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菜田常用除草剂药害及规避措施

2010-02-10唐建明方雅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杂草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乙草胺甘蓝型白化

唐建明, 王 勇, 方雅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江苏南京 210014)

油菜田常用除草剂药害及规避措施

唐建明, 王 勇, 方雅琴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江苏南京 210014)

油菜田; 除草剂; 药害; 规避; 措施

近年来江苏、安徽等地直播油菜种植面积扩大[1],乙草胺、异噁草松等原先主要用于移栽油菜田的除草剂被大面积应用于直播油菜田播后苗前作土壤封闭处理,乙草胺、异噁草松药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胺苯磺隆等残留期长、残留药害重的除草剂在油菜田仍有较大应用面积,由此造成的对当茬油菜和后茬水稻等作物产生药害的事故时有发生。二氯吡啶酸等新型药剂在油菜田施用,也表现出了较大的药害风险。现简述几种油菜田常用除草剂的药害风险,并提出预防对策,以供参考。

1 乙草胺药害

乙草胺是油菜田常用土壤封闭处理剂,属酰胺类除草剂。直播油菜田一般在播后苗前施药,移栽油菜田可以在油菜移栽前或移栽后3 d施药。能防除看麦娘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对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也有兼治作用。通常用50%乙草胺乳油1 125~1 500 ml/hm2+水450~600 kg/hm2喷雾,土壤偏干时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并增加用水量。

加量施用乙草胺,容易对油菜产生药害,特别是在施药后土壤湿度过大的情况下药害更重。据试验,正常情况下,在油菜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 050 ml/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油菜安全,而用1.5倍或2倍药量的油菜苗期叶片皱缩卷曲,生长受抑制,一般在发生药害后1周新生叶片开始恢复生长;如果施药后遇大雨,则很容易导致油菜出苗率大幅度降低。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直播油菜田,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 ml/hm2,油菜即出现药害,施药后50 d,植株明显矮小,叶片变紫色,呈匙状,叶面积为正常叶片的20%;严重药害株在施药后60~70 d死亡,死苗率达16.6%。

油菜田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应严格控制乙草胺用量,避免药害发生。对乙草胺抗耐性较强和杂草较多的地区,可以选用乙草胺与异噁草松的复配剂,这样有利于降低乙草胺的绝对用量,并扩大杀草谱,提高对禾本科杂草及多种阔叶杂草的防效。另外,要特别注意配套田间沟系,保证下雨时田水能够及时排出,雨后田间不长时间积水。

2 异噁草松药害

异噁草松是油菜田常用除草剂,对油菜田绝大多数种类的禾本科杂草及猪殃殃、稻槎菜等阔叶杂草有好的防效,对野老鹳草、小旋花、小蓟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药与乙草胺复配或混配使用,能提高对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对草除灵抗耐性强的恶性阔叶杂草的防效,减轻苗后除草压力,近年来在生产上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

油菜对异噁草松的耐性不太强,用量稍大油菜即可能出现叶片白化、生长受抑制等药害症状。目前国内登记用于油菜田的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推荐用量为140.4~178.2 g a.i./hm2,折合用36%广灭灵390~495 g/hm2。移栽油菜田按推荐剂量正常施用广灭灵,油菜出现叶片白化的现象也较普遍。据试验,用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390、450、495 ml/hm2+水750 kg/hm2喷雾,施药后10 d移栽油菜,移栽后4~7 d油菜即表现出药害反应。最初油菜抽生的心叶或幼嫩叶片出现淡黄色、黄色、白色等白(黄)化现象,有部分白化症状仅发生在叶片的一侧或以中脉为界的半片叶上。栽后10~20 d,白化苗数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个月后抽生的新叶为正常的绿色。少数白化严重的药害株在栽后30 d左右死亡。春后油菜抽薹期,白化症状几近消失,对产量影响不明显。近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移栽油菜田按推荐剂量正常使用异噁草松及其复配剂,虽然油菜苗出现叶片白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其生长受抑制程度轻,对最终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移栽油菜上施用异噁草松后药害程度的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用药量大小。用药量越大,药害越重。二是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大,药害重。特别是移栽后遇连续阴雨、田间积水时药害重。三是移栽苗龄和苗质。苗小、苗弱时药害重。据试验,用36%异噁草松微囊悬浮剂225 g/hm2,5~6叶期移栽的油菜白化率为39.3%,而7~8叶移栽的油菜白化率只有5%。四是用药至油菜移栽的间隔期。间隔期延长,药害减轻。五是油菜的品种耐药性。通常甘蓝型油菜耐药性较强,芥菜型油菜耐药性低些,白菜型油菜耐药性最低。白菜型油菜上不能使用异噁草松及其复配剂。

