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观点荟萃的精神盛宴*
——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侧记

2010-02-15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矛盾工会劳动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学术观点荟萃的精神盛宴*
——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侧记

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48)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凸显,工会维权面临严重挑战。工会破解维权难题,必须代表工人权益,在工资平等协商、推动民主管理、解决劳动争议,以及源头参与立法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三方协商机制上,政府应履行职责,不能缺位。

工会;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论坛

2010年金秋时节,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筹备,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经济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与工会责任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如期举行。这是继 2008年首次成功举办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以来的第三届论坛。本次论坛盛况空前,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蒙古等国家以及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共 1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与会者中,既有专程从外国飞来的著名的专家教授,也有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理论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既有全国总工会资深专家,也有常年坚持在维权第一线的基层工会主席。由于与会代表的不同国籍,不同的职业身份,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学术背景和不同的实践体验,使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思想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丰富了本次论坛的研讨内容。与会者们济济一堂,分别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视角,聚焦于经济转型期的劳动关系问题和工会问题,发表见仁见智的独到思想观点,共同分享这场内容丰盛的精神筵宴。特别是那些享誉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领域的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他们在百忙中莅临会议现场,并发表重要演讲,提高了本次论坛的理论层次,扩大了论坛的学术影响。

本次论坛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经济社会转型作为宏大的叙事背景,以“经济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与工会责任”为研讨主题,研讨内容涉及到外国集体谈判制度及工会协调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工会自身建设问题,工会目前的困境以及破解难题的路径选择,关于工资集体协商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企业民主管理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共有 21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做了生动而深刻的主题演讲。本次论坛还收到具有很高学术质量和理论价值的论文 29篇,内容分别涉及到劳动关系变化及特征,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与解决,劳动争议及处理问题,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问题,关于“富士康 “跳楼事件的理论反思,工人群体性事件及工会作为问题,工会组建及工会面临的挑战问题,工资集体协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等。与会代表经过一天半的紧张研讨,圆满完成了论坛的主要议程,本次论坛成功地落下帷幕。

举办中国工会和劳动关系论坛的主旨,在于传播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高扬工会以维权为核心的社会责任精神,探讨劳动关系纷繁复杂表现形态背后的基本规律,寻求劳资矛盾的解决之道,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为专家学者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本着这一主旨,本次论坛无论是主题演讲,还是提交的学术论文,都将探索的触角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可以概括为五个大问题:

第一,中国劳动关系及其矛盾问题的解决。聚焦于这一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资本与劳动作为构成现实劳动形式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由于其利益取向上的相悖性质,两者之间的矛盾是绝对的,但是在协调方式上却具有相对性,在矛盾的处理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劳资群体性事件是劳资关系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后危机时代劳资群体事件集中爆发,呈现不可遏制之势,表明劳动关系处于相对失衡状态。本次论坛非常关注这一趋势,主题演讲也多次涉及到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刻分析,许晓军教授在演讲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对当前劳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进行概括: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引发群体事件的诱因多元化,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其对抗的程度越来越激烈。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劳动者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却越来越少,其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被严重侵蚀,即利润侵蚀工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当矛盾积压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从而引起社会震荡。因此现实中的劳动关系矛盾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及其解决路径的多重选择,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实践意义在理论上的反映,就形成各种思想观点及其逻辑表达。与劳动关系问题相联系的主要有:解决劳资矛盾的基本方式——工资集体谈判、劳动争议的处理、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相关立法问题,三方机制问题,以及工会维护作用发挥等问题。

第二,工会问题。我国工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发挥代表工人权益,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方面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近期国内发生的一些群体事件中的工会反常表现说明,个别工会组织甚至没有完全解决代表性问题,这也是工会被人们诟病的原因所在。当前,在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新形势下,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好建会数量和建会质量的关系。这是解决工会作用问题,首先要认识和处理好的根本问题。工会组建的目的在于其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就是建立更多的工会也是没有意义的。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到工会组织体制和自身建设问题、涉及到相关立法问题,以及体制和制度安排问题等。演讲人就上述问题发表了富有启迪性的意见和观点。

