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

2010-02-10孙风香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造口结肠心理

孙风香

山东省肥城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肥城 271608)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做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每年有近10万患者接受此类手术[1]。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并使其心理上承受极大痛苦[2]。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康复状态。笔者对50例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普外科于2004年1月-2009年4月对50例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结肠造口术。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1~79岁,平均59岁。

2 结果

通过对50例结肠造口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的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45例患者从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中逐渐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其中18例患者在术前就很快处于情感适应期,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护理,另27例患者在术后造口开放接受了造口护理指导后,才放开心态积极配合。他们在不同时期内先后恢复了健康,住院天数16~32d,平均住院22d。3例性格内向型患者心理起伏较大,精神状态差,住院时间较长,平均住院37d。余2例患者因伤口感染延长了治疗时间,较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更加延长了治愈时间。

3 讨论

3.1 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分析 (1)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焦虑恐惧心理(100%)。疾病对患者造成身心打击,害怕手术,担心手术预后及经济压力几乎引起所有患者焦虑恐惧。二是抑郁心理(62%)。当患者意识到手术并且结肠造口是必然的选择,表现出对手术后的恢复没有信心,许多人处于闷闷不乐、抑郁的状态,有的甚至出现睡眠障碍。三是悲观绝望心理(占23%)。当详细了解手术过程,许多人担心术后无法自理造口,认为将给家庭、子女带来麻烦和不便,自觉生存无价值,表现为悲观甚至绝望[3]。四是自卑心理(62%)。当人工肛门开放,患者感受到排便方式及自身形象改变,认为疾病给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危及婚姻、家庭及社会人际关系,便产生了自卑心理。五是求知欲望心理(100%)。几乎所有患者都渴望得到有关造口的护理知识,同时希望获得更精良的造口用具来控制排便,从而提高生活质量[4]。(2)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癌症患者普遍表现出消极、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其心理反应一般将经历3个阶段。①情感波动期:当得知所患癌症几乎所有患者不同程度表现出焦虑恐惧、否认、愤怒、担心、抑郁心理,有的对诊断表示怀疑,有的对确诊更是感到恐惧、空虚和孤独,情感波动较大。②情感认知期:当得知所患疾病须行手术治疗,而结肠造口是必然的选择,大多数患者出现消极心境状态,表现出抑郁、悲观、绝望心理,并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③情感适应期:随着病程的推进,多数患者只能无奈地接受和适应现实,能冷静对待已发生的事,有的持漠然心态,但治疗合作。而有的患者较难恢复患病前的平常心境,只得被动适应,陷入慢性抑郁与痛苦体验难以自拔。(3)不同年龄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18例6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心理变化程度较轻;27例40~60岁年龄组患者心理变化程度较重,这与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处于事业、家庭双重压力有关;5例30~40岁年龄组行为反应最强烈,甚至出现拒绝治疗、自杀倾向等;内向型人格心理变化重于外向型;心理变化重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短。

3.2 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心理治疗就是利用人的心理活动对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好的积极的效果,促使患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目的是使患者对人生充满乐观,对疾病没有忧虑和抑郁情绪[5]。在掌握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反应阶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的患者因人施护、对症施护,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护理应注意以下方面。(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向患者讲述医院的环境及医疗状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教会患者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倾听,理解患者所表述的内容,体会患者的真实感受,表现出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让患者的情感得以宣泄,使焦虑恐惧感消失,从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2)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善用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触摸等非语言行为赢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多与患者交流,谈话以健康向上的话题为主,谈话时要面带笑容,从心理上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充分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通过有效的交谈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从容地接受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3)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方面的知识,说明结肠造口的必要性,介绍结肠造口的一般情况和护理方法,使患者认识到结肠造口对患者的消化功能及性功能均无影响。要把患者看成是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对30~50岁年龄组的患者,要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对60岁以上的老人应反复进行解说,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4)良好的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及伤口愈合情况,掌握造口的开放时间,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的皮肤情况。皮肤红润者更换肛袋时可涂氧化锌软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教会家属及患者本人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进行合适的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纤维素饮食,让患者尽快适应结肠造口的排便,从而将肠道口造成的生活上的不便减轻到最低。(5)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以积极乐观、关爱相助的态度感染患者,增强患者自尊和被爱的感觉,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与其他结肠造口患者一起交流经验,减轻其孤独感,使其抑郁心理得以纠正,激发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心理康复。

4 结论

结肠造口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交流、接触,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采取各种应对的心理支持及护理措施,及时调控,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和态度,适时调整患者的心理行为,使其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护理,较快地恢复健康,提高他们重归术前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信心,从而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生理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1]俞德洪,高辛元.结肠造口136例临床研究 [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16(4):13.

[2]路潜,周玉洁.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51.

[3]徐振奎,李国英.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25.

[4]减莉萍.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变化与调控[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7,14(1):45-46.

[5]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88.

猜你喜欢

造口结肠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