为防止药害发生,移栽油菜田施用异噁草松,应在整地后用36%异噁草松乳油390~495 ml/hm2喷施,过1~3 d移栽。移栽的油菜苗必须是5叶以上的大苗、壮苗。直播油菜田一般不提倡使用异噁草松化除。近年来安徽一些地方在直播油菜上使用异噁草松及其与乙草胺的复配剂,除草效果较好,但药害发生几率较大。直播油菜田施用异噁草松,宜将其减量与乙草胺混用,并要求播种后严密盖土再喷药。露籽多的田块不宜施药,油菜出苗后不能施药。播种较迟的直播油菜,播后易遇低温寒流,不宜施药。

无论是移栽油菜还是直播油菜,遇低温寒流或在阴雨天、积水田,均不宜施用异噁草松及其与乙草胺的复配剂。施药要均匀,防止漏喷、重喷,不能超量用药。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洇水,但不能全田大水漫灌。

3 胺苯磺隆药害

胺苯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除草效果好等优点,一度在油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该药活性高,施用不当会对当茬油菜造成药害;残留期长,超量用药对后茬棉花、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前些年安徽、江苏等地曾有大面积的水稻因前茬油菜田不当施用胺苯磺隆而受到严重药害,出现严重的僵苗、死苗现象。目前包括江苏在内的多个省份已禁止在油菜田使用胺苯磺隆。

但是,生产上适用于油菜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少,仅草除灵等少数几个品种,近年来通泉草、婆婆纳、野老鹳草等用草除灵难以防除的杂草有加重发生的趋势,而胺苯磺隆对这些杂草具有独特的防除效果,因而在生产上仍有一定的应用面积。其中登记使用的主要是胺苯磺隆与精喹禾灵、草除灵的复配剂,按其推荐用量施药,胺苯磺隆用量不超过7.5 g a.i./hm2,而且所使用的胺苯磺隆原药纯度高,安全性相对较好,正常使用对当茬油菜及后茬移栽水稻较安全。另有一部分胺苯磺隆制剂,大多使用纯度不高,安全性差的原药制成,并以“助剂”等形式与其他油菜田除草剂搭配销售,农民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由此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近两年在生产上较为多见,有较大面积的大豆、直播稻等受到不同程度药害。

胺苯磺隆对当茬油菜造成药害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时间过早,在油菜耐药性差的幼苗期施药;二是油菜田积水;三是不同类型油菜的敏感性有差异,甘蓝型油菜耐药性较强,白菜型油菜次之,芥菜型油菜较敏感,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田施用易产生药害;四是用药量过大,用量超过30 g a.i/hm2时,油菜会出现明显药害,随着用量增加药害加重。油菜受胺苯磺隆药害,表现植株生长缓慢,根系减少,株高、叶片生长受抑,分枝增多,叶片多而狭长,植株矮小畸形,严重的植株生长点枯死,甚至死苗。

预防胺苯磺隆对当茬油菜的药害,一是避免在油菜幼苗期特别是1~2叶危险期施药,直播油菜应在菜苗4~6叶期施药。移栽油菜在大壮苗移栽后7~10 d施药;二是控制用量,最高不超过22.5 g a.i./hm2(宜与草除灵等混用,胺苯磺隆用量低于7.5 g a.i./hm2较为安全);三是掌握施药方法,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施药后做好沟系配套工作,保证下雨时及雨后田间无积水。该药主要适用于甘蓝型油菜田,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田慎用。

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期长,容易对棉花、玉米、瓜豆等后茬旱作物产生药害。水稻对胺苯磺隆有较强的耐药性,但水稻秧苗对该药敏感,后茬水稻小苗移栽或直播种植易发生药害。受害轻的水稻植株矮化,叶色发黄,分蘖减少;受害重的水稻根系发黑、有恶臭味,前期无新根产生,后期少量新根伸出后平展,不下扎,并且生根部位上移,老叶开始死亡,先发黄后变黑枯死,心叶叶色淡黄、僵滞。油菜田胺苯磺隆用量达22.5 g a.i./hm2时,就会对后茬移栽水稻造成隐性药害。为防止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胺苯磺隆一般只能在土壤为酸性,后茬为大苗移栽水稻的冬油菜田使用,碱性土壤上不能使用,后茬为直播稻和机插秧、抛秧等小苗移栽水稻的田块不宜使用;冬前早用药,不能用于冬油菜春季化除,保证施药至后茬种植的间隔期;严格控制用药量。另外,不要购买和使用搭配销售不明成分“助剂”的油菜田除草剂,以免误用胺苯磺隆。

