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认识与实践

2010-01-24魏加年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学生主体

魏加年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red)的教学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早在六十年代就提出来的。它后来被作为交际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理论既注重老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它主张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处于指导的地位。学生通过大量的参与课堂活动而掌握语言知识。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质上与“以学生为中心”如出一辙。

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的特点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每位高中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创设平台和条件”。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英语,能把掌握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达到这一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人。是未成年人,终究要成为独立的人”。他们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过程中能动的主体。是具有思想情感的发展中的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学生,既要把学生当成受教育的对象,也要把学生看成朋友。不能处处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权威去让学生事事、时时都服从自己,更不能怒斥、挖苦和打击学生,否则只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导致课堂教学启而不发。教师只有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到老师是慈爱、和蔼可亲的,就会主动愉快地和老师配合教学活动,他们就会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踊跃地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发挥他们积极的主体作用。

二、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羞心理逐渐表现出来,他们在公共场合会碍于面子而羞于开口。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Rivers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和怕丢面子而缄默不语,是学习使用语言时遇到的一些主要障碍”,不消除这一障碍。学生的主动学习长时间会变成被动的接受。实践证明,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必需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语言的节奏快慢结合,选择适当的音高和音强,切记一律的高八度和快节奏。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也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以调节学生的紧张心理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要注意自身的仪表和举止。使学生感到舒适自然,轻松愉快;另外,在教学中要多鼓励,鼓励学生敢讲敢练,训练学生英语的流利程度,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舞。对细枝末节的语法错误。不必马上进行纠正。以免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三、利用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鲜明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牛津高中英语》采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活动设计遵循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按照个人的能力、潜力、兴趣、学习基础的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那么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的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更多的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不断更换老师的角色。满足学生需要

课堂教学的环节不同。教师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和巩固五个环节中。教师分别充当着强化记忆者、表演者、组织者、裁判员和帮手等不同角色。并进行不停地更换。但无论充当何种角色。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在复习阶段。教师通过口头复习以前的内容,达到强化学生记忆的且的,并为教学的下一环节打基础。这时如果学生仍有混淆的地方,教师还要变成讲解员,再为学生解释。

五、扩大学生的活动面。以全体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应该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不能仅以少数人成为教学的参与者。要面对全体学生。必须扩大学生的活动面,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灵活运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除了单独练习和整体练习外,还可以采用分排练习、分行练习和分小组练习,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活动面和活动量。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它在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并协调好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学生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