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5例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2010-01-21童郁邵展许锴张德亭
童郁,邵展,许锴,张德亭
(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检验科,浙江 温州 325000)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小的DNA双链病毒,可以特异性地感染人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引起多种良、恶性病变。在HPV感染导致的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尖锐湿疣和宫颈癌。根据感染的致癌性与否又可分为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HPV的致病性与其亚型有关,如低危亚型感染仅诱发生殖器疣样病变,高危亚型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为了解本地区女性HPV的感染情况和型别分布,我们对2008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2 735例的女性下生殖道标本进行了HPV基因分型检测,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自愿接受生殖道HPV感染筛查的有性生活妇女选取2735例有宫颈炎症或宫颈糜烂等临床指征的病例做HPV检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5.6±10.6)岁。从年龄≤20岁开始,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到≥60岁,分为6个年龄组。
1.1.2 标本采集及保存方法:用窥阴器暴露宫颈拭去宫颈口黏液,将宫颈刷置于宫颈口,轻轻搓动宫颈刷使其顺时针方向旋转5周。慢慢取出宫颈刷将其放入标有患者编号的取样管内,取样管中已加有专用细胞保存液,拧紧瓶盖。标本在室温保存放置不超过2 h,4 ℃保存不超过24 h, -20 ℃保存不超过3个月。样本应避免反复冻融。
1.1.3 试剂及仪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H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和HPV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上海);PE5700基因扩增仪(PE公司,美国);DNA提取试剂盒(达安公司)。
1.2 方法
1.2.1 样本处理:将装有样本的微量离心管,以14000 r/min速度离心5 min,弃上清,保留管底沉淀物,加入50μL裂解液悬浮沉淀,100 ℃加热10 min,以14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按DNA提取试剂盒步骤操作。
1.2.2 PCR扩增:取PCR反应管1支,在管壁上做好标记,分别加入已提取的待测样品DNA 1μL,反应总体系25μL,每次实验必须设置一个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处理方法同标本。PCR反应条件为20℃ 10 min,95 ℃ 9 min,尔后循环40次(95 ℃,20 s;55 ℃,30 s;72 ℃,30 s);72 ℃延伸5 min。
1.2.3 杂交及显色:将PCR产物20μL在95 ℃加热5 min,然后冰水浴至少2 min;让杂交仪预热45 ℃,在杂交孔内放好膜芯片,用1 mL杂交液预处理分子膜;将产物20μL加入杂交液(45 ℃)混匀。加在分子膜上温育10 min,排泵,杂交液冲洗膜3次,设定温度25 ℃,用0.5 mL的封阻液封闭5 min,排泵,加入0.5 mL酶标液,温育4 min;设置温度36 ℃,用溶液a洗膜4次,加入0.5 mL NBT/BCIP显色液3 min,用溶液b洗膜4次,观察结果。当对照膜条PC点出现BIOTIN点和IC 点蓝色斑点时提示PCR、杂交、显色等各个环节操作正常,此时结果真实有效。
2 结果
2.1 HPV感染的型别分布 在2735例样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病例1059例,阳性检出率为38.7%,检出高危基因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68型)857例,阳性率为31.3%;检出低危型(HPV6/11/42/43/44型)244例,阳性率为8.9%;检出常见亚性(HPV53/66/cp804)177例,阳性率为6.5%。HPV各亚型检出情况见表1。在1059例HPVDNA阳性感染者中检出率较高的HPV高危型有HPV16型,HPV52型,HPV58型,低危型HPV6型,HPV11型。其中检测过程中发现有多重型感染患者,在检出类型中单一型感染率为22.8%(623/2735),混合型感染率为15.9%(436/2735),最多出现达6种型别混合感染,见表2。
表1 HPV感染的亚型分布构成比
表2 HPV单亚型感染和多重感染病例分布
表3 2735例妇女各年龄段分布及HPV感染检出率
2.2 HPV感染的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见表3。HPV感染率在30~40岁年龄段达高峰,50岁后就明显下降,感染人群高峰年龄出现晚,但下降比较快。用SPPS10.0软件列联表资料分析,x2=18.23,P<0.01,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世界范围内1/5的肿瘤与感染因子有关,其中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联最为密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发生子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目前,子宫颈癌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正逐步向预防、检测和控制HPV感染的方向发展。通过大规模人群中HPV感染情况的调查,可以了解以HPV检查为基础的筛查方法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预防中的作用,并为HPV疫苗的研制开发提供依据。
