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晋历史文明 建设特色文化监狱
---山西太原第一监狱加强监狱文化建设之探索
2010-02-15焦宁亚山西太原第一监狱政委山西太原030000
焦宁亚(山西太原第一监狱政委 山西太原 030000)■文
传承三晋历史文明 建设特色文化监狱
---山西太原第一监狱加强监狱文化建设之探索
Carrying on the H istoric Civilization of Shanxi(Three Jin)to Build Featured and Civilized Prisons
焦宁亚(山西太原第一监狱政委 山西太原 030000)■文
文化的传播和运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渊源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他的首府---太原,更是一座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独具魅力的三晋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在这里交相辉映。近年来,太原第一监狱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创造性地将三晋历史文明作为丰厚的教育改造资源,大力加强监狱特色文化建设,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监,有效推动了监狱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三晋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厚的教育改造资源
山西史称三晋。它东屏太行与河北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倚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南与河南接壤,位居中华大地中路。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山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汇聚成一个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了其丰厚独特的文化内涵。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在此创业,尧、舜、禹也都先后在此建都,并以此为中轴,繁衍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在山西这块富饶的土壤里,孕育出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痕迹比比皆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尧舜禅让、稷播百谷、仓颉造字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遗迹遍布山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王之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王翰都生长在山西这一片土地上。从先秦时的荀子、韩非、李悝、慎到等儒家、法家等多种创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到近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继、血染法场的维新志士杨深秀;从《诗经》中诸多名篇的无名作者,到唐宋时期的文化巨匠如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司马光、元好问、关汉卿、罗贯中等祖籍也都是山西。山西名人学士代有名家,文化典籍浩瀚繁叠,历代书画、民间艺术等更是丰富多彩、绚丽夺目。从180万年前古人类在山西活动至今,共留下不可移动文物35000多处,隶属各级管理的文物保护单位60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位居全国第一。现存各类古建筑18118处,唐代以来的彩塑12700余尊,古代壁画24000余万平方米,均位居全国前茅。五千年来山西所涌现出的一大批驰誉中外并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文化名人与文化遗产,向来被誉为"国之瑰宝"。像被公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之首,以"富甲中国五百年"、"执中国金融之牛耳"、"汇通天下"著称、足迹遍布海内外的晋商,其"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精神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晋商文化,一直被人们当作为人处事的准则传承发扬。所以,山西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新时期文明道德,发展经济的独特的文化根基和文化资本,也是我们教育改造罪犯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资源。特别是我们监狱位居三晋首府---太原,是三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节点,把我省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认真地进行整理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无疑对创新教育改造手段,丰富教育改造内容,推进教育改造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独特作用。
二、太原一监传承三晋历史文明,建设特色文化监狱的探索性实践
监狱文化是监狱全面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创新发展的关键。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个性特色,没有灵魂,就无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太原一监党委经过认真思考研究,提出了建设"富有浓郁三晋地域特色的文化监狱"目标,这是太原一监党委从实际出发,谋划监狱创新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四年来,太原一监围绕这一目标,边实践、边思考、边提高,逐步拓展和完善了特色文化监狱发展脉络,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体系。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设特色文化阵地
