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毒草莓冷棚促成栽培技术
2010-02-12吴礼军
吴礼军
(浙江省缙云县林学会,浙江 缙云 321400)
无病毒草莓冷棚促成栽培是草莓生产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即便是在冬季低温期也无须使用加温设备,而只需采用冷棚内加扣小拱棚或挂幕帐的双重保温方式以提高保温效果即可。经历多年生产的实践表明,使用该项技术可使草莓鲜果最早于11月中下旬上市,而且采收期可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现将关键技术加以阐述。
1 品种和种苗选择
由于冬季冷棚内的温度只能基本满足草莓生长、开花、结果对温度的要求,因此在首先选择浅休眠品种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耐花期低温的品种,另外还须考虑大果、优质、高产、耐贮运等特点。可选用丰香、幸香、枥乙女等日本品种。
春季繁育生产时,应选用无病毒原种苗或无病毒一代苗作为种苗。
秋季在冷棚内定植种苗时,采用经假植育苗培育的优质壮苗。其标准为:已开始顶芽分化,具有5片以上展开叶片,根茎粗1.2 cm 以上,苗重35g以上,根系发达,没有明显的病虫害。
2 定植
定植前对园地进行常规土壤消毒。采用的假植苗应从植株顶花芽分化完成1/2~2/3时开始定植,最迟不能晚于第1腋花芽开始分化期,以利植株在缓苗期开始第1腋花芽分化。定植时期一般在9月中旬前后。若假植苗定植过迟,遇第1腋花芽分化期,则会影响第1腋花芽的正常分化,从而出现腋花序果实成熟过晚、结果间隔拉长而影响整体产量。
畦宽70cm左右,每个畦面栽2行,株行距15cm×25cm。定植时将植株的弓背全部朝向畦沟方向。定植深度为:“上不埋心,下不露根”。定植时间以晴天的下午或阴天为宜。定植后将土压实并立即浇1次透水。
定植后2~3天内,若气温过高,则可用遮阳网适当遮荫。定植后的1周内,每天早晚都要各浇1次水。缓苗后,及时除草松土,掰去老叶、病叶和匍匐茎,并进行病虫害防治。从缓苗后到扣棚升温前,植株开始进行第1腋花芽分化。为促进等第1腋花芽分化,此期应控肥控水,抑制徒长。
3 扣棚后至开花前的植株管理
3.1 扣棚时段 在草莓完成第1腋花芽分化的植株达到2/3左右,而且外界最低气温已降到5~6℃、平均气温降到15~16℃时,植株已开始进入自然休眠时,是扣棚膜的最佳时段。若过早则会因冷棚内白天的高温条件(17℃以上)而影响腋花芽分化,同时夜间的高温条件(5℃以上)也不利于草莓植株进行自然休眠。若扣棚保温过晚则又体现不出促成栽培果实可以提早成熟的优势。
3.2 冷棚内加扣小拱棚的时段 一般在扣棚后5~7天,植株即将完成自然休眠时,就要在冷棚内搭起小拱棚,实行双重覆盖保温,以促进植株开始正常生长。若1月份冷棚内温度过低,则可在冷棚内的小拱棚上再盖一层塑膜,实行三层保温。
3.3 覆地膜 冷棚内实行1~3层保温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水分蒸发较快,容易造成土壤缺水和空气湿度过大,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因此要及时覆盖地膜。一般在顶花序现蕾1/4时进行。因为这个时期植株的韧性较好,覆膜时不会对植株造成伤害。过晚覆膜则提苗时易折断叶柄和花序。
覆膜前要清除老叶和病叶,进行土壤追肥,并埋设滴灌设施。在覆地膜后立即破膜提苗,并将秧苗周围用土压实,待地膜展平后立即浇1次透水。也可不直接进行土壤施肥,而先将肥料配成溶液后,再结合浇水而进行膜下滴灌。
3.4 赤霉素处理 一般在覆地膜后、顶花序现蕾1/4~1/3时,对草莓喷施赤霉素。主要喷心叶。浓度为5~10mg/L,用药量为5~8m L/株。喷前可先灌 1次水,以免心叶受伤。
4 花期至成熟期的植株管理
4.1 花期防护 花期不宜喷施叶面肥和农药,若发现病虫害可使用烟雾剂进行熏蒸。否则会影响开花授粉。
4.2 疏花疏果 草莓每个花序上有许多花,但高级次花分化往往较差,所结果实小,对产量的形成意义不大,而且若全部花朵都开放营养消耗多。因此要有选择地疏去部分花果。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结果能力和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而定。先疏去高级次的小花和弱花,然后在疏果时再疏去小果、病果、畸形果,一般每个花序可保留6~12个果。
4.3 清除腋芽及花序茎梗 草莓进入花期后,顶花芽和第1腋花芽陆续开花结果,同时高级次的腋芽也开始分化和发育。因此在经常摘除老叶、病叶和匍匐茎的同时,也应及时掰去过多的腋芽,以减少养分消耗。一般除顶芽外,可再保留2~3个方位好又健壮的腋芽,而将其余的芽全部掰掉。
