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难点与对策
2010-02-16何绍恩
何绍恩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 100044)
一、油田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难点
1.油田企业普遍面对着恶劣自然环境和复杂工农关系的双重影响
纵观我国油田企业的分布,大多位于沿海滩涂地带或内陆沙漠、山区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经常遭受风暴潮和雨雪灾害袭击,对生产设施的损坏严重,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投入大,耽搁了正常的生产运行,占用了正常维护性生产投入。而且盐碱腐蚀和恶劣环境的侵蚀,加剧了生产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损毁,加大了维护和修复性投入,拉大了生产成本需求,挤占了正常生产保障投入。同时,我国的油田企业横跨区域大,与农田、工厂、村镇、城区、自然保护区等相互交织,特别是管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络等更是犬牙交错,涉及地方海洋渔业、市政、林业、城建、规划、土地、水利、自然保护区、黄河等管理部门与村委会、乡镇政府、工矿企业等,受经济利益驱使,其补偿和赔偿标准不断提高,对油田企业生产的干预越来越多,用于青苗赔偿和工农关系协调的投入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直接生产性投入。
2.油田企业社会责任和安全环保生产压力大
我国油田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大。过去,大的油田企业都有公检法机构,经改革移交地方后,仍然保留着数量庞大的护卫、消防队伍。在中小学移交地方后,仍然有众多的职业培训机构、技能鉴定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和部门;分布在各个社区、工矿区的市政、环卫、物业、卫生及防疫、园林绿化、文化娱乐、综治维稳、治安巡逻仍然由油田企业负责;按照油地共建的部署,还要不断加大对地方公共设施的投入,帮扶落后乡镇,承担区域性急难险重攻坚任务费用分摊。这些工作不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不断分散原本十分紧张的生产性资金。与此同时,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规模庞大的油气集输设施、外输管线、注水设施危险系数大,安全隐患治理投入需求逐年膨胀;油田企业钻井、作业、采油要产生大量废液和油泥砂,污水外排水质达标和油气处理清污,环保治理任务繁重,环保设施改造和环保治理投入需求连年上涨,安全环保生产的资金投入继续上扬,加剧了油田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风险。
3.油田企业风险程度高
油田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风险;二是市场风险。油田企业的物探、钻井、固井、录井、测井、采油都要依托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工艺技术在方便生产运行的同时,还可降低消耗。相反,如果工艺技术久不更新,不但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要加大生产性消耗支出,非常不利于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市场风险也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原材料和生产要素价格风险;二是原油价格风险。近年来,涉及油田企业生产材料的钢管、药剂、燃料油价格多次上调,水、电、外雇运费价格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消耗不断推升,扩大了实施低成本战略的矛盾。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后,原油价格的涨跌直接决定了油田企业的收益水平,一旦收不抵支,油田企业也就没有开发的必要了,所谓的低成本战略也将成为泡影。
4.油田企业的循环链庞大,管理性支出比例高
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自成体系,主要包括了石油工程、勘探开发、生产保障、科研文教、社区服务等多个板块,形成了从物探→勘探→钻井→固井→录井→测井→试井→采油→油气处理→外运外销的连续生产循环链,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多达几十个。从机构组成看,过去是“大而全”、“小而全”,进行专业改革后,不断进行剥离重组,对采油厂等二级单位进行了“瘦身”,但在二级单位内部仍然是一个“小社会”,从二级单位到三级单位、四级单位,再到班组,都保留了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这种复杂的业务链和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在保证生产、经营管理平稳运行的同时,也存在信息传递慢、工作效率低、机构臃肿等弊端,而且层级分明的各级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多,管理性支出在总的开发成本中所占比例过高,再加上后勤保障部门的制造性费用支出,严重阻碍了主业开发投入、科研技术攻关和设备设施更新的步伐,非常不利于低成本战略的实施。
二、油田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大意义
1.实施低成本战略为油田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提高了企业发展后劲
