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一媒体与多元媒体话语互文分析*
——以“邓玉娇事件”新闻标题为例

2010-01-21毛浩然徐赳赳

当代修辞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女服务员互文新闻标题

毛浩然 徐赳赳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州35000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100732)

提 要 本文以“邓玉娇事件”新闻标题为语料,考察互文在新闻标题中的各种表现手法。论文主要从“形式互文”的角度,即从语言互文(词汇、句式)、结构互文和叙述者互文等角度,考察单一媒体和多元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语料,研究单一媒体话语和多元媒体话语的互文特征,探讨新闻媒体话语的互文规律。

一、互文与媒体话语互文

“互文”(intertextuality)①这一术语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互文是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1969:115),是“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位”(1969:133)。如果说互文性在巴赫金(Bakhtin)、克里斯蒂娃、巴特(Barthes)等人那里是对于作者文本创作的方法论研究,那么里法泰尔(Riffaterre)和后期的巴特等则将其研究范畴进一步扩展,重点转移到了文学作品阅读的研究。互文概念传入中国后,在文学界影响很大,21世纪初,互文研究开始进入语言研究领域。②

互文是篇章和篇章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读者在解读文本过程中,通过文本互用来激活相关记忆和自身对相关文化背景的认知。读者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主动检索提取大脑中已有相关互文本,得到某个篇章意义以外的信息。Widdowson提出的“前语篇”(pretext)概念与“互文”关系密切(毛浩然,2008)。本研究采用的语料是新闻报道,重点研究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是如何使用互文手段的③。Van Dijk(2003:125)认为,新闻话语的读者对象是公众,这就决定了新闻的话语风格——它的假设前提就是有相当数量的知识、信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是与它的读者对象共同分享的;新闻话语的风格来源于新闻本身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新闻文本是在传播者和收受者之间构建一个新闻信息的载体。它的意义是由新闻信息资源开发者与受众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预设和解读得以生成。刘晓畅(2006)也发现,媒体话语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新闻文本中常见的消息来源与引述、相关目击报道和数字都是作为劝服术的有效形式存在的,它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和可信度。而媒体之间的相互引述、链接、呼应和印证正是媒体话语互文的重要表现形式。Van Dijk和刘晓畅的观点均说明,新闻语体所具有的互文特征不可忽视。

本研究同时考察单一媒体话语和多元媒体话语,旨在探讨新闻报道中的互文特征和手段。单一媒体话语互文是指某个媒体中多篇报道中的互文现象。多元媒体话语互文是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含博客和论坛)、QQ、Skype、飞信、手机报等众多传播媒体的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语言现象。娄开阳等(2010)指出连续报道是新闻语体中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包括平行报道和延展报道两种类型,这两种报道都形成互文。徐赳赳等(2010)把互文分为“意义互文”和“形式互文”,意义互文类似隐性互文,指篇章和篇章之间只有意思上的关联;形式互文指的是篇章和篇章之间在词句、结构、叙述者等形式上互文。本文则主要考察单一媒体和多元媒体在形式互文方面的各种表现。

二、邓玉娇事件与新闻媒体标题互文

邓玉娇事件是指2009年5月10日傍晚,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三名政府人员到雄风宾馆休闲中心梦幻城消费时,逼迫KTV服务员邓玉娇提供特殊服务陪其洗浴。邓坚决不从,争执中邓玉娇出于自卫用水果刀刺死一人刺伤一人。邓玉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含博客和论坛)等各主要媒体以及QQ、Skype、飞信、手机报等短小便捷报道的媒体均对此事件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以风格各异的媒体话语报道了邓玉娇事件的全过程。

新闻话语是一种以传播最新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话语。典型的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而从标题上往往能推断出文章大致所谈的内容,徐赳赳(1996:85)指出,“有的叙述文的题目,就是这个篇章的话题。”在媒体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是事件的浓缩。很多读者由于时间有限但又需要了解事态进展,往往只看标题而不看正文,所以新闻标题至关重要,报纸和网络新闻尤其如此。标题的这种抽象性和概括性特征为我们以新闻标题为语料基础来研究媒体话语互文提供了可能。

