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鼻内镜手术护理体会
2010-10-15贺成慧
贺成慧 高 虹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五官科,合肥 230022
鼻内镜手术是耳鼻喉科近年来开展的新型微创手术[1],术后需填塞压迫止血,因其部位的特殊性,给患者造成肿胀疼痛、呼吸、睡眠改变等不适症状,良好的护理配合和护理措施可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为我院耳鼻咽喉科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 74例患者,其中男性 48例,女性 26例,年龄 9-72岁,平均年龄 39岁,病程 3月至 20年。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照组 (37例)和护理干预组 (37例),均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对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心理护理、讲解鼻内镜手术方法过程和安全性及配合要点等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分别在术后24h、48h、96h,进行评估。计数资料用 x2检验。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指导经口呼吸训练,简单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方式、效果及预后,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合理的期望值,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疼痛护理 因鼻黏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再加上黏膜水肿及填塞对筛神经的压迫,患者常有明显的局部疼痛及头痛。责任护士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作好解释,予半卧位休息,以利于鼻腔、鼻窦渗血和分泌物的引流减轻疼痛。鼻、额部冷敷,48h后给予热敷,使用安慰鼓励性语言,疼痛能耐受者采取分散注意力方法:运用意念、深呼吸、听音乐、看书、假设体验法等放松自己,对不能耐受疼痛者遵医嘱予镇静止痛药。
2.2.2 口干咽痛护理 保持病室湿度 40%-50%,加强口腔护理,嘱患者多漱口,多饮水,对张口呼吸感觉不适者给以口唇上覆盖湿润纱布,干后随换,唇涂润唇膏,减轻因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咽痛不适。
2.2.3 睡眠护理 由于手术刺激及疼痛等不适,易致患者术后入睡困难。采取措施控制白天睡眠时间 (2h),保证病
室安静舒适,调节病室的光线湿度,减少噪音。同时给以睡眠指导,放松心情、听轻音乐,也可按摩穴位,以促进睡眠。及时评估患者睡眠情况。
2.2.4 鼻腔出血护理 严密观察鼻腔出血情况,术后鼻腔少量血性水样分泌物流出属正常情况,嘱患者不必惊慌,如咽部有分泌物应轻轻吐出,术后少说话,尽量避免打喷嚏,若有打喷嚏先兆,行深呼吸或用舌尖顶上颚,以缓解之。若鼻腔填塞物松动,渗血较多者应重新填塞。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紧张心理。
2.2.5 体位护理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减轻头痛和鼻痛症状。
2.2.6 饮食护理 术后当天进食温凉流质,第二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软物,忌活血类食物,进食前不做治疗护理,以免影响食欲。
2.2.7 心理支持 及时做好心理调整,建立安全感,从而增加对疼痛不适的耐受。
2.2.8 取纱条护理 取纱条前,告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疼痛及配合的方法,不要空腹,放松心情,取时可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注意力。
2.2.9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鼻腔卫生,劳逸结合,按时门诊随访换药,告知术后定期随访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愈率[3]。按时使用滴鼻剂,防止粘连。
3 治疗结果
护理干预组: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较术前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加快 (p<0.01)。见下表:
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 24h、48h、96h生命体征观察
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 24h、48h、96h生命体征观察
4 讨论
鼻内镜是一项新型手术,患者知之甚少,易产生应激反应,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产生生理心理反应的过程[2],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动使儿茶芬胺释放增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变促。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减轻紧张情绪,缓解不适[3]。鼻内镜手术引起患者不适的前 4位因素依次是鼻前额疼痛、口干咽痛、失眠、鼻腔出血。只有充分了解患者,才能为其提供更直接准确到位的护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4],整体护理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专业科室,让患者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在护理工作的体现,可以说手术只是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一半,只重视手术,而忽视护理,最终结果必然是降低治愈率。
[1]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51-155.
[2]刘晓红.护理心理学 [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7,86.
[3]汤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 [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23.
[4]顾炜.护理学导论 [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