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0-02-10王峥
王 峥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 许昌 461000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对护理对象的心理进行研究并与护理学相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 临床资料
本组109例,男43例,女66例,年龄43~80岁,其中43~55岁35例,56~75岁59例,76~80岁15例。98例痊愈,11例病情好转出院。
2 心理异常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恐惧和焦虑心理 由于各种原因,病人长期处于恐惧和焦虑心理状态。起病急,症状重,对疼痛难以忍受,入院时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又因视力急剧下降,病人对病情不了解,害怕视力不能恢复甚至失明,影响以后生活,给家人增添麻烦和负担,而出现焦虑心理。
2.2 急躁和孤寂心理 青光眼病人一般性情急躁易怒,对环境变化敏感,稍有不满容易与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后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发病后更加急躁,情绪难于控制。而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孤独寂寞心理,特别是与家人不和或身边缺乏亲人照顾的病人表现更为明显。
2.3 抑郁心理 有些患者由于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控制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以及一些已经失明病人,思想包袱沉重、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产生悲观抑郁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而抗拒治
3 护理措施
3.1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护理过程中应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态度行为等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从而对患者倾注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提高护理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及态度。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护士应尽量体会病人的感受,了解病人的经历,增加护患之间的了解,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所说,同时表示接受、理解,并帮助患者找到原因。交流过程中护士要做到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尊重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善于解答患者的提问,并有高度的责任心,使病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及亲切感。
3.2 注意仪表亲切得体 研究表明,在个性特征中,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以后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即所谓的“首因效应”。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仪表美,适当的淡妆,庄重的仪表,亲切的微笑都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护士获得患者的信任,而这些往往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3.3 运用非语言暗示消除顾虑 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者经常琢磨医师的面部表情,如果医师面部表情轻松或微微点头,患者就会认为自己的病情有好转,如果医师面部有不易察觉的不肯定的表情,患者就会很敏感地认为自己的病情无好的进展。对于这种心理,我们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给患者适当的支持。比如医护人员的眼神、动作、面部表情都对患者产生影响,所以要千方百计地使患者感到他的健康是有希望的,医师是值得信赖的。
3.4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使病人能保持情绪稳定,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倾听、言语疏导的方式让病人倾诉出内心的痛苦和烦恼或用文学、音乐等方式让病人放松精神,加强对不良情绪的自我控制。特别是音乐疗法,方法简单易行,病人容易接受。
3.5 协助、鼓励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 要善于引导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要让病人了解到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极其有害,使病人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在护理中,除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和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外,同时还要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医、护、患及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与其家属沟通,减少探视人员和次数,使患者充分休息,情绪稳定,促进康复,对本病的预防有良好的作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
另外,青光眼患者不同临床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变化,要充分认识到个性化分阶段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对每个患者不同时期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个性化分阶段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能明显改善护患、医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护理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多样化的护理服务,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给病人以良好的心理支持或必要的心理干预,可帮助他们排除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反应,减少对心身健康方面的损害。因此,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结合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渡过心理危机,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 韩瑞华.老龄原发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