本研究以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对“邓玉娇事件”的160篇多元媒体系列报道的标题为语料,考察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在连续报道同一主题新闻时的标题文本互文现象。根据前人的研究,互文可分为显性互文和结构互文、叙事结构互文和他人话语互文、强势互文和弱势互文、水平互文和垂直互文、广义互文和狭义互文、被动互文和主动互文、语内互文和语外互文等类别(徐赳赳,2010:240-262)。为便于分析媒体话语互文的特征,我们将媒体新闻标题互文分为单一媒体互文和多元媒体互文两大类别。

三、单一媒体互文与多元媒体互文

1. 单一媒体互文

单一媒体互文是指就某一特定事件或话题,某一类媒体的系列新闻报道间所形成的互文。表1是人民日报社主管、在北京颇有影响的《京华时报》对邓玉娇事件进行的系列报道:

表1 :《京华时报》有关邓玉娇事件的系列报道

从表1中,我们发现单一媒体标题有如下形式互文的特征——

1)词汇互文方面

词汇互文指的是后面篇章中出现的词汇受到前面篇章中词汇的影响。12个标题中,重复出现(互文表现形式之一)最多的词汇是主人公“邓玉娇”12次,其次是“官员”4次,“警察”和“律师”各2次。出现最多的人物,通常是新闻报道的焦点人物。我们集中分析出现最多的主人公词汇互文的特点后,发现:

a.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主人公“邓玉娇”这一词汇12次重复出现,但并不是以同形词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五个异形词的形式先后呈现:“女服务员、该名女子、女工、服务员、邓玉娇”,这五个词指的是同一个人,即主人公邓玉娇。对主人公不同的称呼,可以看出主人公不同的身份。

b.主人公互文链 表1显示,12个标题中有10个标题中出现主人公。这10个标题围绕“邓玉娇”形成一个互文链:女服务员→女服务员→女子→女工→女服务员→服务员→邓玉娇→邓玉娇→邓玉娇→邓玉娇”。从主人公链中,读者可以看到不同的语境中,作者对主人公的不同称呼。

c. 在同一个标题主人公出现两次 在主人公互文链中,标题2和标题6出现两次主人公,这两个标题的特点是有两个以上小句,主人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小句中。

d.首次引进标题的主人公 作者可能考虑到邓玉娇并非公众人物,所以首次引进标题的主人公并不直接使用“邓玉娇”。如果将首次报道此事件的标题“湖北一官员被女服务员刺死 求‘特殊服务’未遂”中的“女服务员”改为“邓玉娇”,读者可能会觉得太突然,因为公众不知道“邓玉娇”是何许人也,而代之以泛指的“女服务员”这个词则易于理解。如果主人公是公众人物,在首次报道时则多直接使用姓名。如《新京报》2009年5月20日最先报道满文军吸毒事件,用的标题就是“满文军涉嫌吸毒被查”。

e.主人公姓名和名词异形回指 表1显示,第一次出现“邓玉娇”这个姓名是在标题6,而且和“女服务员”出现在同一标题中,先出现“女服务员”,再出现“邓玉娇”。作者可能考虑到先提“女服务员”再提“邓玉娇”,读者能更顺利将两个指称理解为同一个人。而从标题6出现“邓玉娇”这个姓名后,标题7—11都直接用“邓玉娇”而不用“女服务员”。可能的解释是作者估计读者通过前期系列报道已经熟知“邓玉娇”,因此直接使用姓名比使用“女服务员”更为明确。

2)结构互文方面

根据报道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12个标题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标题内容能大致了解到事件大致过程:发生了什么事,对这事件有什么争论,文章提出什么观点,最终结果如何。从新闻标题中,我们发现结构互文具有如下特点:

a.线性排列

以上12个标题显示,内容基本是线性排列也即一个事件的整体报道:从最早“湖北一官员被女服务员刺死 求‘特殊服务’未遂”的报道,到“最高法:应冷静处理邓玉娇案”的报道,最后是对这个事件的一种总结性的反思“官员‘禁娱’恐难落实”。

