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体会

2010-02-10车书随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桃仁熏洗红花

车书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47%~91%[1],而用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可高达80% ~100%[2],为主要致残因素。此病起病缓慢,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下肢较上肢为重,临床症状不易改善,严重时常合并下肢肢端溃疡或坏疽等。我院于2007年采用中药熏洗方法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均为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按文献[1]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42~75岁;病程3~25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42例,使用胰岛素治疗者18例。对照组58例,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40~75岁;病程5~28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38例,使用胰岛素治疗者20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接受糖尿病教育,通过饮食、运动疗法,配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予以果糖注射液250mL加川芎嗪注射液0.1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另予院内制剂足浴液双足熏洗。足浴药方组成:生川乌、草乌、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将上药水煎浓缩至300mL,加入3000mL温水放入足浴桶内,水温一般控制在38~42℃之间,浸泡双足30min,每日1次,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按文献[3]内容执行。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未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 <4.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神经电图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60例,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58例,显效15例,有效2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4]。本组患者因病程长,曾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无明显疗效,而对疾病康复缺乏信心,并存在悲观情绪,对本治疗方法缺乏认识,易产生怀疑心理。在此治疗前,向患者介绍治疗目的、方法、成功病例,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消除心理障碍,能积极配合治疗。

3.2 评估 (1)整体评估:治疗前首先评估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能否配合治疗。(2)局部评估:治疗前评估患者双足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有无破溃等,并做好记录。如局部有感染溃疡者禁忌进行此项治疗。

3.3 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治疗常规。(2)告知患者不能因治病心切,而用过高水温泡足,因此类患者神经损伤严重,对冷热感觉差,容易造成皮肤损伤。(3)治疗完毕后,告知患者休息20~30min,不能立即做剧烈运动,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丹溪心法》中早有相应病症的描述。病机主要为阴虚热盛,热灼津液,血黏成瘀阻络,气血无以通达四肢肌肉,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故治宜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方中桃仁性味苦、甘、平,既能活血,又能通滞开结;红花辛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本草汇言》称其为“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二者相须为用,祛瘀力增强,且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之功,为活血化瘀常用药对,共为君药。当归药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等功效,为臣药。当归得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之力加强,桃仁、红花得当归,活血之中又有养血之功。诸药合用,不仅使活血化瘀之力增强,且有祛瘀而不伤血、养血补虚而无留瘀之妙,作用协同,相得益彰。川芎、乳香、没药消肿生肌,活血止痛。川乌、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

药理研究表明,红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微血栓形成并对已形成的微血栓有溶解作用,并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受损神经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况,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5]。桃仁具有降低低切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纤维蛋白原,能明显增加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当归起到增强免疫功能、抗炎和镇痛的作用。川芎能扩张小血管,增加组织供血,并有消除神经细胞水肿,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的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栓的形成,可降低低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和组织中的山梨醇含量,加速神经传导速度,阻滞神经细胞钙内流,对神经细胞起直接保护作用[6]。乳香、没药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抗体外血栓及镇静止痛等作用。诸药煎液浸泡患肢,可使药力直达病所。本临床观察也表明,中药熏洗配合西药确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1]蒋雨平.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0~990.

[2]屈传强,郭洪志.糖尿病神经病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3,43(1):59.

[3]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3~341.

[4]李琴,孙玉芳.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进展 [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2.

[5]赵钢,王安虎.红花的资源及药用价值[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3):24 ~ 25.

[6]柯箫韵,俞育才.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疗效观察[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6):73 ~74.

猜你喜欢

桃仁熏洗红花
桃仁和酒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嘴唇干裂用桃仁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