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0-02-16张秀萍,谢墩游
张 秀 萍, 谢 墩 游
(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市100081;2.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0)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发展的创新金融服务,我们称之为“1+N”模式。融资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银行质押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为条件,结合物流公司的专业服务,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为企业(多是非核心企业)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
航运公司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士基集团,快递公司世界排名第一的科士达(UPS)集团都是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参与者。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这两个超大型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等为大宗商品提供融资、以销售收入支付采购贷款等服务都属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供应链金融还是一种新鲜事物,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先驱,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
一、相关文献综述
1.供应链绩效评价
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选定,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鲁姆斯(Lummus)等描述制订战略供应链计划七个步骤的同时,从供应、转换、交通运输、需求管理四个角度,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同时认为每一项指标都有三个指标值,即理想值、目标值和当前值。[1]比蒙(Beamon)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包括顾客满意度、柔性、供应商绩效等,定量指标包括成本、销售额、利润、投资回报率等。[2]同时,比蒙还从资源、产出和柔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3]韦伯(Weber)认为,应该从产品、质量、价格、时间四个方面来考察供应链企业的绩效。[4]而布鲁尔与什佩赫(Brewer&Speh)提出一个供应链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供应链的绩效,它们分别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最终顾客利益、财务利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5]斯蒂芬斯和斯科特(Stephens&Scott)建立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SCOR 模型),提出度量供应链业务流程和客户绩效的13项指标,其中包括订货满足率、完美订单比率、供应链管理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增值生产率、现金流周转时间、库存供应天数和资产周转率等。[6]甘那斯克拉(Gunasekaran)从订单计划、供应链伙伴关系、生产水平、物流、顾客服务和满意度、财务等角度考虑,给出一系列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划分成战略、战术以及操作三个等级。[7]弗雷德里克和扬(Fredrik&Jan)把质量、交货时间、成本作为供应链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认为交货时间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比质量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更大;总成本随着交货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交货时间长、产品质量差的供应链必然导致差的供应链绩效。[8]
2.供应链金融
目前,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和应用都相对较少。韩德瑞克斯等人(Hendricks etc.)的调研表明,仅有一小部分的企业将资金流管理视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企业认为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职能的重新整合。[9]旦斯甘兰(Dan Scanlan)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了区分,将供应链金融管理定义为与物流平行的从买方发出订单到结算完成的所有与现金流有关的交易活动。[10]沃尔特斯(Walters)从需求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将供应链金融管理定义为:通过创新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集成供应链中的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价值链管理。[11]理查德(Richard)总结了斯坦利(Stanley)公司的成功经验,具体说明了如何在企业中实行供应链金融管理,使物流与资金流协调一致,即使在供应链延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降低成本。[12]旦斯甘兰等人从银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以美国银行为例,提出需要在全面彻底掌握供应链过程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集成物流与资金流,借助电子支付手段来实现供应链金融管理。[13]克拉珀(Klapper)就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机理及功能进行了分析。[14]贡萨洛和马里亚纳(Gonzalo&Mariana)研究了集生产与企业融资计划于一体的短期供应链管理,认为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影响企业的运作与资金融通,从而增加整体收益。[15]
总之,供应链金融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受到的重视也越来越多。黛米卡(Demica)咨询公司的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银行65%的业务量增长来自于供应链金融,超过90%的顶尖银行为它们的顾客提供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16]
二、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介绍和指标选取
1.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即由供应链协会于1996年发布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目前供应链委员会的170多个成员企业在使用该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按标准流程描述供应链时,把供应链分为顶层、配置层、流程元素层等几个层次,在第三层以下还可以有第四层、第五层等更详细的属于各企业所特有的流程描述层次,每一层的每一个过程都有明确定义的业绩表现衡量指标和最佳业务表现。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提出了衡量和测评供应链绩效的五个维度,即可靠性、反应能力、柔性、成本以及资产管理。
2.指标选取
关于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没有一个完善、权威的说法,2007年,朱文贵在其博士论文《金融供应链分析与决策》中进行了探索。[17]在对供应链绩效相关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第一层提出的衡量和测评绩效的五个维度,确定通过可靠性、反应能力、柔性、成本以及资产管理来进行评价。
三、实证研究
1.研究假设
H1:实施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可靠性呈正相关。
H2:实施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反应能力呈正相关。
H3:实施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柔性能力呈正相关。
H4:实施供应链金融与成本呈正相关。
H5:实施供应链金融与资产管理呈正相关。
H6:供应链可靠性与资产管理呈正相关。
H7:供应链反应能力与资产管理呈正相关。
H8:供应链柔性能力与资产管理呈正相关。
H9:成本与资产管理呈正相关。
发出问卷1000份,总共回收309份,其中有效答卷266份。
2.研究假设检验(SEM检验)
(1)模型拟合。本文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模型系数估计,同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标准化系数,可以直接比较不同系数作用的大小,输出结果如下:
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从系数估计结果可以知道,“可靠性”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的路径系数为2.026,相应的p值为0.194,这表明该路径系数为零的概率达到19.4%,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不能拒绝原假设,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同理,“反应能力”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柔性能力”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供应链金融”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的显著性检验都没有通过,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2)模型修正。本文运用临界比率进行模型修正,根据p值显著检验的大小逐一删除未通过检验的路径,p值大的路径先删除,然后再根据修正后系数的p值大小进行判断,依次删除,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系数都通过p值显著检验。
3.模型解释
(1)直接效应。“供应链金融”潜变量对“可靠性”潜变量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91,这说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供应链金融”潜变量每上升1个单位,“可靠性”潜变量将上升0.91个单位。
(2)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指原因变量需要通过其他一个或多个中间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供应链金融”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的间接效应,分别通过“成本”和“可靠性”两个潜变量产生间接效应。其中通过“成本”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的间接效应系数为 0.399(0.760×0.525);而通过“可靠性”潜变量对“资产管理”潜变量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355(0.908×0.391)。这两个值不相等,主要是因为存在不同的残差。
四、研究结果
本文模型的各项关键指标都达到了相关规定的临界值,拟合结果较好,总体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假设H6通过检验。供应链可靠性对资产管理产生直接的正面促进效应。
第二,假设H9通过检验。成本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此必须强调一下,成本满意度的提升意味着相对成本的下降,路径系数为正值代表成本满意度与资产管理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但成本自身对资产管理产生直接的负面效应。
第三,假设H3通过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柔性产生直接的正面促进效应。
第四,假设H4通过检验。与第二点相同,成本满意度的提升意味着相对成本的下降,路径系数为正值代表供应链金融与成本满意度是正相关,但供应链金融与成本自身是负相关。
第五,“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可靠性”的路径系数为0.908,p值为0.008,远小于0.05,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可靠性是直接的正面促进效应。
第六,假设H2通过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反应能力产生直接的正面促进效应。
第七,在实施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各种风险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这些风险对企业绩效产生负作用,这是我们必须预防并加以限制的。
“供应链可靠性”、“供应链柔性”、“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反应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提高产生正面促进作用,而“成本”和“风险”对企业绩效的提高产生负作用。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通过促进正面的“供应链可靠性”、“供应链柔性”等、抑制负面的“成本”和“风险”来提高企业绩效,以发挥供应链金融应有的作用,避免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产生。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项目编号:留金秘美[2009]718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研项目“应急管理案例研究平台建设”(项目编号:09zy02)、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管理学案例库建设”的部分研究成果。
[1]R.R.Lummus,R.J.Vokurka.Strategic Supply Chain Planning [J].Production and InventoryManagementJournal,1998(6):49-58.
[2]B.M.Beamon.Supply Chain Design and Analysis:Models and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55):281-294.
[3]B.M.Beamon.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9,19(3):275-292.
[4]Mary Margaret Weber.Calculating the Cost of Variances in the Supply Chain Determining Supplier and Buyer Effect on Inventory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57-64.
[5]P.C.Brewer,T.W.Speh.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to Measur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0,21(1):75-93.
[6]Stephens,Scott.The Supply Chain Council and the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SCOR)Model[J].Logistics Spectrum,2000,34(3):16-18.
[7]A.Gunasekaram,C.Patel,E..Tirtiroglu,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Metrics in a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1/2):71-87.
[8]Fredrik Person,Jan.Lager Performance Simulation off Supply Chain Designs[J].Production Economics,2002,77:231-245.
[9]Kevin B.Hendricks,Vinod R.Singhal.Associa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 Glitches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J].Management Science,2005(5):695-698.
[10]、[13]Dan Scanlan.Ironing Out the Kinds in the Financial Supply Chain[J].Asian Trade Finance,2004(8):75-93.
[11]李高朋.SCOR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J].情报杂志,2004(7):61-62.
[12]、[17]朱文贵.金融供应链分析与决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3.
[14]Leora Klapper.The Role of"Reverse Factoring"in Supplier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R].World Bank,2004(9):102-103.
[15]Gonzalo Guillen,Mariana Badell.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ng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J].Production Economics,2006(7):25-27.
[16]Jennifer Hughes.Groups Embrace Supply Chain Financing[J].Financial Times,2008(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