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循环提高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的体会
2010-02-12张仲霞董春玲吴亚楠
张仲霞 董春玲 吴亚楠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PDC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来的,亦称戴明循环,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阶断,8个步骤,不停地周而复始的运转[1,2]。大庆市第三医院为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因受症状影响,生活料理能力差,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多半是被动服从,依从性差,甚至是强制性的,现针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基础护理质量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1 与实施前两年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对比
黑龙江省精神病院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0%,大庆市第三医院2004年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2.88%,2005年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3.46%,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来,2006年为94.37%,2007年为96.64%,截止目前为97.7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明显的提高。
2 实施PDCA循环管理以来开展的具体工作
2.1 成立质控管理考核小组
可以说是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阶断,医院对原有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进行分工。各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下设2个小组,每组设组长1人,成员3人,每人负责一项分管内容,其中1人负责基础护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科室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建立检查记录,每月向科室护士长汇报一次。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考核组长,负责对质控小组查出的问题进行核实并监督其整改。由全院护士长组成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专人负责基础护理质量,每月检查一次,结果上报护理部,对存在的问题跟踪督检。护理部每季度带领全院护士长,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管理。
2.2 制定并执行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进入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阶断,根据精神科特点及省厅要求,制订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对各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细化,将细化、量化后的质量控制指标下发到各临床科室,并组织广大护理人员学习,按标准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措施落实到班,时间到人,以促进基础护理质量达标。基础护理质量标准为100分,每条项目占有一定的分值及扣分标准,其中患者的个人卫生20分,包括仪容仪表、着装、头发、胡须、指(趾)甲、皮肤、会阴,查5名患者,1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床单元20分,要求平整、清洁、干燥、无皱、无渣屑,查10张床,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2分;病情观察30分,知道患者姓名、床号、主管医生、目前医疗诊断、现在身体状况(目前临床表现、饮食、睡眠、二便)、现在心理状况、异常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B超、胸片、CT、核磁等)结果、主要用药及药理作用、目前护理观察重点、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健康指导,不符合要求有相应的扣分标准;口腔及褥疮护理10分,抽查10名患者,未达标者扣0.2分;生活护理20分,做到五包,即包打水、喂饭,扫床、叠被,翻身更衣,洗头、洗脚、剪指甲,递送大小便器,抽查10名患者,每个患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成绩与其它考评成绩累计。
2.3 分层次督促检查护理质量阶断
各级质控组织定期进行检查,均建立各自的检查记录,科室质控护士、质控组长、护士长每周自查1次,科室质控护士、质控组长、护士长每月对每名护士至少抽查2次;护士长每周抽查1次质控护士,每月至少抽查每名护士所负责的患者10人次;院护理质控组织每月1次,按分工查,护理部每周抽查临床科室1~2次,达到每月普遍查1次,每季度组织联合检查1次。检查内容按照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提问护士,查看患者,查看记录。
2.4 质量反馈整改存在的问题
每月召开科质控小组、院质控小组会,每半年召开护士大会,反馈存在的问题,把检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分析原因,不断改进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订整改措施。科室质控成员将问题反馈给护士长,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医院护理质控组将检查的结果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将抽查的结果及护士长上报的结果每月集中反馈回各科室,对需要上级领导协助解决的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形成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每一次循环都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质量有所提高[3]。护士长对每名护士的工作进行月质量考核评分,结果上报护理部,成绩与当月奖金、评优挂钩;护理部对护士长、护士、及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考评,成绩与绩效考核、评优、年终考核、奖金分配及科室责任目标挂钩,护理部将科室考核成绩每季度院内通报一次,护士考核成绩每半年通报一次。对多次要求整改仍不见成效的,除进行说服教育外,加重处罚扣分,必要时在全院通报。以往精神科的基础护理工作非常令人头痛,护理人员的工作有时不被患者及家属认可,有时还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工作落实不到位。通过实行PDCA循环管理,统一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了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87%上升到96%,基础护理合格率从92.88%上升到97.77%,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使护理工作得以稳步的推进,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都提高一步,达到了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
[1]李敏,闫明,杨梅林等.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工作到位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1,1(1):31.
[2]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9.
[3]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