4 其他除草剂药害

4.1 二氯吡啶酸药害

油菜田常用除草剂草除灵,对大巢菜等油菜田发生量较大的豆科杂草防效很差,对稻槎菜等菊科杂草的防效也不佳。二氯吡啶酸可以防除稻槎菜、大巢菜等豆科、菊科阔叶杂草,对草除灵不能防除的野老鹳草也有一定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敏感阔叶植物受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茎扭曲、卷曲;叶片呈杯状、皱缩状,或伴随反转;根增粗,根毛发育不良;茎顶端变成针叶状;茎脆,易折断或破裂;根分生组织大量增生;茎部、根部着生疣状物,根和地上部生长受抑制。在大巢菜、稻槎菜等恶性阔叶杂草发生量较大的地区,使用二氯吡啶酸及其与草除灵的混配剂有利于提高对阔叶杂草的防效。

二氯吡啶酸在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田使用比较安全,不能在芥菜型油菜田使用,否则易产生药害。该药应在油菜苗期至现蕾期使用,油菜抽薹后不宜施用,否则可能对油菜的开花结实产生不良影响。一般用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90~150 g/hm2,加水300~450 kg/hm2喷雾。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在杂草3~6叶期施药,用推荐量的低量;防除多年生杂草在杂草4叶期至花蕾形成前施药,用推荐量的高量。从近年来生产上应用的情况看,二氯吡啶酸制剂在低温霜冻期使用对油菜的安全性下降,应避免在低温霜冻期施药。

4.2 草除灵药害

草除灵是油菜田防除阔叶杂草的主要药种,目前在生产上使用面积大。

芥菜型油菜对草除灵高度敏感,这类油菜田不能使用。白菜型油菜对草除灵也有较高的敏感性,施药后常发生轻度药害,适当推迟施药期,在油菜5~6叶期以后施用相对安全。甘蓝型油菜对草除灵的敏感性最弱,但用药不当也会产生药害。

草除灵在甘蓝型油菜田施用,用量一般为225~300 g a.i./hm2。用药量过大,或者施药时油菜苗小、苗弱,易发生药害。据观察,用50%草除灵悬浮剂30 ml/hm2,就会对甘蓝型油菜小苗或瘦弱苗产生药害,在施药后3 d出现叶片失水、叶色变淡等药害症状;施药后10 d叶片卷曲、叶脉变粗变白,出现明脉症状,部分重症株出现畸形,死苗率达10%~17%。用量超过300 g a.i./hm2,即使是5叶以上的大壮苗,药害也很明显。一般在施药后40~60 d药害轻的植株,药害症状消失,重症植株难以恢复,表现出抽薹后不再产生分枝,茎秆扁平状,角果排列呈鸡冠花状,有些茎秆扭曲成“S”形,角果明显减少。

目前江苏、安徽等地大多种植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仅有较小的种植面积,一般不种植芥菜型油菜。种植白菜型油菜的田块,使用草除灵化除时应谨慎。甘蓝型油菜田,应在油菜5叶期以后施药,并尽量在阔叶杂草草龄较小时施药,以降低草除灵用量,50%草除灵悬浮剂的用量宜控制在450 ml/hm2以下。春季油菜抽薹后不宜施用草除灵。

4.3 烯草酮药害

精喹禾灵等油菜田常用除草剂难以防除的早熟禾等恶性杂草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生和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烯草酮对早熟禾等油菜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均有良好防效,而且在低温期使用也有较好防效,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长江流域地区推广应用面积迅速扩大。

烯草酮在油菜田正常施用安全性好,一般在田间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草龄较大时可适当加大剂量。油菜在抽薹结角期对烯草酮等吡喃唑酮类药比较敏感,油菜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施用这类除草剂可能出现白化现象,并导致油菜开花结实不良。生产上应注意适当早施药[2],油菜抽薹后不宜再施用烯草酮。

[1]浦惠明,龙卫华,高建芹. 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48-50.

[2]杨红福,储国良,吉沐祥. 除草剂包衣复混肥防治油菜田杂草[J]. 江苏农业科学,2008(4):79-80.

唐建明,王 勇,方雅琴. 油菜田常用除草剂药害及规避措施[J]. 杂草科学,2010(1):64-66.

S451.22+4

A

1003-935X(2010)01-0064-03

2009-12-01

唐建明(1969—),男,江苏丹阳人,副研究员,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Tel:(025)84391001; E-mail:tjm9518@163.com。

猜你喜欢

乙草胺甘蓝型白化
乙草胺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InDel连锁标记开发
微生物修复被化学除草剂乙草胺污染的环境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有机肥降解土壤乙草胺残留初步研究
运用红外相机技术首次记录白化小麂
以六倍体(AnAnCnCnCoCo)为桥梁创制抗旱新型甘蓝型油菜(AnArCnCo)
白化黄喉拟水龟人工培育研究①
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对乙草胺残留动态的影响
最严重白化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