性生活是HPV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感染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人们忽视。据调查,宫颈癌是目前妇女致死的第二大病因,而HPV高危亚型持续感染又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年龄是宫颈癌和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本研究显示:HPV感染率在30~40岁年龄段达高峰,50岁后就明显下降,感染人群高峰年龄出现晚,但下降比较快。30岁后5%~10%的人为高危HPV感染持续状态,有更高的风险患上宫颈癌,从HPV感染到子宫颈癌前病变再到宫颈癌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子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可以预防且治愈率高。筛查是现阶段控制和预防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在此时间内,只要定期进行高危型HPV的检查,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妇女死于宫颈癌的几率。
我们利用杂交技术[1-2]检测2735例样本中HPV DNA,检出阳性病例1059例,阳性率接近40%。但比绍兴地区(51.54%)、宁波地区(49.4%)、武汉(64.5%)、粤东地区(48.3%)感染率都低[3-6],但高于北京地区[7](17.0%)。HPV DNA高危亚型检出857例,低危亚型检出244例;单一型感染623例,复合型感染436例。对于从表1中观察到,HPV16,HPV52,HPV58,HPV6,HPV11共占了HPV亚型的60%以上,为高发的亚型,而且HPV52和HPV58型与HPV16型多重合感染病例。其感染亚型分布与绍兴地区[6]相同,而与广州东部地区[8]、北京地区[7]不同,说明HPV各亚型感染存在地区差异。本研究HPV16型感染率最高,与文献[3-7]报道一致,但与广州东部地区[8]以HPV52为主不同。下生殖道HPV感染易复发,高危HPV感染持续存在可能发展为宫颈癌,随诊十分重要。虽然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主要的因素,然而,只有部分人感染了HPV后才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子宫颈病变,最终发展为子宫颈癌。其中HPV感染型别是决定不同进展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子宫颈高度病变者,本研究中HPVl6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由于HPVl6更具有逃避免疫监测的能力,因此HPVl6被认为是引起高度病变走向恶性病变的最主要型。虽然HPV52和HPV58型的清除率被认为介于HPVl6与低危型之间[9],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证明,除HPVl6型之外,HPV感染的其他主导型别为HPV52和HPV58型,合计占人群高危型感染的25%以上。在CINII以上病变中HPV52和HPV58也是除了HPVl6型之外的主导型别其感染优势明显高于HPVl8型。目前,最为理想,且能从根本上预防宫颈癌的方法就是采用疫苗进行人群一级预防。现有的疫苗都仅仅针对HPVl6和HPV18型,这对现有疫苗在亚洲人群中的保护效果提出了挑战。八价疫苗(包括HPVl6,HPV18,HPV58,HPV33 HPV52,HPV31,HPV35和HPV45型)概念的提出,从理论上可以预防亚洲地区86.4%的潜在感染[9]。鉴于预防型疫苗使用时必须面临的经济可承受性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地区而言,八价疫苗的可行性尚有待研究。然而,HPV52和HPV58型在亚洲,包括中国地区的特殊性不可忽视,将其引入新一代疫苗在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李瑞珍,石菊芳,周庆芝,等.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5):1307-1311.
[2] 黄庆,府伟灵.周玉,等.基因芯片对人乳头瘤病毒的快速检测和分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76-478.
[3] 吴满武. 妇科门诊518例就诊者宫颈拭子HP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4):77-79.
[4] 喻明, 毛燕君. 宁波地区1670例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的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5):137-138.
[5] 胡兴文.武汉地区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3l-1832.
[6] 林广玲,翁建盛,林小荣,等.粤东地区妇女下生殖道HPV亚型的基因芯片检测与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03-305.
[7] 伍星蓉, 朱威,张海萍,等.400例健康体检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的检测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8(30):560-562.
[8] 余南, 辜为为,刘红娥,等.广州东部HPV基因型分布及其势基因型E6/E7核酸序列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3):220-225.
[9] 李霓,代敏. 中国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0(5) :4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