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2010-02-11
辽宁省彰武县人民医院,辽宁 彰武 123200
前言
CT血管造影 (简称CTA)是指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利用螺旋CT对靶血管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薄层立体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最后使靶血管立体显示的血管成像技术。CTA是螺旋CT的一项特殊应用,临床实践表明,合理应用CTA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的诊断信息,而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1 CTA的临床应用
1.1 腹部
1.1.1 腹主动脉 CTA适用于腹主动脉的动脉瘤的术前评价,它可以确定动脉瘤的大小以及累及的范围,受累的动脉分支以及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CTA可以做不同角度的投影,故对于观察肾旁及肾上动脉瘤的瘤颈以及与周围的复杂关系优于常规血管造影。对于主动脉夹层,可勾画出主动脉分支的受累和假腔对真腔的压迫。
1.1.2 肠系膜动脉 CTA在显示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方面已被常规血管造影所证实,还可清楚显示其侧支旁路血管。
1.1.3 肾动脉 CTA能准确检出并显示肾动脉的狭窄部位,且其狭窄分级与常规血管造影基本相符,在重建方法上MIP优于SSD。肾动脉狭窄后的扩张,造影后肾脏大小和密度的异常增加CTA的特异性,这充分说明血管狭窄以大于70%,并已产生有意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1.1.4 血管内金属支架 CTA可很好地显示血管内支架及其移植物。MIP-CTA能观察支架与主动脉分支血管的关系,但是无法显示支架的内腔,其原因为内腔被金属支架的高密度所掩盖而模糊不清。用SSD-CTA观察金属支架受到限制,SSD只能显示被支架撑粗的血管外形。斜 (曲)面断层像可从支架长轴作断层,故被认为是评价金属支架内部情况,有无内壁增生和支架变形的很有价值的方法。同常规血管造影相比,CTA能更清晰的显示支架移植物的脱落、移植物周围对比剂的泄露。
1.2 肺部
1.2.1 肺栓塞 与常规血管造影一样,肺循环CTA可直接显示肺血管腔内血栓,表现为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铁轨征等。有文献证实CTA对中央动脉疾病和肺动脉段显示的准确性都优于MRI和常规血管造影。
1.2.2 肺动脉瘤 CTA对本病的诊断率颇高,表现为当中央肺动脉强化一致的圆形肺肿块影,它除了能准确定位外,尚能提供许多术前特别是栓塞前十分重要的信息,因为超选择栓塞肺动脉瘤前必须准确显示供血动脉,因此CTA是肺动脉瘤术前必不可少的成像方式。
1.2.3 螺旋CT对外周肺血管的评价 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评价,但对微小结节及小叶中心病灶的评价仍有局限性。
1.3 肝脏
肝脏CTA能明确显示肝肿瘤血管,对肝动脉受侵可提供形态学诊断依据。通常对肝癌和肝血管瘤能予以区分。
1.4 肾脏
肾动脉主干能经CTA满意显示,但肾实质内细小动脉分支的显示不满意。
1.5 颅脑
1.5.1 颈内动脉 CTA的准确性取决于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钙化斑的补偿,因为在大多数动脉中钙化斑与狭窄密切相关。
1.5.2 颅内血管 初步研究表明CTA可用于评价Willis环和椎基动脉系统,用来显示动脉瘤、狭窄和先天异常。对颅内较细小的动脉显示,应用1mm扫描层厚,亚毫米的重建间隔。对近颅底的某些动脉分支,三维重建之前应先删除骨结构。滑动薄层MIP对观察颅内血管是一种优秀的方法。
2 讨论
CTA可以清楚地显示主动脉、椎动脉、肾动脉、下腔静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主干;大脑动脉、肺动脉、肺静脉、腹腔动脉及股动脉的主干和它们的1~3级分支;门静脉系统 (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主干及1~3级分支和3支肝静脉和它们的1~3级分支)。CTA可靠性好,与常规血管造影符合率高。
随着螺旋CT的问世和CTA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TA已广泛应用于各临床学科,尤其在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如下:脑血管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大量临床报道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颈动脉内膜血栓或硬化斑块脱落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及脑卒中的临床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70%即为重度狭窄,应考虑行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以往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靠DSA,近年来,无创性或微创性的影像学检查如DUS、MRA、CTA等开创了颈部血管的新方法,在及早发现、监测颈动脉狭窄及术后随访方面应用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