油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实力(包括技术实力、硬件实力、人才实力等)的竞争,又综合表现在降低生产开发消耗上,也即单位产出的低成本。当面对共同的原油价格时,吨油成本低的油田企业就多了一份收益,也就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这种情况在经济低迷、油价大幅跌落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国内油田企业的吨油开发成本普遍高于中东国家的油田企业,所以单纯从竞争力角度看,中东国家油田企业的竞争实力远远高于国内油田企业,即便国际油价跌破国内油田企业的单位开发成本、普遍亏损的时候,而对于中东国家的油田企业来说,只是收益和利润降低,但企业绝不会亏损。这一点在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时表现得很明显:当时受国际油价的冲击,国内油田被迫关井限产,大量压缩资产投资和成本支出,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国外许多石油公司却镇定自如,在低油价下仍能盈利。所以,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不但要追求成本的相对领先,更应注重采取措施,不断降低成本。
2.低成本战略有利于油田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形式,低成本战略更能确立油田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容易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特别是在当前全面细化经济活动分析、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阶段,从油田到采油厂再到三级单位,都成立了重点费用要素和生产指标项目组,都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和管理目标。在深化成本管理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统筹开展,一根主线贯穿,多个部门和单位相连,积极精细内部控制和管理,平稳成本和预算运行态势,抓住主要矛盾和困难,优化方案决策和工作量结构,落实措施和对策,及时防范和消化成本预算风险,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3.低成本战略有利于油田企业细算效益账,提高在油气开发领域的竞争实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降低了油气成本就等于增加了效益,增强了竞争力。因此,追求成本的不断降低也是企业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更需要生产、管理、经营等多种手段配套联动,协调运转。如某公司综合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1)节约开支和利用新技术,降低勘探开发成本;(2)出售那些不盈利或盈利性差的油气资产,收回投资;(3)加大勘探力度,寻找新的油气资源,增加油气储量;(4)资产重组、购并,降低资产运营成本。通过这些措施,油气成本明显降低,以前维持每天150万桶油当量的产量,每年需花费40亿美元用于勘探开发,而现在只需花费约30亿美元,油气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
三、油田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对策
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现状和实践表明,国内油田企业必须在油气操作成本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低成本管理战略,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1.超前谋划,与生产开发相结合,优化开发方案和决策,降低后期开采成本
油气田前期勘探开发投入效果及生产开发方案布局对后期油气生产成本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油气生产成本的控制必须从勘探开发的源头着手。(1)要加大勘探投入力度。通过前期有效的勘探工作,精细油藏地质描述,精选优质资源,科学开展油藏经济效益评价,确保后期的产出效果,使油气单位生产成本处于较低的水平。(2)优化开发方案,科学组织生产。胜利油田的实践探索表明,油田企业应高度重视开发方案和生产组织布局的优化,特别是在新投产区块开发方案的优化。通过压缩建站层次,优化简化生产工艺流程来节约操作成本。(3)强化投资管理,确保投资到位。一方面,在产能建设投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安全、环保设施投入,避免后期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安全、环保治理支出的增大。另一方面,投资资金安排应与开发方案同步,确保油气田生产配套设施投入及时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油气田为了控制年度投资总量,往往出现生产配套设施(如输油管线、电力设施、油区道路等)投资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导致新投产区块后续操作成本较高。
2.精细生产运行,加强过程控制
油田企业生产运行千头万绪,事事都要抓好落实,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和外委作业上,一方面要保证工程质量,做好现场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快进度,及时投产运行,不耽误正常的生产需求,油水井作业完工、新井具备投产条件后,要及时抢开井,争取生产的主动权。在使用外雇车辆时,提前落实好待处理业务,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强化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果断、沉着应对各类突发事故,落实应急预防方案,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隐患治理,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牢固树立时间和效益观念,既保证原油生产的有序组织和管理,又为加强开发成本管理挖掘潜力。
3.积极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以区块为单元的预算管理体制
