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例子宫峡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分析

2010-02-11王秀兰季晓丽

中外医疗 2010年8期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峡部

王秀兰 季晓丽

(1.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院; 2.辽宁省庄河市中医院 辽宁庄河 116400)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48岁,G3P1,住院号11040,以停经102d,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诉于2006年6月20日入院。平时月经较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3月7日。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有紫蓝色结节,宫体质硬,大小如妊娠40余天,子宫峡部质软,大小如妊娠60d,有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104IU/L。B超示子宫峡部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子宫峡部妊娠?子宫峡部葡萄胎?给予化疗7d后复查B超,显示病变范围增大,诊断为子宫峡部侵蚀性葡萄胎。遂于6月27日在联阻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纵行拉长如葫芦状,子宫峡部如妊娠60余天大小,质软,左侧呈紫蓝色,仅剩一层较薄的浆膜层,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常规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剖开子宫,见宫体内膜正常,子宫峡部长约6cm,有杂乱的烂肉样物向肌层和浆膜层浸润。术后病理:子宫峡部侵蚀性葡萄胎。术后7d拆线,切口Ⅱ/甲级愈合。术后定期采用5-Fu和更生霉素化疗,5个疗程后,尿妊娠试验及血HCG均正常。

例2:患者,34岁,孕2剖1,住院号码24053,以阴道不规则流血94天,突然阴道大量流血2h为主诉于2007年7月5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4月2日。妇科检查:宫颈外口正常,略软,紫蓝着色。子宫峡部呈桶状增粗、拉长,直径6~7cm,子宫体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正常。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提示:子宫峡部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剖宫产术口妊娠。于是在联阻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剖开子宫,见峡部囊性扩张,肌层1/3被浸润,壁薄,腔内面见烂肉样物,宫颈及宫体内膜正常。术中病理诊断:子宫峡部侵蚀性葡萄胎,未见转移。患者术后7d出院,术后定期化疗。

例3:患者28岁,G3P0,住院号34067,以停经70d伴少量阴道流血为主诉于2008年7月14日入院。平素月经正常,末次月经2008年5月5日。妇科检查:宫颈正常,表面充血,略软,子宫峡部增粗,直径约6cm,子宫体及双附件正常。初诊为子宫颈妊娠。给予全身氨甲喋呤杀胚治疗。5d后监测HCG>104IU/L,彩超提示:子宫峡部葡萄胎,侵蚀肌层。于7月9日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多达1000mL,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颈长2.5cm,子宫峡部约6cm×5cm×5cm大小,质软,充血,紫蓝色,宫体正常大小,双附件外观正常。阴道仍流血不止,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剖视子宫:峡部囊性扩张,腔内面呈蜂窝状改变,肌层2/3被浸润。宫颈及宫体部未见异常。病理诊断:了宫峡部侵蚀性葡萄胎。术后定期化疗5次,复查血HCG在正常范围内。

2 讨论

2.1 病因

本病发生于生育期的妇女,多产妇,有人工流产史或剖宫产史者多见,与刮宫等损伤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疤痕等而影响孕卵着床于子宫体部有关,另外,营养因素、感染因素、孕卵异常、细胞遗传异常等原因,会使组成胎盘的绒毛滋养细胞增生,发生水肿变性,甚至向肌层浸润,若孕卵着床于子宫峡部,就形成了子宫峡部侵蚀性葡萄胎。本文的3例病例均有人工流产史。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B超、血HCG的测量可以确诊。但临床上要与宫颈妊娠、子宫下段术口妊娠、先兆流产、不全流产相鉴别。

2.2 治疗

由于峡部肌层较薄,收缩力差,峡部创面的血窦不易关闭,导致大出血,故应及时、较早行全子宫切除术。本文3例最终均实行了子宫全切。例1、例2术中无出血,未输血。例3因术前清宫时发生大出血,不得不输血800mL。术后均需化疗。可见峡部侵蚀性葡萄胎既有峡部妊娠的特点及危险性,又有侵蚀性葡萄胎的危害。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实行全子宫切除术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侵蚀性葡萄胎峡部
基于能量的坡面侵蚀性径流及其水沙传递关系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致病因素及治疗进展△
孕早期葡萄胎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2011—2017年苏北沿海侵蚀性降雨特征研究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米非司酮配伍化疗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疗效观察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黑龙江省降雨侵蚀力与其它气候因子的关系
葡萄胎中E-cadherin和Lami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早孕反应重 警惕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