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6例分析
2010-02-10过锡敏
过锡敏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无锡 214187)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6例分析
过锡敏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无锡 214187)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股骨髁间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6.5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用MERCHAN评分标准: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股骨髁 骨折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髁间骨折是一种累及关节面的严重的创伤,常常因骨折处松质骨的压缩而合并骨缺损,给复位和固定带来一定的困难。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笔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例股骨髁间骨折,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左侧2例,右侧4例,年龄32~67岁,平均46岁,受伤原因均为车祸伤。骨折按AO标准分类均为C型。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取大腿下端外侧切口,向前下绕髌腱外缘至胫骨结节,常规暴露,将内外髁骨折块先手法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恢复髁的解剖位置和关节面的完整性,再将股骨髁上骨折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置入长度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加压锁定固定,骨缺损处取髂骨植骨或用人工植骨材料。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吸引球,24h引流量少于50mL后拔除,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第1天开始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第3天运用CPM辅助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平均随访16.5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膝关节功能用MERCHAN评分标准: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
3 讨论
股骨髁间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损伤,往往严重累及关节面,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解剖复位,且需要长时间外固定,易导致膝关节僵直,因此需通过手术复位及固定,重建解剖关系,坚强内固定重建稳定性,确保早期和安全的功能锻炼。此类骨折的内固定,最常用的有股骨髁动力加压钢板、股骨髁支持钢板和股骨髁锁定加压钢板。其他的内固定,如L形接骨板由于打入骨折端时可导致股骨髁分离加大,目前已基本弃用;中空拉力螺钉作为辅助内固定仍然有效,股骨髁动力加压钢板由单枚髁部松质骨拉力螺钉及侧方钢板组成,对髁部可动力加压,但髁部固定螺钉无法多向多点选择固定,无法适应严重粉碎的复杂性骨折的固定要求,且较为粗大的髁部拉力螺钉容易导致骨折进一步粉碎性和移位[1]。股骨髁支持钢板是AO的经典内固定,具有符合局部解剖特点,钉道多相多位选择,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但是对于股骨远端干骺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在复位固定后易导致钉道松动、退钉,使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显然无法使粉碎性骨折块形成力学结构的稳定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特点:锁定加压钢板整合了动力加压与锁定内固定支架的优点[2],钢板的结合孔呈长椭圆形,一侧为动力加压孔的3/4,另一侧为带内螺纹的锁定螺钉孔,可以与锁定螺钉的外螺纹相匹配,钢板可以同时满足加压、锁定固定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由于锁定螺钉的顶帽上有螺纹,与钢板螺钉孔内螺纹相匹配,将螺纹与钢板保持90°位,提供了螺钉与钢板的成角稳定性。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成角稳定性,即钢板锁定孔的内螺纹与锁定螺钉尾端的螺纹锁定可相互吻合,使钢板与螺钉形成一整体,通过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对骨折块进行整体加压,通过锁定加压功能相结合,内固定方式从而使整个系统起到一个内置的外固定支架作用。这种螺钉与钢板之间的固定方式意味着钢板不必与皮质完全相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钢板对骨的压迫力量,在操作中可以减少剥离骨膜,保存骨折端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这些都符合微创内固定原则[3]。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锁定螺钉具有较好的锚合力和抗拉力,螺钉松动的发生率极低,固定牢固,可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降低了膝关节僵直的发生。钢板-螺钉-骨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钛合金的材料与骨质的弹性模量相近,组织相容性好,在负重过程中骨折部会保持一种良性的刺激,引发骨痂的生成,骨折端的微间隙不会因应力遮挡而产生骨吸收。
手术注意事项:显露骨折端时尽量少剥离骨膜,以便最大可能保存骨折处的血运;骨折复位后安放钢板时先用细克氏针固定,以保持钢板相对稳定;骨折上下两端至少各拧入3枚锁定螺钉,以保证骨折端螺钉与钢板的成角稳定性;对于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者,可取自体髂骨植骨或用人工植骨材料。
[1]李强一,张秋琴.股骨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1):20.
[2]姜为民,田峰,史金辉,等.锁定钢板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4):270~273.
[3]王亦璁.BO与AO的不同之处[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4.
R683
A
1674-0742(2010)09(a)-0052-01
20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