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2010-02-09朱先进马国林李传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钡剂阑尾阑尾炎

郑 涛,朱先进,马国林,马 青,李传东

(中日友好医院 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029)

慢性阑尾炎临床并不少见,由于病史多不典型,缺少特殊特征,临床上常常难以确诊。笔者通过对2008年6月~2010年4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X线及CT表现,以提高慢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7例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19~66岁,平均40.8岁。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腹或右下腹疼痛,病史1个月~7年。17例患者初诊时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其中11例出现恶心、呕吐等急性症状,6例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按照急性阑尾炎进行保守治疗后仍间断出现下腹痛,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收入院。47例术前均进行B超检查,11例阑尾区可见强回声光团,诊断为阑尾粪石,同时排除妇科疾病,胆道疾病。

1.2 方法

X线检查机器为东芝ADR-1000A多功能数字胃肠机。患者检查前按要求进行胃肠准备,27例进行胃肠道造影,患者检查中根据需要口服硫酸钡混浊液500~600ml;20例进行钡灌肠检查,检查前注射丁溴东莨菪碱10ml,使用今健JS-628E电脑灌肠仪灌入硫酸钡混浊液300~400ml。当阑尾显影后,行立、卧、斜位观察阑尾的形态,同时使用压迫器压迫观察阑尾的运动情况及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压痛。患者2h后复查,观察阑尾的形态、位置及排空情况。阑尾未见显影者,24h后复查,观察阑尾显影情况。

47例患者中9例进行CT扫描,CT机为东芝16排螺旋CT,层厚5mm,层距5mm。扫描范围为双侧髂前上棘连线至耻骨联合下缘。检查前一日至检查当日患者按要求进行胃肠准备,CT扫描前30min患者口服清水600ml。

2 结果

2.1 X线表现

39例阑尾显影患者中32例可见阑尾形态异常,如:开口明显狭窄、串珠样表现、分节状、扭曲等,使用压迫器压迫时11例阑尾位置固定,考虑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24例充盈的阑尾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充盈缺损(图1,封底),术前X线钡剂造影诊断为慢性阑尾炎;7例阑尾形态基本正常,其中2例可见单个充盈缺损,术前未诊断慢性阑尾炎。8例阑尾未见显影,24h后复查见其中2例阑尾仍部分充盈,考虑排空延时(图2,封底),此2例术前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可能,余6例术前未诊断慢性阑尾炎。

2.2 CT表现

9例进行CT检查,5例可见阑尾内明显高密度影,一个或多个,诊断为阑尾粪石(图3,封底);2例表现为阑尾形态不规则,局部肿大,与周围肠管粘连;2例阑尾周围见囊性肿块影(图4,封底)。

2.3 手术及病理诊断

47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术中见阑尾长5~11cm,直径0.5~1.5cm。30例可见不同程度水肿及充血表现;5例可见阑尾壁厚,水肿不明显;12例可见阑尾粗细不均。47例患者中13例术中可见阑尾与周围肠管或网膜粘连;8例可见阑尾周围轻、中度炎性渗出。

术后进行病理检查,47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其中26例可见阑尾腔内粪石;4例阑尾腔内闭塞,诊断为慢性闭塞性阑尾炎。2例术前CT发现阑尾周围囊性肿块在术中均得到证实,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合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1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粘液性囊腺瘤。

2.4 X线阑尾钡剂造影与手术、病理的对照

47例阑尾钡剂造影检查,34例术前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其中32例为形态异常、2例为排空异常,诊断正确率为72%。13例术前未诊断慢性阑尾炎,其中7例阑尾形态基本正常,6例阑尾未见显影,漏诊率为28%。

3 讨论

阑尾是人类的退化器官。一般情况下,它形如蚯蚓,长5~7cm,多数位于右髂窝内。其近端与盲肠相通,开口狭小,远端闭锁,形成一细窄的管道,同时,阑尾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系膜较短而使阑尾弯曲呈弧形,这些因素导致阑尾管腔容易阻塞而出现炎症,本组病例多名患者的阑尾开口狭窄,阑尾扭曲,均说明这一点。此外,食物残渣、异物、粪石、蛔虫、肿瘤等也常造成管腔阻塞,管腔阻塞后,阑尾粘膜分泌粘液聚集,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导致阑尾炎[1],本组病例中26例可见阑尾内粪石,2例可见阑尾周围肿物,阑尾炎的发生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部分急性阑尾炎症状较轻,经保守治疗很快消失,但数周后可转为慢性,本组病例中17例以急性炎症为首发症状,经保守治疗后仍反复出现下腹痛,而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收入院,手术及病理均证实为慢性阑尾炎。