每次采果时,都要及时摘掉采果后的花序茎梗,以利节省养分,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5 温、湿度调控
5.1 温度调控 当冷棚内气温过高并超过各生长期适宜温度的上限时,应及时打开通风口换气降温。但要注意放风不能过急,以防因温度变化剧烈而引起草莓的生理障碍。
5.1.1 扣棚后至现蕾前的温度调控 此期间冷棚的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5~30℃,夜间5~10℃。当白天温度超过30~32℃时,应及时用草帘、遮阳网遮荫,或打开通风口通风降温。
5.1.2 现蕾期的温度调控 冷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8~12℃。此期若温度过高会发生顶花芽结果过早,腋花芽分化较差,结果间隔拉长,整体产量低的现象。
5.1.3 花期的温度调控 冷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2~25℃,夜间8~1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开花和授粉受精。
5.1.4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温度调控 冷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0~22℃,夜间6~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此期温度可适当低一些,以利于果实增大。若温度偏高,虽然果实成熟早,但果个小,品质差。
5.2 湿度调控 冷棚促成栽培中,为了使夜间棚内温度不至于过低,只要白天棚温不是过高、湿度不是过大,原则上尽量不要过多地通风降温。但是这样做会经常造成冷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过大,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开花期会引发草莓灰霉病及授粉受精障碍。因此,必须对棚内的空气湿度进行科学调控。当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时,可在每天的10~13时的高温时段及时进行换气排湿,尽量不要在下午通风。当棚内植株缺水时,可采用膜下滴灌的方法进行灌溉。一般花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严格控制在40%~50%。
6 肥、水管理
6.1 施肥 草莓从定植到采收需要较多养分,除在定植前需施足基肥外,在植株的各个生长期若发现缺肥,也应及时进行叶面喷肥或土壤追肥。花前以叶面喷肥为主,花后以土壤追肥为主。可追施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硫酸钾和尿素等速效肥,一般每667m2每次追施10~20kg。可结合膜下滴灌将肥料配成500~1000倍的肥液进行追施。
6.1.1 顶花序现蕾期的追肥 即在覆地膜前后,应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顶花序提早现蕾。此期若植株长势较弱,可喷施尿素200~300倍液,活力素800~1000倍液,或高美施500倍液;若植株生长较旺,可喷施活力素3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300倍液。为提高顶花序的坐果率及大果率,也可在此期内喷施硼酸300倍液,或硫酸钙500倍液,或硫酸锰2000倍液。
6.1.2 顶花序果实转白膨大期的追肥 应氮磷钾肥混配施用。并适当加大追肥量,一般隔15天追施1次。可每667m2追施磷酸二铵10kg混加硫酸钾7kg,也可追施草莓复合肥及专用螯合肥。发现果实膨大缓慢时,也可以及时叶面喷施液体肥,如植物动力700倍液,或活力素800倍液、高美施400倍液等。
6.1.3 顶花序果实采收期至腋花序果实发育期的追肥 以磷钾肥为主,一般15~20天追肥1次。
6.2 水分管理 草莓从扣棚保温到开花前,一般需水量不大。开花坐果后至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增多,一般可10天左右浇1次水,做到“湿而不涝,干而不旱”。
7 病虫害防治
草莓冷棚促成栽培中,较常见的是白粉病、灰霉病以及蚜虫、螨类,而在草莓的花期和采收期不宜喷施农药。因此,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是要加强花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