税收;还要进一步改革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
(二)强化学校在推行工学结合中的组织管理作用
1.要进一步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首先,学校应成为开发生产性实习资源的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内聚外引,多途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要畅通信息与渠道,主动出击,开拓校外实习岗位。其次,要通过设立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校内外实习基地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校企双方互利双赢的利益机制,改进各方开展活动的保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的诚信友谊机制。
2.要进一步完善生产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生产实习的分散化趋势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关键是要实现实习方式的灵活性与实效性的矛盾统一。
首先,要加强实习岗位的“把关”与选择引导。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岗位选择面,影响着实习方式的选择。在调查中发现,一般实习岗位选择面广的专业,学生要求分散实习的意愿更强;同时,一些学生不愿去学校安排的单位实习,这除了其有更佳的实习机会等原因,更有逃避老师统一管教、追求更高实习薪酬等动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各有优点,学校要结合实习岗位实际情况,从实习成效出发,对实习方式进行有效引导。如在实习前,对实习目的与作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道德与素养等方面加强辅导,帮助学生纠正“实习为薪酬”的短视行为,并从心理上做好准备,找准定位。
其次,要加强对实习过程的动态化管理。对于采取集中生产实习模式的,应由学校派出相关专业教师,通过与基地沟通、协调,落实具体的教学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对于采取分散生产实习模式的,学校要在注意学生人身安全与权益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和手段,明确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保持即时联系与反馈,并派出教师进行一定比例的实地走访。
再次,要科学考核实习成果。要改变目前实习考核主体和内容过于单一和形式化的不足,引入企业考核、项目答辩和学生互评等内容,在考核中加强反馈;加强学生实习网络考核平台的开发与引进,实现考核的全程性、真实性与科学性。
3.要进一步深化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体系是保证生产实习成效的前提和关键。要改变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开发模式,要聘请校内外教育专家、生产一线的行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逻辑标准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要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实效,可利用多媒体和仿真实习软件辅助生产实习;要加大学校教学管理的柔性程度,为顺利开展合作教育创造条件;要将生产性实习管理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实习的有效性。
(三)发挥学生在生产性实习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直接受益方,也是校企合作的载体和纽带,其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利用学生及其社会关系量大面广的优势,通过实习宣传,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技能、个性和社会优势,寻找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习机会,拓宽生产实习资源渠道;二是要通过加强实习指导和管理,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在实习中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习”有所得,在实践教学中培养能力与素质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 金莲顺]
G710
A
1674-7747(2010)07-0073-03
2010-05-06
阳金萍(1978-),女,湖南娄底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