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实践和体会
2010-02-09刘庆春
刘庆春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它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性质,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和能量转换的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它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理论和技术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1]。然而由于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名词繁多、内容枯燥、进展迅速并且课时较少,再加上学生良莠不齐,起点较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是每一个生物化学老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授课经历,浅谈一下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实践和体会。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发展迅速,更新很快。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应当精通所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踪学科前沿的动态,将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技术吸纳、融入到教学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将生物化学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时代的步伐紧密相连,才能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就应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作贡献。
2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课堂讲授式、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而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和病案分析式教学方法采用较少,讲授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及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消化吸收能力,较少给学生思考、提问、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为了能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 启发式教学
启发示教学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主动性,主动积极地提问,主动地思考和发现问题,主动探索新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可采用比喻启发、对比启发、问题启发、推导启发、案例启发等多种教学形式[2-3]。例如,在讲维生素A的时候,可穿插一个“乌鸦肝”的故事,这样既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对维生素的探求欲望;在讲到DNA的结构与功能时,可提出为什么一个小孩看起来既像爸爸,又像妈妈,由此类现象引出遗传、基因等问题,从而深入到DNA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怀着兴趣,带着问题来学习,学习效果自然就提上去了。
2.2 病例导入式教学
病例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望,适当穿插一些与临床联系密切的生化问题,将生化理论与临床问题相联系。让学生发现生化理论能在临床实际中得到充分利用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蛋白质代谢这一章涉及的化学反应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临床上痛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理解尿酸的来源与去路及尿酸合成的途径及意义。通过具体的临床案例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3 PBL教学
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4]。生物化学课程本身内容繁多,知识抽象、枯燥,因此,生物化学的某些内容,若没有讲解基础知识直接进行 PBL教学,会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就笔者而言,一般在每章节讲解完后再采用PBL教学方法,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丰富教学手段
3.1 采用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应用投影、录像、CAI课件等工具,将抽象、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的特点,实现了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变[5]。
我们知道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分子结构式多、化学反应式多、循环途径多、代谢通路长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内容复杂、知识量大、抽象、枯燥、难理解、难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表面化,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动画中,学生在课堂上脑、眼、耳并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画出DNA、蛋白质的结构,而多媒体课件却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DNA、RNA及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本章节的学习。
3.2 网络教学
在正常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我校的生物化学精品网站把教师的教学大纲、课件、习题和实验指导等全部上传到网络上,使学生能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此外,我们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段在网上开设“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对课堂上未能充分理解消化的部分提出问题,教师则及时给予详细的解答,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爱好,链接了很多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资源,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科前沿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优化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纽带,与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及临床各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部分只需简要介绍或不讲,这样既能避免重复教学、节省学时用于实践,又保持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解决了学科间的交叉问题,保证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对一些与医学无关、又非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尽量略讲。
总之,生物化学的教学法多种多样,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因人而异,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目的都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实用性人才,为国家医学教育事业和人民卫生健康服务。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 张中林,权旭东.高职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9(3):69-70.
[3] 潘洪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5):1857-1858.
[4] 黄东林,田彩云,倪萍.PBL教学法在我院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色转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5-16.
[5] 王明莹.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