b.桥式句式

桥式句式指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式(徐赳赳,2008),有助于体现整个报道的整体性。在形式上,这类标题由两个小句组成。桥式句式在12个标题中共出现三个:“女服务员刺死官员续:警方称遭该名女子攻击”、“女服务员刺死官员续:刑拘后被捆无行动自由”和“湖北官员被服务员刺死追踪:邓玉娇称受到性侵犯,律师征集专家鉴定内衣上指纹”。前两个句子中均有“续”这个字,第三个句子是用“追踪”这个词。不管是“续”还是“追踪”,都是承上启下的铺垫。前面一个句子是承上,下面一个句子是启下,即本报道的主要内容。

c.信息增量

从这12个报道的题目看,每个报道都有各自的新信息。在分析每篇报道中,我们发现,除了第一篇报道外,从第二篇起,报道中通常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简单回顾前面的报道内容,(一种重述互文);二是报道最新的内容。正如卫真道(2002:16)所说的,“除非作者是完全抄袭,一个篇章总要有自己的新东西。当然,这个篇章是建立在旧信息之上,在某种程度上,转换了其它篇章的东西,但是,这个篇章还是有自己的新东西。也就是说,这个篇章可被称为具有信息性。”如果每个标题都雷同,单凭标题读者就无法区别不同报道,所以标题就得多元化。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新信息会不断涌现,在新闻标题中也可同步得以体现。

2. 多元媒体互文

多元媒体互文指就某一相同的事件或话题,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报道所形成的互文。如报纸、电视、网站、广播、手机报等媒体之间的互文。多元媒体互文的概念是基于读者的角度的,读者一旦接触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便可能在篇章和篇章之间产生联想,信息会相互补充,观点会相互影响,这就是多元媒体互文。多元媒体互文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元媒体大多是横向报道而单一媒体大多是垂直报道,二是读者很容易从不同媒体的标题中联想并意识到这些标题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

本文选取邓玉娇案一审判决当日(20090616)及次日各类媒体的新闻标题为语料,因为一审判决是邓玉娇案的高潮,其间全国各类媒体参与面最广,更能集中体现新闻标题的多元媒体互文特征。

表2 :多元媒体对邓玉娇案一审判决报道标题⑤

下面分析表2中表现出来的互文特征。

1)词汇互文方面

对表2互文词汇的统计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

a.主人公互文链一体化

表2中出现最多的名词仍然是主人公“邓玉娇”,与表1不同的是,主人公互文链出现了一体化现象,在14个标题中出现了14次“邓玉娇”。因一审判决时邓玉娇是判决的核心对象,且已经为公众所熟知,所以不再使用表1中在事件早期呈现过的“女服务员、女子、女工、服务员”等异形回指的互文词汇。

b.关键词互文量主次分明

表2中出现次数居第二和第三的词汇分别是“一审”和“案”,分别出现11次和10次,这是因为“一审”是本“案”当日最核心的事件。其结果则是大家最关心的,“判决”和“免除”各出现9次,“处罚”出现8次,而“刺死”和“官员”只各出现4次,其次数仅为“判决免除处罚”的不到一半。由此可以看出,新闻标题作者意识到人们已经熟悉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此时更关心的是判决的结果而非起因,因此在一审报道中,显示“结果”的关键词互文量远远超过显示“起因”的关键词互文量。

c.同形与异形互文关键词

在表2中,我们发现两类关键词,一类是“同形互文”,一类是“异形互文”⑥。“同形互文”共有五个词:“邓玉娇”(14 次)、“一审”(11 次)、“案”(10 次)、“刺死”(4 次)、“官员”(4 次),可能是因为这些词汇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简洁,故无需变化⑦。“异形互文”主要有四个词:“判决(被判、判)”、“免除(免予)”、“处罚(刑事处罚)”和“当庭释放(自由)”。这些替换有的是追求简洁(如“判”),有的是句式需要(如“被判”),有的是补充说明(如“刑事处罚”),有的是因果替换(“自由”)。

d.互文关键词可联词成句

这些关键词的反复出现,在多元媒体新闻标题之间构建了一个一目了然的互文叙事逻辑架构,如表1所示。互文关键词可联词成句为“邓玉娇·案·一审·判决·免除处罚”,并可扩展为“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一审判决·免除·处罚·当庭释放”。