第三,工资集体协商问题。这一制度是工会平衡劳资矛盾的重要机制之一。工人集体行动的指向基本上是以提高劳动工资为目的。工资集体协商是解决提高工人工资待遇的一个重要解决方式。针对我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次论坛就其中的症结所在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从国外的经验给予的启示,政府、工会与企业在集体协商中的各自角色问题,集体协商制度的立法问题以及集体协商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主体中的资方主体重构和劳方主体重构等。

第四,企业民主管理问题。如果说维护和争取劳动者经济权益的基本手段是集体协商的话,那么维护和争取劳动者的民主权益则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时,这一制度也是工会平衡劳动关系矛盾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次论坛有论者重点论述了国外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和主要经验,这些经验或者教训对于我国开展民主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五,由富士康事件引发的诸多思考。主题演讲者和点评人的点评,多次以富士康十二连跳作为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透彻的学理分析,得出一系列令人信服的客观结论。富士康事件问题本身涉及到企业管理问题、新一代农民工问题、企业文化问题、劳资关系问题、工会缺位,以及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企业文化中的职工文化问题,劳动者作为人的人性问题。我们常说要给予劳动者以必要的人文关怀,我觉得这种关怀只具有空泛的意义,当劳动者还在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而奋斗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的首先是劳动者的人性关怀,富士康的加班文化就是对人性的粗暴侵害。前不久我国著名学者赵履宽先生来我校做了一场学术报告《劳动人性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对于劳动者而言,其自然本性就是生存问题,包括他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体现在权益上,就是最基本的经济利益。我国 GDP数年来连续高速增长,而劳动者工资却数年不涨,他们没有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这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是有违人性要求的。论坛演讲者在演讲中还涉及到企业文化问题,其实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的是企业文化与劳动者文化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对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有没有认同,认同程度如何,这也是造成劳资关系紧张的深层文化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闲暇时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富士康的加班文化不仅侵占了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必要生活时间。从富士康事件中,我们可以从中引发更深一步的思考,不仅有经济学的、管理学的思考,也有心理学的、伦理学的甚至哲学的思考。

本次论坛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从形式上看,论坛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主题演讲生动,学术论文深刻,演讲点评精彩,学术互动热烈。首先是主题演讲生动。演讲者在演讲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强大的逻辑力量、丰富的思想阐述和抽象的思辨能力,都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学术论文深刻。学术论文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学术成果,体现出论文提交者积极参与的热情和研究问题的主动精神,同时也是学者良心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映。很多论文提交者虽然没有机会做主题演讲,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论文价值和学术风采,相反,我们通过阅读论文,可以直接感受到来自其中的深邃学术思想及其理论的力量。再次,演讲点评精彩。本次论坛四位点评人的精彩点评构成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他们的点评精彩纷呈,或者一语中的,或者拓宽思路给人以深刻启示。比如:姚先国教授在点评中,提出学者在解决遇到的学术难题时,应该有解放思想的态度,这是也做学问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理论创新。最后,学术互动热烈:演讲者主题发言后,反应热烈,或者争相诘问,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非常专业;或者作必要补充,比如江苏省工会干校徐东兴老师提出的民营企业的性质分类问题,很有意义;或者深入讨论,场面非常热烈,充满着浓厚的探求问题的学术氛围。从研讨的内容上看,本次论坛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研究视野宏大,通过几位来自外国的专家学者的生动演讲,使我们的眼界超越了国界,具有了国际化视野,让我们从中得以窥见国外认识和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的经验和体验,这些将会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目前国内劳资矛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着眼于劳动关系的现实矛盾运动,对劳动关系矛盾的现实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进行深刻的理论剖析,不仅从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从伦理的角度,对来自资本对劳动的侵害,导致劳动者利益及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现实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道德批判,福建师范大学吴宏洛教授在题为《资本的逻辑与劳动伦理》的精彩演讲中,对资本和劳动进行了透彻的学理分析,体现出强大的道德批判力量;第三,运用不同学科专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深度探索,体现了不同学科专业所具有的方法论的优势,为从总体上反映劳动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全息态势提供了可能;第四,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给人以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正如姚先国教授在点评时所言,演讲人提出的问题要比解决的问题多。本次论坛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在学界尚存争论的问题,学者直面这些问题,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有意义,而且也给我们留下继续深入思考的空间,比如:目前在我国提出刘易斯拐点是否成立问题,我国低工资时代是否已经终结,等等。有的学者虽然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这些判断不是结语和定论,而是引导我们进行新的思考的切入点。

