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EBT/MEBO治疗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0-02-11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人民医院,四川 荥经 625200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因各种原因被烧伤和烫伤,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使烧伤创尽快愈合,让烧伤病人尽快恢复健康。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4年5月采用MEBT/MEBO治疗各种烧伤98例,其中治愈94例,转上级医院2例,死亡1例。
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81例,女17例。最大82岁。最小9个月。按烧伤原因分类:瓦斯烧伤33例,沸水烧伤38例,铁水烧伤16例,电流烧伤1例,电火花烧伤6例,水泥烧伤3例。火焰烧伤1例。按照烧伤面积分类方法分类:浅Ⅱ度73例,深Ⅱ度15例。混合创面10例,其中Ⅲ度有4例。烧伤面积为3%-90%TBSA。其中10%TBSA以下为3例,10% -30%TBSA64例,30% -70%TBSA10例90%TBSA1例。伤后1-3小时入院80例,4-10小时为15例,24小时以后并伴有感染有3例。本组经MEBT/MEBO治疗创面愈合良好,其中二例转上级医院行整形手术。另一例因年事已高82岁且Ⅲ度达30%家属放弃治疗死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烧伤病情多为突发缺乏思想准备,患者常表现紧张、恐惧、焦虑,在接诊病人时态度要和蔼可亲。给予心理安慰,详细介绍烧伤康复的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焦虑。调动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增强治愈信心,配合治疗,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利早日康复。
2.2 全身治疗护理
2.2.1 早期抗休克补液及并发症治疗 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快速有效的抗休克福补液治疗。根据量情况调查整输液速度。同睦应用抗菌素行全身抗感染治疗。要根据创面大小及深度结合全身情况,给予或口服给予药。选择合理的抗菌素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防治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及内环境的平衡,给予甲氰咪胍等药物预防消化道及心、肺、肾等到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高热量的营养食物为主,避免进辛刺激性食物。营养维持以肠内营养为主。
2.2.2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对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入院后视情况应早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雾化吸入治疗。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及口腔护理。鼓励病人定期深呼吸和咳嗽,及时吸痰常翻身扣背有利于体位引流使气道分泌物易于排出。
2.3 创面处理及护理 污染创面用1%新洁尔灭消毒剂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污染不重直接涂湿润烧伤膏。根据创面大小进行处理。水郑人买疮小的不处理,大水疮用无菌注射器从水疮最低处抽出水疮液保持水疮皮肤完整。深Ⅱ度创面水疮则以全部剪除为主,以防水疮下感染。经清创后的烧伤创面用消毒沙布吸干水份,用消毒压舌板将湿润烧伤膏轻涂于创面。用药厚度0.5mm-1mm,面积以覆盖创面为宜。暴露创面1天换药1次治疗3-5天后创面进入液化期每日换2-3次到坏死组织干净创面进入修复期后改为每日一次直到创面愈合。小儿肢体适当约束力、受压创面垫高或悬吊,要保证受压创面及时换药和更换沙垫。特别注意颈部、腋窝、四肢关节和手的烧伤处,用夹板、绷带保持适当的位置角度,以得后期功能恢复。总之要使创面最大限度地暴露保持创面渗液的引流。密切观察创面渗出液多少、有无异常气味,创面水疮的大小色泽水肿情况,有无出血结痂坏死,及时用灭菌棉签拭支分泌物,动作一定轻柔。有变化及时掺反馈医生经便及时治疗。浅Ⅱ度创面一般在8-10天愈合,对较深创面出现的液化物要及时清除,防止酸败和皂化。深Ⅱ度创面液化期间用药消耗量较大,一般2-3小时更换一次。混合度或Ⅲ创面治疗上采用手术削痂植皮术。要按相关护理。植皮术围手术期要加强和保证生命体征稳定。术区敷料要妥善固定。保持床铺整洁防止植皮区浸渍。适当保暖,促进血循以利皮片成活。
2.4 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烧伤治疗过程中,创造相对无菌的病室环境是必需的。病室要定时通风排气,夏季室温26-28摄氏度,冬季30-32摄氏度,湿度60%。床上用品必须经高压灭菌,污染潮湿布类及时更换,保持床铺的干净舒适。
3 体会
MEBO是我国著名学者徐荥祥教授研制的一种烧伤的外用药,主要由黄芩、黄柏、黄连等多种物质组成,有保障创面供养、维持创面代谢、创造创面生理环境,有利于再生表皮干细胞并转化重新再生作用,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及抑制胶原纤维再生,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的形成作用。加之良好的护理也是治疗烧伤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用美宝湿润膏进行治疗理烧伤患者时同时,注意做好心理护理、创面护理、饮食护理,为病人创造了良好的治疗条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黄家驷,吴阶平.外科学 [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李学增.科护理学 [M].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子,1990.
[3]徐荣祥.烧伤诊疗技术临床手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4]徐荣祥.烧伤诊疗技术蓝皮书 [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