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

2010-02-11蓝文锐陈胡林降祥勇张东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膏剂透皮剂型

蓝文锐 陈胡林 降祥勇 张东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缺血性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点。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的研究做一总结、分析。

1 穴位选择

根据穴位敷贴和本病的特点,多以督脉经穴为主,常用穴位有风府、百会、大椎、命门、神阙等。风府、百会属督脉,具有苏厥逆、醒神志的作用。大椎、命门同属督脉要穴,具有振奋阳气、舒筋活络之功。神阙穴为穴位敷贴常用腧穴,它与百脉相通,可纵横上下,沟通内外;其表皮的角质层最薄,药物分子最易穿透弥散,药性可迅速到达病所而发挥作用。临床及实验研究[1-2]证实,以督脉穴位为主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很好的脑保护及神经修复作用。

2 药物选择

在药物选择上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治疗以醒脑开窍、化痰息风、活血通经、扶正固本为要旨。在统计的 25张外敷方中,具有活血化瘀的药有川芎、丹皮、桃仁、穿山甲、红花;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的虫类药有水蛭、全蝎、地龙等;补益药有黄芪、党参、鹿茸等;宁心安神类药有远志、酸枣仁、朱砂等;利湿化痰类药有威灵仙、天竺黄、桔梗等;开窍醒神类药有麝香、冰片、石菖蒲等。

3 剂型特点

3.1 粉剂、黑膏剂、丸剂

以上为皮肤给药较古老的剂型,即将中药研为细末,加水、蜂蜜、酒、醋等调和而制成,制法简便,但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粘着力差、药末易于散落、用水调敷后药膏易干涸等不足。李书奎[3]等采用头针放血、中风康复帖治疗脑梗塞。伦新用生大黄粉 3g,50~60°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治疗中风便秘。刘乃积用多种药物粉碎,炼蜜适量制成如人丹大的瘫可愈丸,临用时用温开水调和敷贴穴位,配合针刺及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

3.2 乳膏剂

乳膏剂由中药提取物制备而成,透皮扩散速度快、制法简便,在应用上有柔软、润滑、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但是该剂型稳定性较差、穴位固定不够方便。江东向等把中药补气化瘀汤制成酒精浸膏,加入丁香和肉桂挥发油制成乳剂,穴位敷贴加温,配合口服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后智力障碍。张东淑等通过针刺配合化瘀贴 (药物组成:葛根、丹参提取物、龙脑等,以水杨酸甲酯、月桂氮酮等作为促渗剂。剂型:乳膏剂)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3.3 穴位透皮贴剂

穴位透皮贴剂采用高分子材料作基质,具有有效成分准确,透皮性、贴敷性、保湿性好等特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杨芳芳等研究表明盐酸川芎嗪透皮贴剂 (盐酸川芎嗪、聚乙烯醇、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等)为皮肤限速型的骨架控释透皮给药系统,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用药次数,加强患者用药顺应性。

4 疗效机理分析

4.1 透皮吸收

皮肤给药最大的优点是:避免药物对胃肠及肝脏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与肝脏对药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利用度。而皮肤表皮的角质层是药物穿过皮肤的主要屏障,目前研究主要应用芳香性药物及透皮促渗剂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芳香性药物如麝香、肉桂、细辛、生姜、薄荷等辛香走窜,通经走络,可刺激皮肤,促进药物的渗透。

透皮吸收促进剂能可逆地改变脂质的排列构型,使细胞间通道的透过能力增大,从而有利于利用药物或营养素透过角质层发挥作用。

4.2 经穴特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中药和经络相结合,采用穴位敷贴透皮,定位准确,中药渗透于经络穴位有迭加放大效果。研究表明,以经络和穴位为载体和通道有别于血管和血液,它有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相关脏腑的能力。

4.3 防治优势

由于穴位敷贴疗法与针刺、中药等比较,具有易学易用、对人体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天灸疗法在 “冬病夏治”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了穴位敷贴法在疾病预防中的优势。

5 目前存在的问题

穴位敷贴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易为患者接受等特点,适合推广应用。但在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的研究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方药选择不规范:多为自拟方,虽制备简单,价格低廉。②制剂方法不规范:所使用的制剂多限于黑膏剂、粉剂等,有关穴位透皮新剂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较少。③机理研究较少:目前文献主要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穴位敷贴多作为辅助治疗方法。④穴位敷贴预处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较少:穴位敷贴疗法相较于针刺、中药等疗法,其在疾病预防中的优势明显。

总之,如能改进穴位敷贴制剂工艺,将现代透皮吸收技术、控释工艺与中医辨证论治、穴位经络有效结合,将为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产品,为临床有脑血管疾病倾向的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

[1]张少君,陈东风,赖真.针刺督脉穴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

[2]曲金柱,李宛青.电针刺激百会及大椎穴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中国临床康复,2005;9.

[3]李书奎,刘序莲,李晔,等.头针放血、中风康复帖治疗脑梗塞 68例.中医外治杂志,2005;14.

猜你喜欢

膏剂透皮剂型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青藤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透皮研究
豨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放度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马钱子总碱中2种成分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体外透皮特性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