2)内容互文方面

新闻求“新”,时效性是新闻的最重要特点。语料显示,从新闻发布的时间来看,更新速度最快的是网站、手机报和Skype新闻(这些媒体更新时不受印刷和发行时间的限制);内容最短的是手机报和Skype新闻(这两种媒体以类似短信的方式发布信息,内容以短小精悍快捷见长);新闻最鲜活的是电视,因为电视可以全面呈现图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信息,表2有效体现了多元媒体新闻标题的多元媒体的互文特征,来自不同媒体的语料为多元媒体话语互文特征分析提供较好的基础。

在表2的14条标题中,直接报道事件本身的有11条,均为大同小异的内容介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只表述一审判决这一事件未显示结果,如CCTV1和《中国青年报》的“邓玉娇案作出一审判决”;第二类是既表述一审判决这一事件又显示结果,如“邓玉娇案一审判决免除处罚”(网站)、“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一审被判免除处罚当庭释放”、“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一审免予刑事处罚”(电视)、“湖北巴东:邓玉娇一审免予刑事处罚”(电视)、“邓玉娇案作出一审判决 邓玉娇被免予刑事处罚”(报纸)、“邓玉娇今一审 被判免除处罚”(手机报)和“邓玉娇刺死官员判免除处罚”(Skype);第三类为不表述一审判决这一事件而直接表述结果,如“邓玉娇已成自由身”(报纸)。解读或评论事件的标题有3条,分别为“专家解读邓玉娇案一审判决”(报纸)、“如何看待邓玉娇一案一审判决结果”(广播)、“邓玉娇案:民意助推司法公正”(报纸)。不同媒体新闻标题之间的内容互文一目了然。

此外,人民网和新华网出现了完全相同的互文,共同使用“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一审被判免除处罚当庭释放”这一标题⑧,构成单一媒体互文,同时与《人民日报》的“邓玉娇案作出一审判决 邓玉娇被免予刑事处罚”和BTV的“邓玉娇刺死官员案 一审免予刑事处罚”构成多元媒体互文。综上所述,与表1的内容互文呈现线性排列不同,表2的内容互文以并列或重叠为主。在报道同一新闻事件对象时,单一媒体互文的内容大多是纵向的,不断推进的,而多元媒体互文的内容大多是横向的,并驾齐驱的。

3)句式互文方面

表2中直接报道事件本身的11条标题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主语均为“邓玉娇”,谓语基本上是“一审判决”及其变化表达。解读与评论事件的标题中分别使用了“专家解读”、“如何看待”的提示语,读者一眼即可看出此新闻为点评类。在直接报道与点评解读的标题之间也存在句式互文的现象,如《广州日报》的“邓玉娇案:民意助推司法公正”和东方卫视的“湖北巴东:邓玉娇一审免予刑事处罚”均采用冒号前提示事件总体或局部信息的句式。

4)叙事者互文方面

何纯(2003:115)指出:“新闻叙事……重在作者的立场、观念、态度等等,……往往在某个新闻事实之中,会出现多个当事人,会有不同的声音。如实地记录并表现在文本中,也就会出现多个叙述者,这时候,新闻作者既是代言人,也是思考者。”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报道风格,如手机报短小精悍即时快捷,网络新闻更新及时链接丰富,电视新闻多媒体呈现,报纸新闻图文并茂。这些不同的媒体呈现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作者(叙事者)的文本构建。我们的语料显示,系列报道的新闻作者常是几个相对固定的叙事者,如财经网和《财经》杂志的邓玉娇案系列报道中就有5篇报道的作者(叙事者)均为记者“王和岩”⑨。系列报道的作者(叙事者)相同的情况在同一媒体中出现较多,不同媒体间出现较少,但媒体与媒体之间在引用转述中,互相提及作者(叙事者)的情况则比较普遍。

四、结 语

互文是两个不同篇章之间的联想⑩,是言语行为自我完形的机制。本研究考察互文在单一媒体和多元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新闻标题中的各种表现手法,研究媒体话语的互文特征和互文规律。本研究发现:不管是单一媒体还是多元媒体的新闻标题,形式互文中出现最频繁的是主人公名词,主人公名词常出现异形回指现象,并可形成主人公互文链。单一媒体新闻标题互文呈线性排列,且在后续报道中呈现信息增量的特点。多元媒体新闻标题中,主人公互文链呈现一体化,互文关键词有同形与异形两种类型,关键词的互文量主次分明且可联词成句。单一媒体和多元媒体新闻标题的句式、内容和叙事者均出现互文现象。在报道同一新闻事件对象时,单一媒体互文的内容大多是纵向的,不断推进的,而多元媒体互文的内容大多是横向的,并驾齐驱的。