部分慢性阑尾炎可急性发作,特别是粪石性阑尾炎,粪石可造成阑尾腔的梗阻和粘膜损害,及其携带的致病菌两者相互作用使阑尾炎症加重、阑尾管壁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阑尾炎的保守治疗难以奏效;即使暂时奏效,因为粪石这种病因尚未去除,病情反复发作,最终仍需手术切除[2]。因此,术前通过X线钡剂造影或CT检查发现粪石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申耀宗[3]认为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为:(1)有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痛,有或无明显的急性阑尾炎发作;(2)右下麦氏点压痛;(3)平片发现阑尾粪石存在;(4)胃肠道钡剂检查发现阑尾异常或不充盈;(5)腹腔镜下证实阑尾病变等。

X线钡剂造影对于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表现为外形不规则分节状、充盈不全、不充盈、扭曲、单个或多个充盈缺损、位置固定、排空 缓 慢 等[1,4~6],本 组 病 例 的 阑 尾 钡 剂 造 影 表 现 和以往文献所报的结果类似。慢性阑尾炎时,阑尾纤维组织增生可使管腔粗细不均,钡剂造影表现为阑尾分节状或串珠状。部分病例阑尾部分闭塞或完全闭塞,钡剂造影表现为阑尾不充盈或部分充盈,本组病例中8例在钡剂造影时阑尾未显影,其中4例病理证实阑尾腔内闭塞,诊断为慢性闭塞性阑尾炎。炎症波及浆膜,发生纤维组织收缩而使阑尾更加扭曲变形,钡剂造影表现为阑尾扭曲,本表现常和其它的影像学表现如分节状、串珠状并存。有文献报告[3]35%的阑尾炎可见阑尾内粪石阻塞,是阑尾炎的重要原因,表现为阑尾钡剂检查时出现单个或多个充盈缺损。阑尾慢性炎症与周围发生粘连,或急性炎症保守治疗不彻底而转变成慢性炎症而发生粘连,进行胃肠道造影检查时阑尾位置固定,使用压迫器压迫时阑尾移动不畅。因此,慢性阑尾炎时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收缩、粪石等病理改变而会导致相应的钡剂造影征象。

CT检查可见到阑尾内粪石,管壁不规则增厚,网膜系膜组织密度增高、粘连等表现[1,5],少数病例可见阑尾区肿块影,本组病例中2例CT检查时可见阑尾周围肿块影,1例手术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合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1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而X线阑尾钡剂造影无法提示阑尾周围肿块表现,因此CT检查对于阑尾炎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CT仅发现单纯的阑尾结石对于阑尾炎的诊断并不特异[7]。

总之,慢性阑尾炎临床特点不典型,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特别是X线阑尾钡剂造影和CT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 Safaei M,Moeinei L,Rasti M.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nd chronic appendiciti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Medical Sciences,2004,1:11-14.

[2] 王硕,陈苏宁,吴剑,等,超声对粪石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影像,2009,3(18):41-43.

[3] 申耀宗.慢性阑尾炎的手术指证与时机[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1994,14(5):310-311.

[4] 葛辉玉,崔立刚,苗立英,等.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5):644-646.

[5] Drezner JA,Harmon KG.Chronic appendicitis presenting as low back pain in a recreational athlete[J].Clin J Sport Med 2002,12(3):184-186.

[6] 王天翔.慢性阑尾炎的X线钡灌肠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08,14:78-79.

[7] Lowe RA,Penny MW,Scheker LE,et al.Appendicolith revealed on CT in children with suspected appendicitis:how specific is it in the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J].AJR,2000,175(4):981-984.

猜你喜欢

钡剂阑尾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小儿肠套叠钡剂灌肠整复临床分析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