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2010-02-11陈碧蓉张素蓉
陈碧蓉 张素蓉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动脉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坏死,常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为了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促进其早日康复,我们在护理实践中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入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确诊,均符合诊断标准。共38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59~81岁,治愈25例,好转12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15d。
2 实施方法
收集患者的健康问题,找出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以改善达到、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
3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3.1 卧床休息与活动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3d。休息可解除患者的焦虑,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一切日常生活由护士协助,包括梳洗、进食、大小便及翻身等。病情轻且无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3~6d内,先在床上活动关节,自己翻身;每日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取半卧位、坐位,进而坐在床上扶手椅上,有利于防止坠积性肺炎。床边坐靠椅的时间可逐渐延长。7~10d后,逐步下床在室内作短距离的围绕床边走动。根据病情严重有并发症的患者,卧床休息时间需相应延长,直至并发症得到控制,病情稳定7~10d后,再按上述活动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
3.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为突发性疾病,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为焦虑、紧张、恐惧、否认等。这些因素不消除易刺激患者较重病情:针对这些心态,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用端庄的举止、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树立起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用暗示的手段和强有力的事实说服患者,让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提供各种服务,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需要,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3.3 吸氧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并发症的患者,由于组织器官梗死面积的扩大,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常采用鼻导管给氧法:3~5d先于4~6L/min,持续高流量吸氧。以后间断吸氧:1~2L/min。并在进食、活动、排便时适当加大氧流量,每日更换鼻导管以防止鼻腔黏膜损伤及感染。
3.4 饮食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心肌供血不足,加上绝对卧床休息及止痛药物的使用,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宜进食清清淡,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每天保持必须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正确记录出入液量。
3.5 排便指导
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保持大小便通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勿用力大便,采取通便措施。合理的饮食如食用香蕉、蜂蜜,遵医嘱睡前给予果导0.2g,1次/d。亦可用开塞露10~20mL注入肛门,以引起排便,保证每1~2d排便一次。
3.6 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首先要让患者知道急性心肌梗死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关。还与一些易患因素有关如吸烟、肥胖等。其次,要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进展,预防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满足患者促进健康的需要、调动患者对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3.7 出院指导
3.7.1 饮食与营养
说明限制热量、脂肪、钠盐摄入及少食多餐的意义,指导选择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的饮食。
3.7.2 药物治疗
详细交代各种药物名称、作用、剂量、副作用及随意停药或乱用药的危害。
3.7.3 休息与睡眠
详细说明活动量和每日应保持的睡眠时间,及如何遵医嘱应用安眠药。
3.7.4 心理调整
指导注意调整自我心态,学会放松技巧和以偶那个情绪转达到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3.7.5 定期复查
说明在出现何种情况时需要随诊复查。
4 讨 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缩短了护患距离,加强了护患感情。由此可见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要对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