本文所探讨的新闻标题互文只是新闻话语互文的一部分,新闻报道的各种互文现象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媒体话语背后意识形态影响下,不同的叙事者出于不同的报道目的会形成不同的新闻语篇,而这正是形成新闻标题互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媒体话语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如何互动、以及隐藏在媒介符号中的意识形态,如媒介话语如何建构和维持主流价值观”(曾庆香,2005:10),研究媒体话语的深层结构和形成机制,以及社会交际层面对媒体话语意义生成的参与作用等方面在互文上的具体表现。

注 释

①“intertextuality”有“互文性”和“互文”两种译法,本文采用“互文”这一译法。

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新闻话语互文”、“新闻标题互文”、“媒体新闻互文”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有关媒体新闻话语互文的研究论文共15篇,其中2006年和2007年各2篇,2008年3篇,2009年8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且均为对同一类型媒体新闻(如报纸、视频、博客等)的语篇或标题进行分析,而研究多元媒体新闻话语互文的成果尚未出现。

③在媒体话语研究领域,一些研究虽未直接涉及“互文”,如祝克懿(2005)讨论的“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和娄开阳(2007)讨论的“连续新闻报道和系列新闻报道的语篇联结方式”等论文,他们讨论的重点是新闻语体,但均与互文研究关系密切。

④本研究收集“邓玉娇事件”的新闻标题共160个,标题语料共3192字,报道过“邓玉娇案”的媒体有:CCTV1晚间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腾讯网、新闻热线快报、中国质量新闻网、21CN网、财经网、长江巴东网、东南快报网、恩施新闻网、凤凰网、和讯网、荆楚网、路透中文网、BTV新闻晚高峰、上海广播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东方卫视、恩施电视台、凤凰宽频、江西卫视、山东电视台、四川公共频道、北京广播网、博闻天下、媒体综合、图说天下、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长江商报、番禺日报、广州日报、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江南时报、江天(大地周刊)、京华时报、联合早报、南方都市报、南方网、南国都市报、三秦都市报、四川新闻网、新京报、信息时报、郑州晚报、重庆时报、重庆晚报等。

⑤网站报道众多。我们选取一审当日最早报道判决结果的三家国家级官方网站,电视报道主要选取一审当日的CCTV、BTV和东方卫视等三家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手机报、Skype和广播各自只收集到一条,故直接选入,其中广播为6月22日的后续访谈。报纸因受印刷发行时间限制,一审当日仅有《郑州晚报》一家报道,次日则有众多报纸争相报道,我们统一选取6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广州日报》相关标题作为语料,其中《中国青年报》和《广州日报》同日均有两则相关新闻。语料来源分别为:官方网站、官方电视台和官方报纸各3家、其他类型媒体共3家。所有报道均为该媒体首次报道。

⑥徐赳赳(2003)在该书第七章中分别对五种类型的名词回指对象及其特征、分布和三种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⑦在其他相关新闻标题中,也有将“刺死官员”改为“刺官”,但“刺官”虽然简洁却不知是伤是死,未体现“刺死”这一极端结果,故未必是成功的替换。

⑧虽然两个标题一字不差,但没有证据显示人民网受新华网的影响,或者新华网受人民网的影响。这种互文现象我们以后再详细讨论。只是两家网站根据同一个新闻源的巧合。

⑨财经网和《财经》杂志记者王和岩先后报道过的邓玉娇案新闻有:邓玉娇已被起诉至巴东县法院(20090605)、邓玉娇案波折(《财经》杂志20090608)、邓玉娇案16日开庭(20090615)、邓玉娇案一审判决免除处罚(20090616)、邓玉娇案尘埃落定(《财经》杂志 20090622)。

⑩与徐赳赳(2005)讨论的联想回指有关。

猜你喜欢

女服务员互文新闻标题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
该出手时就出手
吃饭轶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