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 50例分析
2010-02-11王红
王 红
安徽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子宫肌瘤为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1]。多见于 30-50岁妇女,以 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性已毋庸置疑,但在子宫肌瘤合并其他疾患时,声像图变异较大,需仔细鉴别,为治疗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近年来经 B超诊断并手术治疗有病理结构的 50例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患者均系 2004年 3月至 2009年 6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患者,年龄为 25-60岁。
1.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 S A-8000E X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5.0MH Z.。受检者采取仰卧位,并适应充盈膀胱,暴露耻骨以上部分,于下腹部做纵、横及斜内连续扫查,充分显示肿物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与子宫的关系。
2 结果
本组 50例中肿瘤的大小不一,最大约 19×12cm;最小为 1.0×1.0cm[2]。肌壁间肌瘤最多见,为 33例,占 66%;浆腹下 10例,占20%;粘膜下 7例 (其中子宫肌瘤合并输卵管积液、卵巢肿瘤 5例,合并阔韧带肌瘤 2例),占14%。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声像图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或出现局域性隆起,肌瘤结节一般呈圆形底回声区或等回声区以及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2]。等回声结节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圈。几何形态复杂而又有较大的肌瘤时,声衰减可变明显,致子宫后面的子宫图像模糊不清,子宫肌壁间肌瘤周围有较清晰的直条状血流是其主要特点,同时还表现为半环状、环状及点状血流信号。肌瘤实质内可有稀疏或丰富点状、短线状血流或无血流信号显示。子宫肌瘤水肿变性时C D F I频谱特征是周边和内部记录到稀疏点状血流,周边较内部丰富。P W多为静脉型,并且能在子宫及肌瘤间找到血管血流,大面积变化的无回声区域内一般探测不到明确的血流信号而与残余子宫肌壁所致假间隙上可探测到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3]。
相当一部分子宫肌瘤合并症较多见,不能仅仅满足于子宫肌瘤发现,而应对肿块内部结构及周边邻近器官仔细检查,以防止漏诊、误诊。
由于子宫肌瘤生长位置不同,肌瘤变化而回声改变,以及与子宫、卵巢其他病变存在声像图重叠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4]。
浆腹下肌瘤与卵巢肿瘤鉴别点在于前者血流信号多但不丰富,且 P W测量多为静脉型,而后者可探及动脉型血流,特别是恶性肿瘤可探及丰富血流信信号且P I<0.4。
宫颈肌瘤水肿变化与宫颈C a:后者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彩色血流丰富,杂乱 P I<0.4,结合其典型临床症状更容易鉴别。
子宫内膜息肉误诊为粘膜下肌瘤,是由于从常见病、多发病方面考虑,忽视变化后的超声特征导致误诊[5]。
因此我们在进行子宫肌瘤诊断时,不仅要作超声图像的分析,还要密切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分析,对声像图不典型患者应进行多方位扫查,尽量充分显示具有鉴别意义的声像图,定期随访,防止误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血管分布情况及血流信号均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子宫肌瘤变性诊断,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乐杰.妇产科学 [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 [M].第 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顾艳丽 喻胜.经阴道超声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 [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09):702-703.
[4]宁鸽.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3(18):57-58.
[5]邱焕勇.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0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