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2010-02-10张见华

中外医疗 2010年25期
关键词:致残率围术血肿

张见华

(河南省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宜阳 471600)

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张见华

(河南省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宜阳 47160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均按计划进行随访3个月,按照ADL(日常生活能力)[4]分级:I级70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Ⅳ级7例;V级5例;死亡4例。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8.2%。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治疗的首先方法[5].我们进行围术期护理措施,制定周密的术前护理,详细的术后护理方案,细致的护理观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和患者的舒适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 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最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达20%~26%[1]。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小血肿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对出血量为大脑出血≥30mL,小脑出血≥10mL;保守治疗效果很差。随着近几年的普及应用,大大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为了能够提高对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护理,我们对我院126例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患者。男性患者86例,女性40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9.5±16.2)岁。出血部位:壳核出血96例,丘脑出血5例,脑叶出血25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弦距定位法,避开重要血管,接近血肿中心处为穿刺点。在局麻或加用镇静麻醉下,针钻一体锥入血肿中心或偏后侧,退出针芯,内径3mm脑穿刺针固定于孔骨上,通过交替抽吸血肿腔内溶出一个空洞,置入血肿粉碎器,每次以适当力量推注3~5mL冲洗液(250mL生理盐水+肝素钠2500IU)冲碎血肿,血肿冲洗液由侧孔流出孔外,待排出液清亮后再通过血肿粉碎针注入血肿液化剂(肝素钠2500IU十尿激酶1万IU)保留4h后开放。连续冲洗-液化-开放引流过程。术后动态CT复查,直至血肿基本清除,通常于术后3~7d拔除引流管。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耐心向清醒病人及家属介绍目前临床上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有各自优缺点、预后、估计费用等以供择,尊重病人及家属的意见。

2.1.2 基础护理 术前尽量避免搬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血压保持在(160~130)/(90~70)mmHg。头部备皮(用肥皂水和温热水洗净术区,操作时需动作轻柔,不能过频过度翻动以免出血加重或再出血),并做好配血,根据CT定位以2%龙胆紫做头部外标记。

2.2 术后护理

1.2.1 基础护理 病室定时通气消毒,保持室温18~23℃,湿度为50%~6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患者体位保持在15~30°把床头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可以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需随湿随换床单;每2小时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有利于预防褥疮的发生,翻身时注意头部不宜过屈、过伸或者过度转动,以免影响脑血液供应;口腔、眼睛的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术后24h开始肢体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由健侧至患侧,时间由短至长,对于有意识患者以不疲劳为宜。

2.2.2 生命体征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测量瞳孔直径、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2]。30min、60min1 次。及时发现血压和其它生命体征异常,并及时通知医生,

2.2.3 意识的观察 意识观察判断非常重要,是疾病发变化的重要标志。通过简单的问话、角膜反射、针刺皮肤、压眶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和估计出血的多少及预后。如患者的意识逐渐转清,提示出血已经停止,病情好转;如患者由清醒转入昏迷,则提示患者有再出血和病情加重。观察病人意识与瞳孔变化,瞳孔变化与意识障碍程度反应是否一致[2]。对患者意识观察必须严密细致,及时发现,报告并处理。

3 结果

本组病例均按计划进行随访3个月,按照ADL(日常生活能力)[4]分级:I级70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Ⅳ级7例;V级5例;死亡4例。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8.2%。

4 结语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治疗的首先方法。我们进行围术期护理措施,制定周密的术前护理,详细的术后护理方案,细致的护理观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和患者的舒适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1]刘荣华,刘文英,马林.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12):3332~3333.

[2]周取英,赖丽萍,王桂兰.高血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8):2193~2194.

[3]占庆,刘凌萍.简易立体定位仪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4,25(2):126.

[4]廖光查,吴海春.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刊,2008,7(35):10~11.

R9

A

1674-0742(2010)09(a)-0142-01

2010-05-04

猜你喜欢

致残率围术血肿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