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K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4例护理

2010-02-10潘艳华熊瑞华肖珊珊王鸿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置管悬液导管

潘艳华 熊瑞华 肖 芳 肖珊珊 王鸿智

广西桂林解放军第181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54100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特异质细胞。CIK治疗肿瘤属生物免疫治疗中的一种[1]。桂林解放军第181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从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共完成CIK治疗恶性肿瘤64例,输注细胞678次,在CIK输注前后加强对患者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6~82岁,其中肝癌13例,肺癌15例,乳腺癌5例、胃癌5例、宫颈癌5例、卵巢癌4例、肠癌3例、鼻咽癌6例、胰腺癌1例、肾癌3例、其他4例;其中因为胸腔、腹腔积液、盆腔积液进行体腔灌注14例,心包积液输注2例。

1.2 方法

采集献血人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桂林解放军第181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CIK实验室培养配制成CIK悬液,根据不同疾病及病情采取静脉输液、肝动脉灌注、腹腔灌注、胸腔灌注等不同方法向患者输注进行治疗。

2 护 理

2.1 静脉输注CIK护理

2.1.1 静脉输注前心理护理

因CIK治疗时机一般选择在手术、放疗、化疗完成后的休养期或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期,此时部分肿瘤患者存在复杂的心理障碍,经历了系列的癌症患者心理反应;加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患者易对疾病产生绝望心理,此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紧张、悲观和恐惧心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技术进展和国内外现状;CIK治疗是一种全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患者及其家属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和认可它,因此心理护理较为重要[2];护士在输注CIK前有必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或图片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说明,讲解输注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等。

2.1.2 静脉输注前治疗

桂林解放军第181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CIK实验室配制培养液中含少量青霉素,患者首次应用CIK治疗前需严格按照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流程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输注前30min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或解热镇痛药物,如西米替丁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吲哚美辛片口服或吲哚美辛栓纳肛等,观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2.1.3 输注时护理

CIK在体外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素、细胞刺激因子、一定的O2和CO2,在37℃恒温环境下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活性,而在收集细胞后脱离了细胞培养箱,离开了最佳生长环境,这时细胞活性和疗效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也会增加,为保证疗效,一般要求CIK悬液从实验室取出后要尽快输入患者体内,若远程运送应低温并注意无菌包装[3]。

静脉输注必需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因一次性输液器中带有过滤器,CIK无法滤过。输注CIK前后应使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因静脉输注CIK 1个疗程为10d,故首次输注CIK时,如选择周围静脉,应按长期输液原则,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保护好静脉,建议静脉留置针,做好三查七对。输液速度应先慢后快,开始前5min,30gtt/min,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后,再调至70~90gtt/min,1h内输液完毕。输液过程中仔细观察CIK悬液瓶底或输血器下端有无“白色沉淀物”,若有则为聚集的活CIK,可以轻轻向一个方向摇晃,以保证足够的CIK量输入患者体内。做好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输注过程中若患者出现高热、寒颤应立即停止静脉输注CIK,更换一次性输血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遵医嘱应用药物,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同时保存剩余的CIK悬液,将其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和细菌培养以查找原因。因桂林解放军第181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实验室所用CIK为异体有核细胞在体外培养而配制成,且培养液中含少量青霉素,故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可见皮肤瘙痒、皮疹,重者可致休克,所以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并做好相关抗过敏药物及抢救物品的准备。本组64例中目前尚未出现过敏反应。

2.1.4 输注后护理

指导患者原位休息30min以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中语言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患者敏感多疑,巧妙和良好的言语暗示能使其明了事理,树立信心、安心情绪,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护理人员走进病房的一句话,如“你今天气色或精神状态好多啦!”这类鼓励性言语,使患者相信有高明的医护人员,采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结果[4]。

2.2 体腔CIK灌注

2.2.1 方法

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胸腔、腹腔、盆腔、心包腔留置引流管,将胸、腹水、心包积液间断引流结束后,再将CIK悬液由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口灌注入胸腔、腹腔、盆腔和心包腔。

2.2.2 灌注时护理

灌注前仍需做好CIK健康宣教及青霉素皮试,应用抗过敏药物或解热镇痛药。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将CIK悬液缓慢注入胸腔、腹腔、心包腔。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心包腔灌注时需同时心电监护,注入速度缓慢,以防心律失常,倾听患者不适主诉,灌注完毕,再将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后封管,并妥善固定。

2.2.3 灌注后护理

保持穿刺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通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2.3 肝动脉置管CIK灌注

2.3.1 置管前准备

因本组患者动脉置管CIK灌注需要较长时间,个别患者置管后因不能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引发尿潴留,置管前1d,应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同时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于置管后作对照观察。术前皮肤准备、碘过敏试验。

2.3.2 心理护理

经股动脉置管到肝动脉行CIK灌注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陌生,且必需到介入室行置管术,容易造成患者紧张、恐慌心理,故置管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并向其说明动脉置管的目的、优越性、主要操作步骤、配合要点,以及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处理原则,以消除其紧张恐慌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治疗。

2.3.3 置管术中护理

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到达肝动脉,后肝素抗凝固定;置管时多询问、关心、体贴患者,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增强患者信心和勇气,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随时听取患者不适主诉。

2.3.4 置管后护理

严格观察生命体征2h 1次,警惕造影剂迟发反应的发生,本组患者2例中有1例低热反应发生,体温波动在37.0~37.6℃,分析为CIK免疫反应,1例有一过性中度热发生,经退热对症处理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置管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穿刺侧制动,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导管有无脱出和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督促并协助患者及时排空大小便,以免造成尿潴留。嘱咐和指导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及脱出。做好穿刺点护理,预防导管感染,导管穿刺处每日碘伏消毒,待干后用3M敷贴粘贴固定,如有渗血及脱落应及时换药。因治疗过程需10d,患者髋关节需制动10d,故置管后仍需不断与患者沟通,解释制动的原因及后果,并予以鼓励,如有渗血发生则先砂袋加压固定,后报告医师予以处理,如无移位发生,则予以清洁消毒后更换敷贴并妥善固定。本组64例患者无导管脱出、移位、感染发生,1例患者在置管当天有渗血发生,经砂袋加压后,再无渗血出现,顺利完成CIK治疗。

随肿瘤发病率的增加,CIK治疗作为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在临床运用越来越多。通过CIK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4例护理观察,重点为加强静脉输注前准备及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护理,做好输注中的细节管理。规范和严格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强化护患沟通和宣教工作,能够赢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信任,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无论进行静脉输注、体腔灌注、肝动脉灌注等多种CIK治疗方法,均伤害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使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1] 陈复兴.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癌症,2002,21(7):797-801.

[2] 金栾.安慰效应在症状处置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8,17(3):140.

[3] 石永进.细胞因子诱导杀伤(髓K)细胞的大容量扩增与杀伤活性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18 (1):94-96.

[4] 陈玉荣,王慧.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其护理预案[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15(2):121.

猜你喜欢

置管悬液导管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