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院内感染的预防
2010-02-10张勇
张 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常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痘疹为主要特征[1]。严重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炎等并发症[1]。由于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严重的威胁婴幼儿的健康。刘河卫生院是一所基层卫生院,是最初接诊患儿的地方,因此及早的发现,诊断及预防该病的流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传播和流行特点,自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儿科病房利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培训,健康传播和行为干预,使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掌握和控制该病的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护广大婴幼儿的健康,杜绝手足口病的院内感染。现就蕲春县刘河卫生院的做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0~7岁发热患儿523例,其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302例,肺炎156例,麻疹3例,细菌性痢疾45例,手足口病疑似病例7例,确诊2例,其他发热10例。
2 方 法
2.1 健康教育
2.1.1 书面教育
根据手足口病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体征、防治方法印制成宣传单,在患儿入院时发放,让其家属阅读了解。
2.1.2 集中讲解
蕲春县刘河卫生院2009年5月两次利用下午治疗做完后在儿科医师办公室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动员患儿家属参与,以了解该病相关的健康知识。
2.1.3 个别教育
医务人员在查房,做治疗,巡视病房时口头宣传有关知识,对家属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
2.1.4 电子墙报
利用电子墙报滚动字幕,将手足口病的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宣传教育。
2.2 预防
2.2.1 医务人员的清洁、消毒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儿后均应认真清洁,消毒双手,尤其在接触患儿粪便、分泌物、血液、口腔黏膜等高危操作后应认真的用肥皂洗手,必要时戴手套进行操作,一人一消毒,避免医务人员所至的交叉感染。
2.2.2 病室清洁
保持病室清洁,通风,地面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湿拖2次,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2.3 患儿泌物、排泄物的处理
患儿分泌物、排泄物用1∶2生石灰搅拌静置1h后再倒掉,儿科病房卫生间应保持清洁,每天下午16:00用食醋薰蒸1次。
2.2.4 发热患儿做好预检分诊
发热病儿住同一病房。疑似病例收住单独病房,并及时上报,确诊,转至定点医院,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与确诊患儿密切接触的儿童,进行医学观察7d。
2.2.5 家属指导
指导家属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喝开水,不食生冷食物,饮食营养搭配,保持室内安静,让患儿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避免患儿串病房,特别是避免与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机会。家属应多注意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发热、出疹等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治疗。
2.2.6 出院指导
给家属发放宣传资料并嘱其仔细阅读,充当义务宣传员的角色,患儿家属让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 饭菜加热后食用。家属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被要在阳光下曝晒。对孩子居住的房间经常通风、换气。对孩子的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的变化。一旦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3 讨 论
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并掌握了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加之医务人员的行为干预,蕲春县刘河卫生院自2009年3月以来未发生1例手足口病院内感染,极大的保护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由于基层卫生院工作的特殊性,接诊患儿病种复杂,因此在首诊的过程中,就应做好预检分诊,住院时根据不同病种分住病房并做好病房的终未消毒,以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指南[S].卫生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