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2010-02-02何春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01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10期
关键词:抗菌药品我院

何春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院药剂科,南宁 530001)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2004年3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出台后,我院建立了由临床医护人员及药师共同组成的 ADR监测小组,对全院门、急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现就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153例ADR有效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危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呈报的院内ADR报告153份。

1.2 方法

将所收集的ADR报告利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的方法,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发 ADR的药品种类、ADR的临床表现及ADR的转归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153例药物ADR报告中,男65例,女88例。患者年龄9个月~78岁。各组年龄ADR的发生率不同,其中≤10岁36例,占23.53%;11岁 ~59岁27例,占 17.65%;60岁以上90例,占58.82%,所占比例最高。

2.2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例数为113例,占73.86%;其次为口服给药引发的ADR例数为38,占24.84%;其余的所占比例较小。

2.3 药物种类

153份报告中单独用药的131例(85.62%),联合用药22例(14.38%)。引发的ADR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见表1。

2.4 临床表现

ADR最常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其次是输液样反应、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ADR涉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2。

2.5 治疗结果

我院的ADR在停用可疑药物,或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153例 ADR中,治愈138例,占90.2%;好转15例,占9.8%。

3 讨论

3.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在153例ADR中,男性为65例,女性为88例,女性发生ADR的比例要比男性高,这可能与女性肠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比男性敏感有关[1]。从年龄分布来看,ADR分布于各个年龄阶段,显现ADR发生的普遍性。其中显示6O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58.82%),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老年人因为各脏器的生理及病理的变化,药代动力学改变,对药物剂量的个体差异明显加大,药效阈值变窄,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于成年人,易发生药物蓄积。在此提示临床医师应当考虑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因素,合理用药,简化治疗程序,减少用药次数及合并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3.2 静脉给药为引起ADR的主要原因

由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绝大多数(73.86%),与国内其他报道相似[2]。其主要原因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作用迅速无肝脏的首关效应;同时因受静脉给药 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因素,以及受输液器材质量、输液速度、输液环境、患者自身体质等因素影响。因此应注意避免因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和滴注速度过快等引起的ADR。而且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原则上尽量减少使用静脉途径给药。

表1 153例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Tab 1 Categories and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drugs which induced ADR

表2 153例ADR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Tab 2 Organs/systems involved in 153 ADR cases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DR

3.3 抗菌药物引起ADR占首位

153例药品ADR报道中,有96例 ADR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占ADR报告总数的62.74%,这与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也增加了 ADR的发生[3]。抗菌药物 ADR主要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及二重感染3个主要方面。毒性反应是由抗菌药物直接引起的化学损伤,如头孢菌素类的肾毒性、氨基糖苷类对颅神经、内耳的毒性及氯霉素引起的造血障碍等。变态反应最常见和重要的反应是药物疹和药物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相对较少见的是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内溶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药疹和药物热常见者有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引起过敏性休克则以青霉素最多见,氨基糖苷类亦偶有发生。二重感染是应用抗菌药物后,正常体内菌群平衡状态被打乱所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ADR的重要措施,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临床用药监测,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3.4 联合用药所致的ADR

在联合用药所致的22例ADR中,有16例是中西联合用药所导致的,这说明中西联合用药不当很易导致 ADR的发生。中药、化学药合理的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轻和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但若配伍不当,则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ADR。例如,中药朱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等均有镇静安神作用。化学药溴化钠、溴化钾、三溴合剂也有镇静安神作用,但若同时服用,朱砂中的硫化汞与溴化物反应,产生刺激性的溴化汞,可导致药源性肠炎,出现腰痛、腹泻、赤痢样大便等。因此,中药、化学药的联合应用,一定要充分了解合用中药、化学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做到合理组方,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绝不能机械地相加。

3.5 ADR的表现类型

在153例ADR报道中,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9.48%,以皮疹、荨麻疹、皮炎多见。引起皮肤及其附件的ADR主要与机体免疫性作用机制有关。药物及其降解产物通过与体内的蛋白质载体结合形成抗原物质,作用于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其发生与给药剂量、疗程、给药方法、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关。抗菌药物的抗原性较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即使皮试阴性,在用药过程中也必须密切观察,一旦有药疹出现,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4 结论

对药品ADR应持有辨证的观点,既要正视ADR的客观事实,又要对其进行冷静地分析。近年来我院成立了ADR监测小组,由主管院长、医务科、药学部负责人及临床医、药、护人员组成,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监测报告流程、落实奖惩制度等措施,提高了ADR监测,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再次发生、提高药品治疗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医务人员在上报ADR的同时也加强了对ADR的认识及重视,从而有效地从源头杜绝 ADR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刘丽娟,周学琴,李 宁.我院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 析[J].中 国 医 院 用 药 评 价 与 析,2008,8(11):871.

[2] 陈 军,黎碧玲,魏俊婷,等.我院 2004—2006年 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2.

[3] 刘骏鸿,陈苏伟,徐俊燕.14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天津药学,2006,18(1):37.

猜你喜欢

抗菌药品我院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