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拔甲法治疗拇趾甲沟炎复发51例
2010-02-09陈明红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315200
陈明红 (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 315200)
拇趾甲沟炎常规治疗以局部修剪或拔甲术为主,但经处理后许多患者复发,甚者多次行拔甲术后仍复发。针对此种情况,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改进拔甲法治疗拇趾甲沟炎复发,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59趾)均为门诊治疗的拇趾甲沟炎复发患者。男31例,女20例;年龄14~70岁;8例(15.7%)为双侧发病,其中同时发病且同时手术者3例。至少行1次局部剪除嵌入趾甲而无效者13例(25.5%),行1次拔全甲术后复发28例(54.9%),2次复发7例(13.7%),多次复发3例(5.9%)。趾甲嵌入甲沟内致甲廓感染,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局部肿胀、发红,少数患者有脓液流出。
1.2 手术方法 行局麻或趾根阻滞麻醉,趾根部上止血带,拔除趾甲,清除炎性肉芽组织。在拇趾甲床两侧距甲沟约1mm处做纵向切开,上至甲根部甲廓,下至末端甲床,翻开趾根部甲廓。潜形切除两侧甲廓下外边的甲母质及其下方的甲床和部分甲廓组织,在剩余的中间甲床上至少覆盖4层凡士林纱布。横形缝合两侧甲廓,缝线越过凡士林纱布上面,以不明显嵌入凡士林纱布为度,缝合2~3针,用以止血。去除止血带,若仍有少量出血无碍,包扎,手术完毕。手术时间约半小时。
1.3 术后处理 术后2~3天更换敷料,并拆线,创面出血基本停止,若仍有出血可行压迫止血。所有病例均无趾端缺血坏死现象,每日或隔日更换敷料一次,直到创面干燥愈合,需3~4周。术后酌情应用抗生素,本组以口服为主,炎症重、流脓液者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3~5天。术后1~2天切口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片口服。
1.4 结果 所有病例创面均在3~4周内愈合。术后1~7年随访41例(80.4%),包括电话随访和当面回访;失访10例(19.6%)。41例患者均在随访9个月至1年时趾甲长至末端,新的趾甲稍窄,但不影响运动,无疼痛等不适。随访的41例(80.4%)均未复发。
2 讨论
趾甲由甲母质角化形成甲板覆盖于甲床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趾甲修剪不当、穿鞋不当、活动不当或外伤等,致使趾甲嵌入甲沟内导致甲沟炎。拔甲后甲床因失去支撑容易呈弓状弯曲,新长的趾甲可能再次嵌入甲沟内形成甲沟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本组只选择14岁以上趾甲基本发育完全的患者。单独切除甲母质,长出的趾甲会依势滑入呈弓状的甲床,嵌入甲沟内诱发甲沟炎;若只切除两侧甲床,则甲根部甲母质仍会长出趾甲,致使两侧角部疼痛。本文采用甲母质和甲床同时切除的方法,避免了单独切除二者引发的弊端。笔者认为,在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拔甲时勿碰伤甲床,否则术后新长出的趾甲可能会增厚。②勿损伤末端趾骨及肌腱组织。③勿残留甲根两侧角部的甲母质,否则长出的趾甲会引起两侧角部疼痛。本组发生疼痛2例,再次切除后愈合。④缝合不宜过紧过密,否则术后拇趾血供差,疼痛剧烈。⑤手术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本文结果显示,同时切除趾甲两侧的甲母质和甲床,术后长出的趾甲平整,不会再嵌入甲沟内致使甲沟炎复发,且手术简单易行、有效,适合基层医院操作。长出的趾甲变窄虽会影响美观,但相对而言解除痛苦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