本次论坛在认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论上,至少给与我们以下几点有意义的启示:

第一,实事求是的原则。研究工会和劳动关系问题的出发点,一定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后危机时代,工人集体行动事件频发,有些事件已经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在如何看待这一事实上,应该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解决方式,都要进行客观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最佳解决方式。尤其要对集体行动的本质问题、中国发生罢工事件同西方国家的罢工有什么不同点、集体行动对工人实现利益诉求实现的内在联系和客观效果、集体行动同集体协商的关系、工人集体行动的利弊得失及其规范和立法问题,都应进行深入研究,不应回避,更不能视而不见。

第二,洋为中用的原则。亦即取其合理内核,做到合理借鉴,为我所用,不可照抄照搬,机械复制,不加任何改造地套用。英国剑桥大学威廉·布朗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一个很好的理念,就是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处理劳资矛盾方面,现在更加强调合作、和谐、和解,而不是冲突。这一理念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国劳动关系矛盾具有更加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在处理劳资关系矛盾,也曾经经历过对抗和冲突,现在由冲突走向合作、由传统的集体谈判走向现代的社会对话和社会协商,并在机制上保证工人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中国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上,劳动关系矛盾的表现可能会越来越剧烈,如何趋利避害,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解决工人的利益诉求,保障工人权益,是否可以跨越矛盾冲突阶段,走向利益协调,我们可以从西方国家的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寻找到最佳答案。

第三,推陈出新的原则。就是在原有经验或理论的基础上,打破思维的局限,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劳动关系和工会问题进行研究,是推陈出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劳动关系和工会理论本身就属于应用学科。比如,当我们从法律角度对工会和劳动关系现象进行研究过程中,就会发现法律问题不可能覆盖所有问题,如果从伦理角度或其他学科角度,可能又开辟一个新天地。

第四,普遍联系的原则。就是不能不加任何联系地孤立地看待某一事物,必须将其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中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并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工会理论研究中曾经形成的痼疾,就是工会封闭在自己的圈子内,就工会论工会。在这种研究范式的制约下,其研究视界只能越来越狭小,这种线性思维方式是不足取的。另外,我们所研究的劳动关系问题,也是不能将其孤立化的,孤立化的结果容易造成认识和实践上的绝对化。中国劳动关系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劳动和资本两个单纯要素,还包括社会制度问题、经济发展阶段问题、一系列外在条件等等。与会的专家学者不止一个人明确指出过,研究劳动关系问题,只有从普遍联系中,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本次研讨会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会理论研究不再是工会一家的事了,正在成为一门显学,学者们对工会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工会理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不再局限于某一理论层面的演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建构具有符合中国实际的劳动关系理论,对于劳动关系实践问题处理具有更加重大的指导意义。

[1]威廉·布朗.经济变化时期下合作性雇佣关系的建立[Z].北京: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论文集,2010.

[2]许晓军.劳资群体性事件与工会利益均衡及表达机制的建立[Z].北京: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论文集,2010.

[3]吴宏洛.试论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Z].北京: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论文集,2010.

[4]陈伟光.建立三方协商机制,实现工会运行机制的创新[Z].北京: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论文集,2010.

[5]石美遐.金融危机与中国的企业民主管理[Z].北京:2010’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论文集,2010.

A Review of the Forum on Trade Union and Labor Relations of China(2010)

Zhao Jianjie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100048,China)

In the post-financial-crisis era,along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 of China,the contradic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trade union work is faced with serious challenges.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trade union must represent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play the role in wage consultation,democratic management,labor dispute settlement,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and other aspects.The government should perform its du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ipartite mechanism.

trade union;labor relations;tripartite mechanis m;forum

D412.6

A

1673-2375(2010)05-0120-04

[责任编辑:刘 晴]

2010-09-16

赵健杰 (1954—),男,辽宁辽阳人,编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总编辑。

猜你喜欢

矛盾工会劳动
数读·工会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