紧紧围绕油藏开发单元的上产、稳产,以全员、全额、全过程、全方位的“四全”管理为重点,坚持业务部门之间工作量、上下级工作量、工作量与价值量“三匹配”和预算工作量、核算工作量、分析工作量、考核工作量“四统一”,建立采油队、班组到个人的三级责任级次,做到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以产量计划、开发方案为基础,坚持量价分离,实施零基预算。将生产设施、开发生产动态和产品作为基本动因和预算节点,综合开发生产趋势,解剖生产过程的成本驱动因素,展开并量化反映各生产节点消耗水平,完善修正预算标准定额和目标控制指标,建立完善“主要生产要素定额标准预算”的分层预算方法,体现“以生产任务确定工作量,以工作量确定价值量,以确定的价值量优化工作量,以优化的工作量确保生产任务完成”的预算目标,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编制方案,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
4.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科技发展力,实现内涵式增长
(1)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压缩非生产费用。国内油田企业大多采取“油田—采油厂—采油矿—采油队—班组”五级管理模式。目前,在控制厂矿队管理费等非生产费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油田企业应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压缩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节约劳动力,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性支出和人工成本。(2)加大科学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产出,降低能耗。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降低油气操作成本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国外大石油公司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降低油气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过去10年来的技术进步使发达国家大石油公司原油平均勘探开发成本下降幅度大,探明储量增加明显,相应的油气操作成本也显著下降。国内油田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技术交流,深入运用水平井技术、大位移技术、丛式井技术等,提高采收率和油井产量。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大低产、低效井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大力推广目前比较成熟的抽油机变频调速技术,伴生气利用技术等工艺,降低消耗水平。
5.积极协调油地关系,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降低工农费用支出
在建设“平安油区”主导思想下,油田企业应积极地顺势而为,本着“以人为本”、“双赢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超前规划,确立应对方案,多沟通、多联系,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和共建联席会制度。地方部门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多支持油田企业的发展,要看到油田企业发展壮大对增加地方税收、扩大地方就业、完善地方基础设施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油田企业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从市场准入、工程份额、劳动力吸收、乡镇帮扶、救贫济危、设施完善等方面给与地方大力的支持和协助,逐步确立良好的油地协作关系,进一步改善外部环境,为生产开发和经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工农费用支出,有效地实施低成本战略,拓宽发展空间。
四、提高自营工作量比例,扩充自营项目,减少外委支出
1.充分利用内部维修队伍的力量,扩大内部维修施工领域和份额
各采油厂内部应专门成立基建维修队,承揽其下属单位的屋面防水等维修项目。各采油矿要用自己的维修队伍,在做好日常零星维修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抽油机维修、油水井管线维修、油区井场路维修、房屋井站维修等,凡是自己能干的工作,不再引入外部施工队伍,最大程度地节约外部费用支出。据测算,国内油田企业一个采油厂下属的基建维修队伍一年中所完成的内部劳务量每增加一万元,就可降低外委修理支出近0.14万元。
2.扩充油藏监测项目,压缩外部测井工作量
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基础上,向桥式偏心注水测压工艺技术、井径流量一体化测试技术、高温焖井压降测试技术、注气水平井监测技术等复杂工艺测井技术迈进,满足油藏开发的配套管理需要,节省外部测井费用支出。
3.扩展仪器仪表检定项目,缩小外部送修工作量
通过更新检定装备,目前大部分仪器仪表检定都不出厂,同时利用富余检定力量为周边单位进行仪器仪表检定劳务,既节流又开源,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4.加快新增自营劳务项目建设进度,挖掘降本增效潜力
在巩固既有内部劳务项目的基础上,油田企业所属的采油厂要对自营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新上自营项目,进一步挖掘节约潜力,缓解成本预算执行压力。(1)建设抽油杆修复检测生产线,提高修复抽油杆的质量水平,降低抽油杆报废量;(2)新建隔热管检测生产线,对在用隔热管定期进行视导热系数的测定和检查,以保证其使用质量,提高注气生产的有效性;(3)新上井下工具修复项目,加大封隔器、井下补偿器和钻杆修复力度;(4)提升抽油机和减速箱修复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运行,提高油井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