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与蒙古族体质健康的探析

2010-0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医药学蒙医蒙古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1 前言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文明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现有约四百八十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在科学文明创造方面,蒙古族也曾为人类做出过很多卓越的贡献,蒙古族医药学便是其中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蒙医不断汲取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医学精华,同蒙古族的体质、生活习俗及自然环境密切结合,为蒙古族的繁衍生息、兴盛昌隆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2 蒙古族体质特点分析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体质特点。这些体质特点,是与地区方域、自然气候、生活习惯等分不开的。如地处潮湿,则饮食多温燥和辛辣;地处寒冷,则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地高陵居,冬季严寒,特别是内蒙古高原,是寒潮进入我国首当其冲的地方,旷野开阔、风寒凌厉,大漠游牧,暑湿并见,喜酥酪肉食,体形丰腴。患外感病时,多易感风寒,并常兼肉脂积滞,或兼痰湿内阻。

2002年内蒙古通辽市的32个自然村作为体质健康研究现场,以20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血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等的测量。实际调查2589人,高血压患者有969人。此项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有随着TG(甘油三酯)水平而升高的趋势。在调查中,发现当地的蒙古族居民因其饮食习惯,普遍存在着摄入动物脂肪过多的现象,这也可能是造成当地蒙古族居民TG异常率较高及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原因。这对蒙古族的体质健康分析评定有着很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3 蒙古族的饮食起居

3.1 饮食习惯

蒙古族早期由于从事狩猎业,主要以猎获肉类为食品,有兔、鹿、羊、野马、鱼等。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食家畜的肉和奶。奶是蒙古牧区的传统食品,蒙语作“查干伊德”。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在蒙古成为必需的食品之一,在半农半牧区已成为主食,牧区最普遍食用的是炒米。另外,元代蒙古人把马奶酒作为最重要最好的饮料,元朝宫廷和蒙古诸王都掌握一批专制马奶酒的人。13世纪后,茶叶传入蒙古地区,蒙古族将鲜奶加入到冲泡好的砖茶中,奶茶便成为蒙古族招待客人的常见饮料。

3.2 居住条件

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是平坦广垠的戈壁、浩瀚无际的沙漠和水草丰美的草原,适宜于养殖业。蒙古族居住的大都是圆形的蒙古包,冬暖夏凉,采光好,易于搬迁,是蒙古族牧民理想的住室。

4 蒙医的特点和发展简史

蒙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传统的蒙医药学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医学精华,同蒙古民族的体质、生活习俗及自然环境密切结合,创立了寒热、三根、五元、六基、七素、三秽和两力、六味、八性、十七效能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从饮食、气候、环境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中逐渐积累了调理寒热、治疗疾病的经验。早在春秋以前的远古时代,蒙古族中已逐渐产生了医学的萌芽,最早记载于中医名著《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病,其治宜灸,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 《四部医典》里也有“蒙古灸”的记载,提及“蒙古放血疗法”。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民族,蒙汉两族医药学的交流增多,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中就载有很多北方民族的医疗卫生知识,而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医家则致力于研究汉医。14世纪,古印度的四大元素学说,即土,水、火、风也随之而来。这些终于与蒙古医学朴素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蒙医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内容,形成了包括寒热症理论为主导的独特的理论体系。16世纪末至20世纪期间,出现了大量的蒙医著作,随着蒙古医药学基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系统化,蒙古传统正骨术、正脑术、内伤疗术、饮食疗法、罨敷疗法、针灸放血疗法等也都有很大的发展。

5 蒙医在蒙古族体质健康中的作用

5.1 饮食疗法

自古以来饮食疗法在蒙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最早应用于食疗的饮料主要是酸马奶。远在元代以前,《蒙古秘史》中就有给受伤大出血昏厥的人喝酸马奶以救治的记载。《蒙医药选编》云:“马奶能养肺祛关节赫依病”、“鲜酸奶味酸涩,性轻,能升发胃火,除湿化瘀,健脾开胃,治痔疮,小便艰涩及诸般肿胀”。而蒙古族的奶茶,因为融入了茶的功效,也能起到一定的降血脂、降血压和利尿的作用。

5.2 急救治疗及脏疗、皮疗

由于蒙古族过的游牧生活,特别是在战乱期间,战争外伤、摔伤等等很常见,这就促成蒙古医学中的外伤急救治疗,包括骨折、脱臼等骨伤科,以及疼痛、失血、脑震荡等一类疾病在蒙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医还有传统的瑟必素疗法、皮疗法及脏疗法。瑟必素指食草类反刍动物附胃中的食物,取出后趁热把它敷在患处,以治疗寒冷症;皮疗法则是将动物杀死后,剥其皮并趁热将皮贴在患肢患处,起到驱寒散寒的作用。脏疗法与上述两种治疗的原理相似,只是把瑟必素中的反刍胃中的食物或动物皮疗改为用动物的内脏趁热敷在患处。

5.3 针灸、按摩、放血等疗法

针刺术在蒙医学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在内蒙多伦地区发现的石器时代的石针以及后来发现的匈奴时代的青钢针,都说明蒙医学早已有针术的应用。藏医著作《大宇陀传记》中就写有“来源于蒙古地区的放血疗法”的内容,说明蒙医的放血疗法起源是很早的。火灸疗法起源较早,在广袤的草原上,尤其是严冬,牧民们十分需要火的温暖。蒙古族的祖先很早就学会用火,提高了身体的健康水平和保健。后来,灸法就被称为“蒙古灸法”。至于按摩术,蒙古族用得也很普遍,还会配用黄油或其他油类。一般用没有底座的银碗的圆滑底部进行按摩,或直接把奶或油涂手掌上进行按摩。

5.4 药物治疗

早期的蒙古族用来治疗的药物,是取自广阔草原和大森林中的现成的自然赐予。直至十三世纪,还没有有关蒙药的专门著作,而只是在其他的一些著作中,提及一些有关蒙药的内容,如《饮膳正要》中提到的赤赤哈纳,就是沙棘,已经提到如何做成膏剂的方法。大黄也是常用的蒙药,如蒙哥可汗的胡图克皇后就曾接受大黄药浴的外治。再如蒙古地区的特产肉苁蓉应用也是极普遍的,《饮膳正要》、《瑞竹堂经验方》等书中均已提到。其他植物药还有八旦杏、人参、杏仁、甘草、山枣、百合等。

6 结束语

在蒙古族文化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医为蒙古族提供了与自然和疾病抗争的最有利的武器。尽管一些医疗技术还存在有局限性和经验性,但当我们看到蒙古族在历经近千年的洗礼后依然能够以矫健的身姿驰骋在北部大漠草原上,蒙医不容置疑地成为了蒙古族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蒙医在实际医疗中不断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使蒙医药学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蒙医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耸立在民族医药学之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1]白乙拉.源远流长的蒙古医药学 [J].国际蒙医药学术会议专题,2001.

[2]唐惠,滕国兴.血脂异常与蒙古族高血压关系 [J].中国公共卫生,2007(1).

[3]李立.民族知识——蒙古族 [J].民族论坛,2007(6).

[4]孙剑,王国元.新疆土尔扈特部蒙古族成年人身体机能指标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1).

[5]刘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J].科技咨询导报,2007(3).

猜你喜欢

医药学蒙医蒙古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我的蒙古 我的草原
蒙医“萨病”治疗概述
浅谈室性早搏的蒙医诊治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医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