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光凝联合护网明目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0-02-11张唯伟肖家祥巩红霞
张唯伟 肖家祥 巩红霞
1.贵州省人民医院眼科,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眼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增殖型西医常采用激光做视网膜光凝,对防止DR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中医认为DR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阴虚燥热或脾虚气弱为本,久病致气阴两虚,最终发展为瘀血、痰湿互结,变证丛生[1][2][3]。
中医在治疗DR方面有较好的优势,我们应用单纯光凝、单纯中药和光凝联合中药治疗DR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及贵阳中医一附院90例 (155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DR为Ⅲ-Ⅳ期。随机分为光凝组、中药组、光凝+中药组,各30例,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单纯光凝组30例 (47只眼),DRⅢ期22眼,Ⅳ期25眼;单纯中药组30例 (55只眼),DRⅢ期27眼,Ⅳ期28眼;光凝+中药组30例 (53只眼),DRⅢ期26眼,Ⅳ期27眼,年龄在42-72岁,糖尿病病程4-22年,术前视力0.01-1.0不等.三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前检查 视力检查、散瞳后观察玻璃体、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采用全国统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及国际临床糖尿病黄斑水肿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级。
1.3 治疗 激光组:使用法国光太532nm激光器,能量100~300mw,暴光时间0.2s,有白内障或视网膜水肿严重者时间需要适当延长。光斑大小:后极部50~100um,中周部200um。以Ⅲ级光斑为有效光斑做全视网膜光凝,激光斑数量:每次300~500点,3~4次完成。黄斑水肿者做格栅样光凝。中药组:护网明目汤:白芍12g、石斛10g、决明子10g、茺蔚子8g、女贞子10g、黄精10g、葛根12g。出血多者,加用丹皮,紫草;渗出多者,加用茯苓,淮山药;淤血者,加用丹参,赤芍。水煎服,每次10ml,每日三次,1个月为一疗程。光凝+中药组:光凝后服用中药(方法如上)。每组观察3个月,本研究治疗结束后,再做一次上述检查。
2 结果分析
2.1 治疗后视力结果分析有效 视力增长≧标准视力表2行稳定:视力无明显变化恶化:视力减退≧标准视力表2行治疗前视力低于0.1者,以视力增减0.02为标准。
2.2 治疗后眼底结果分析有效 网膜出血、渗出大部分吸收,FFA示新生血管消退,渗漏明显减轻或消失。稳定:网膜出血、渗出及FFA无明显改善。恶化:网膜出血、渗出加重或有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形成机化。
3 结果
3.1 视力情况光凝组 有效17例、稳定11例、恶化2。中药组:有效15例、稳定13例、恶化2例。光凝+中药组:有效20例、稳定10例、恶化0例。中药加激光组术后视力急剧下降者少,即使视力下降日后可逐渐恢复。单纯激光组术后视力急剧下降者相对较多,且一旦视力下降很难恢复。
3.2 眼底改变光凝组 有效20例、稳定8例、恶化2例。中药组:有效17例、稳定11例、恶化2例。光凝+中药组:有效25例、稳定5例、恶化0例。眼底改善情况三组均较明显,且以光凝+中药组最显著。
4 讨论
激光重在治标,直接作用于眼底局部,能有效控制DR发展,但不能解决糖代谢障碍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中医药可改善视网膜病变及临床症状,在降低血糖、调整脂代谢、免疫调节、血液动力学、自由基活性、糖化血红蛋白、等多个环节均有作用。中医药整体调节对减少DR的发生与发展尤为突出,但亦无法对DR起到根治作用,且糖尿病视网膜后期病变的疗效尚不肯定。激光可弥补单纯中药治疗对后期DR作用不佳这一缺陷。护网明目汤治疗单纯性DR疗效显著[4]。本方以滋阴清热为基础,养阴润燥、清热以护阴,辅以柔和之行血药。护网明目汤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重在治本。可从整体出发起到弥补激光仅能局部治疗的缺陷。两者联合应用,相得益彰。本文光凝+中药组的DR治疗效果高于单纯中药或激光,便是发挥其标本同治,整体与局部的联合治疗的治疗优势。中药加激光组术后视力急剧下降者少,即使视力下降,日后可逐渐恢复。我们认为是中药改善了光凝后视网膜微循环,促进了黄斑部水肿、渗出物的吸收。与之相比,单纯激光组术后视力下降者多,且一旦视力下降,即很难恢复,中药则弥补了单纯光凝的这一缺陷。激光光凝联合中药不失为临床治疗DR的一种选择。
[1]谢学军,王明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探讨 [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5,5(2):86~88.
[2]李志英,余扬桂,张淳.等.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关系的探讨 [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10(1):29—32.
[3]李红,夏建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辨证及分型的临床研究.河南中医,2000,20(9):33.
[4]张磊,肖家翔.护网明目散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4: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