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46例
2010-12-03杨常青
杨常青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 462002)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阵发性剧烈胀痛,顽固难愈。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亦无理想的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给予镇痛、扩血管药以及对症处理,多能缓解疼痛症状,但治标不治本,远期效果较差。作者近年采用针灸结合内服中药治疗偏头痛78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神经病学》[1]偏头痛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等检查排除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等器质性病变及感染性疾病。随机分为3组。针灸组46例,男性17例,女性29例;中药组44例,男性16例,女性28例;针药组46例,男性18例,女性28例;年龄16~65岁;病程3个月至12年。3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针灸组:取少阳经俞穴为主,基本穴为头维(患侧)、悬颅(患侧)、风池(患侧)、太阳(患侧)、百会。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加合谷(双侧);肝胆火旺加太冲(双侧);痰湿中阻加丰隆(双侧);气阴不足加艾柱灸足三里(双侧)。以上各穴得气后均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病程较长者可加电针(G6805-Ⅲ型),施予连续波以加强刺激量,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中药组:以小柴胡汤加减为主,基本方为柴胡15g,黄芩12g,半夏9g,生姜9g,川芎12g,玄胡15g,大枣6枚,炙甘草6g。气滞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2g,赤芍15g;肝胆火旺加龙胆草12g,钩藤15g;痰湿中阻加茯苓15g,枳壳12g;气阴不足加黄芪15g,沙参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温服,连服7剂为1疗程。针药组:针刺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方法同上。
1.3 疗效标准 痊愈:3个疗程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内无复发。有效: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而且伴随症状消失。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针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中药组(P<0.05)。
表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范畴。根据《伤寒论》之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灵枢·经脉》曰“手少阳之脉……直上出耳上角……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下耳后”,并结合临床表现本病可辨证为少阳头痛。故笔者遵古循少阳经取穴,再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配以合谷行气活血、太冲平肝泻火、丰隆化痰降逆、足三里扶正培元,与主穴相配共奏通经活络、解痉止痛之功效,使头痛得除。
目前,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具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有效改善脑血流的作用;灸疗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的作用。针灸机体的穴位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解痉作用,而且也能调整脏腑功能,尤其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针灸配伍使用能调节阳阳,行气和血,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故可治疗多种功能失调的头痛。
小柴胡汤始载于《伤寒论》,主治少阳证,方中柴胡散邪透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除里热,使半里之邪得以内彻;川芎、延胡索行气血,通经络以止痛;半夏、甘草、大枣、生姜降逆和胃。诸药并用,可达到疏利三焦、和畅气机之目的。
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本组病例采用针灸结合中药辨证治疗,针药既各奏其功,又相辅相成,取得“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以止痛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病病情迁延而顽固难愈,其病因复杂,除与外感六淫之邪外,更与禀赋、摄生、情志、劳倦、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在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节制饮食,不要饮酒和咖啡,减少吸烟,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忧虑、焦虑等情绪,保证良好的睡眠,往往会对治疗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侯熙德.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