2006年以来,太原一监紧密结合现代化文明监狱创建和监狱布局调整项目建设,加大投入,精心设计了一批文化设施,打造特色文化阵地,先后建设了"六个二"文化设施,即"两室"(历史展室、创建资料室)、"两楼"(一栋教学楼、一栋监舍楼)、"两廊"(书画长廊、监舍文化走廊)、"两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两站"(法律援助站、罪犯心理辅导站)、"两个基地"(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大学生帮教实习基地)。2007年建成监狱历史展室,收集和展出太原一监自1951年建监至今各个时期的历史图片600多幅、实物200多件,集中反映了太原一监的发展历程;设立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创建资料展室,设有1个沙盘、60个橱窗,展出图片资料400余张,集中展示了太原一监创建基础资料;2008年,新建的罪犯监舍楼,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建设的需要,将罪犯监舍楼划分为公共活动区和住宿区,为监区文化建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建成了面积5600平方米,集罪犯教学、心理咨询、图书阅览、社会帮教于一体的罪犯教学楼;将历史展室人行通道规划成监狱书画长廊,将每个分监区的监舍走廊规划成文化走廊;将监区5956平方米的前院设计为"文化广场",将占地3000多平米的后院设计为"体育广场";改造完成了罪犯礼堂,设置座位1200多个,成为监内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主要平台;改造完成了面积达4400平方米罪犯食堂,成为全省一流的标准化食堂;此外,太原一监也是省律师协会的"法律援助站"和省心理健康协会的"心理健康辅导站";是省检察院、省法院的警示教育基地,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帮教实习基地。自2006年以来,先后向服刑人员提供法律援助13次,为服刑人员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和矫治32批次,社会各界进监开展社会帮教活动26次,先后接待党政、司法、金融、海关、学校、部队等单位组织的警示教育活动500多场,2万余人接受了警示教育。
(二)实施文化引进工程,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自2006年至今,太原一监依托三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实施"六个一"文化引进工程,即:学习一批国学经典名篇、介绍一批三晋历史名人、浓缩一批三晋文化名胜、邀请一批书画名家进监采风、展出一批名家的诗书题赠、装点一批地域特色文化艺术。在"学国学"方面,组织罪犯熟读精学《三字经》、《弟子规》、《劝学》等经典名篇;在教学楼大厅设立了《劝学》全篇木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尧舜禅让、稷播百谷、仓颉造字等"三晋历史传说典故";将三晋名人、三晋名胜、晋商精神、二十四孝故事、国学语录、名家题赠等地域特色文化内容,绘制成彩图、素描或立体砖雕等,形象生动地展现悬挂在罪犯教学楼、活动室、监舍走廊等墙壁上;多次邀请当代书画名家、著名作家进监采风,为监狱留下300多幅书画作品和60多首赞誉监狱民警、激励服刑人员改造的诗篇文章;采用具有鲜明三晋特色的楹联、宫灯、砖雕、木雕、石雕、铁书等文化形式对全监的"楼、堂、馆、室、厅、廊、场、舍"进行装点,楼:即教学楼、监舍楼、会见楼、车间楼等;堂:即监内礼堂、食堂、澡堂等;馆:即图书馆;室即展览室、资料室、阅览室、教室、活动室等;厅:即罪犯会见厅、教学楼大厅等;廊:即楼内走廊、过道走廊等;场:即文化广场、体育广场;舍即罪犯监舍。仅在文化广场,就建设了寓意"心灵复苏"的雕塑,安装了34盏宫灯,点缀和安放了15块文化石,还有仿古的4部镂空铁书。这些特色文化形式,使监狱的文化内涵得到发掘,文化特质得到彰显,文化活力得到激发,文化魅力得到提升。
(三)开展国学文化教育,突出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针对服刑人员"缺忠孝、缺仁爱、缺诚信、缺礼义"的违法犯罪根源,太原一监针对性地在罪犯当中开展了以"善"为原点,以"孝"为切入点的国学教育。把《弟子规》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第一规",引导服刑人员树立"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价值理念。监狱采取"讲、读、背、写"四种方法组织罪犯熟读精学《弟子规》,"讲"就是聘请国学专家进行培训讲解,除监狱自己组织民警培训外,《山西青年报》还开辟专版报导太原一监"国学"教育活动,并派出"国学"讲师团两次进监帮教;"读"就是要求所有服刑人员都要熟读《弟子规》,目前全监90.9%的服刑人员均可熟读《弟子规》;"背"就是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罪犯必须背会《弟子规》;"写",就是要求服刑人员撰写心得体会。在2009年5月17日举办的"国学"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全监3000名服刑人员集体诵读《弟子规》,344名服刑人员集体背诵《弟子规》,2800名服刑人员抄写了国学经典原文,有250多人撰写心得体会500篇,11人进行现身说法演讲。《法制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青年报》、《山西监狱》等报刊报导"国学"教育活动情况并刊登服刑人员学习体会;山西省监狱管理局网站、太原市终身学习网站转载"国学"教育活动的有关信息。此外,监狱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以贴近服刑人员的生活为原则,利用节假日、工、课余时间组织服刑人员进行乒乓球、篮球、拔河及各种棋类、扑克等比赛活动,特别是利用暑假的时间,在总结历届监区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展了队列比赛、拔河比赛、心理健康操、趣味游艺竞赛、歌咏比赛、读书月活动、书画手工艺作品展、图书展销活动、征文活动、消夏电影节、文艺汇演等。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陶冶了罪犯情操,净化了改造氛围,弘扬了改造正气。
(四)培育特色文化理念,提升监狱人文精神
特色文化建设需要"神形兼备","形"就是各种文化活动,"神"就是要打造监狱民警精神。2006年,监狱党委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监、科学改造"三大理念",建设平安(即全面、可持续、长周期稳定)、绿色(即环境优美、环保节能、排放达标)、数字(即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阳光(即公正、公开、透明和富有爱心)、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相处)"五型监狱"发展思路;提出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工作理念;"法德并举、文明改造"的教育改造理念, "日常工作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的管理工作理念,"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学习理念, "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尺"的服务理念,以及两级班子"三靠"领导艺术,即:靠能力和水平、靠感情和关爱、靠正确的方式方法,提升民警队伍的"六种能力",即:提升学习研究能力、维护稳定能力、执法施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拒腐防变能力、文化凝聚能力和"六爱"价值观,即:爱己爱人、爱岗爱矿、爱党爱国等,促进了监狱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截止到2010年3月31日,太原一监实现了连续12年监管安全无押犯脱逃,罪犯劳动岗位实现了连续7年无人身死亡事故。2007年以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原省委书记张宝顺等多位省部级领导先后莅临太原一监视察指导工作,称赞太原一监的工作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先进司法理念的体现"。今年,太原一监在认真总结监狱近年来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提炼出了"崇尚科学、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太原一监民警精神。这些优秀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指引着全监的价值取向,陶冶着人们的思想情操,已经成为太原一监的软实力、硬资源。
三、体会与思考
多年的特色文化监狱建设实践,让我们感觉到文化建设围绕中心就有地位、抓住机遇就有作为、勇于创新就有进步、把握特色就有亮点。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才能走出一条体现时代要求、地方特色鲜明的监狱文化建设之路。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用理性的、一分为二的态度进行分析,尤其在教育改造罪犯中运用传统文化,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性认识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罪犯的教育改造中具有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是近年来教育改造实践中不断证明的不争事实。但对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决不能臆想夸大它的功能,把它凌驾于法律、劳动等教育手段之上,甚至用它来取代法律、劳动等教育手段。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不是万能的,而改造罪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罪犯的改造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时代性
传统文化虽说博大精深,是华夏文明的载体,但其原始的理论成果结晶,肯定会有与我们今天的社会法律道德不相符的地方。为此,我们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时,必须要有系统分析的方法,要全面把握,准确理解,运用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体现时代性。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今天道德建设的东西,有利于罪犯改造的东西,决不能断章取义、咬文嚼字、良莠不分地全盘吸收。
(三)找准结合点,注重针对性,灵活运用传统文化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有极大的帮助,罪犯对此有较强的认同感,但罪犯毕竟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在运用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时,必须因材施教,各给所需,要根据不同罪犯群体的不同情况,如年龄、性格、学历、犯罪原因、家庭状况、刑期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育,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决不能一成不变,一种模式,一概而论。
(四)要在继承中创新,突出文化特色
特色文化是一个创造、传承和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发展特色文化的进程中,只有继承传统文化,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光彩和活力,唯有创新才能使特色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提升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才能使特色文化成为精品文化。特色文化的创新,必须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密切融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强化个性,创出特色。
(五)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建设,要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造人"。所以,运用传统文化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就必须要有扫盲教育的思想,要踏踏实实、耐心细致地实施,不能操之过急、要求太高、安排太多,要循序渐进。要把监狱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基础教育,扎实开展,认真落实,润物于心,外化于行,使罪犯在日积月累的和风细雨中,对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潜移默化地矫正恶习,最终"改恶从善",避免不切实际地唱高调,哗众取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太原第一监狱传承三晋历史文明,建设特色文化监狱的具体实践,正是贯彻上述精神的有益尝试,尽管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但还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长期的努力。因此,我们将会继续不断摸索和实践,力争使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尤其是特色鲜明的三晋历史文化宝藏在罪犯的教育改造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鲁嘉微)
book=40,ebook=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