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模式研究

2010-01-12

关键词: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教学资源

朱 泓

(大连理工大学 教务处,辽宁 大连 116024)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模式研究

朱 泓

(大连理工大学 教务处,辽宁 大连 116024)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它包括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高校外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评估是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方式。按审核模式进行教学工作评估,是以学校主体为前提、内涵建设为主题、人才培养为重点、提高质量为目的,其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尽管该体系的标准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特色自主确定,但它必须满足质量保证体系的最低要求,即质量保证模式。因此,建立一个质量保证模式,对按审核模式进行评估至关重要。文章就这一主题做了深入探讨,并针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出了一种质量保证模式。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模式

一、引 言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它包括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高校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内因,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外因,外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发挥作用。质量评估是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方式。

目前,国际上有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有三种:认证模式(accredit)、评审模式(assessment)和审核模式(audit)。我国刚刚结束的大规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上一轮评估),采用的是评审模式。按评审模式进行评估,就是用一个指标体系作为标准“尺度”,来对被评学校进行“度量”。按审核模式进行评估,就是核实被评学校建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重点是“三个怎么样”:被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建得怎么样、运行得怎么样、效果怎么样。从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本身的发展角度看,对于已经通过上一轮评估的高校,在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下一轮评估)中,宜采用审核模式进行评估[1]。

按审核模式进行评估无需指标体系,但必须对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出最低要求,这个最低要求被称为质量保证模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质量保证模式并不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它只是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些关键要素提出了最低要求,而不是对所有要素的要求。高等学校应该根据所确定的质量目标,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构建个性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当然,所构建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满足质量保证模式的要求。

显然,建立一个质量保证模式,对按审核模式进行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主题做了探讨,并将所讨论的质量保证模式的适用范围限制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称之为第一种质量保证模式)。同样方法可以建立适用于新建高校的质量保证模式(可称之为第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以及适用于介于这两类高校之间的其他高校的质量保证模式(可称之为第二种质量保证模式)等。

二、质量保证模式总体设计

表1给出的是适用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的质量保证模式的总体结构及内容,其中包含了3个主题和10个要素。三个主题是:质量目标、质量形成和质量管理。

表1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

质量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它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和期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质量形成重点在于培养过程及资源,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于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依赖于人才培养资源。质量管理是对建立质量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与资源)的管理,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及其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质量保证模式的三个主题,集中体现了质量保证体系中目标、过程、资源及管理四大关键。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犹如一个生产系统,培养目标犹如产品性能指标,培养过程犹如生产设备,培养资源犹如设备的动力,质量管理犹如设备控制。有了设备但没有动力或动力不足,就无法实现产品加工;有了设备与动力,但没有控制或控制不当,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三、关于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这一主题包括两个要素:目标定位和学习产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适应,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应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校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能有不同的表述,例如,“创新拔尖人才”、“精英人才”、“行业精英”等,但对该定位的内涵及相应的人才素质特征要有明确的界定,例如,有的高校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精英人才”,其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这种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这种内涵与特征,实际上就规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学习产出是培养过程的“输出”,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培养的预期,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学习产出实际上是对学校培养目标(定位、内涵、特征)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过程的一种具体表述,它是制订培养方案的依据。学习产出要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和学生的要求与期望,因为培养质量取决于学习产出满足这些要求与期望的程度。

四、关于质量形成

质量形成这一主题包括四个要素:培养方案、培养环节、培养资源和学习环境。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设计,其依据是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要体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要大力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科学构建知识平台,优化知识结构。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以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要科学设置培养环节,优化课程配置。

培养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以及德育、社团及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他育人环节。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要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研究型和综合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推进学生主动性实验,突出能力培养,为创新教育创造良好条件。要充分重视教学环节之外的其他培养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重视德育,要充分体现“育才先育人”的教育理念,并使其渗透到每一个育人环节。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充分重视“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营造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的育人环境,使素质教育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培养资源包括支撑教学环节的教学资源以及支撑其他育人环节的资源。学校应制定师资、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划,保证这些教学资源能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执行培养方案的需要。学校教学资源的整体水平不仅要高,而且要有一批具有显示度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及规划教材、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要特别重视将优越的学科资源转化成优质教学资源,科研实验室要向本科生开放,教师要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吸纳本科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创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要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派出进行教学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异国文化和亲历国外教育的机会。要有设施先进的、具有丰富的电子和纸质图书资源的图书馆。要有完善的体育设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要有充足的教学经费,保证教学改革、建设和日常运行的顺利开展。

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支持和学习风气等。要贯彻“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全方位的学生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学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创造良好的学习支持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特别要加强教风建设,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关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这一主题包括四个要素:管理职责、质量信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管理职责包括管理组织和质量职责两方面。要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并明确其管理职能和质量职责。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特别要落实校长和学院(系)院长(系主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职责。

质量信息是指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生源状况、在校生学业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往届毕业生工作状况等,这些信息可以为内部质量审核及管理评审提供重要参考。应有专门部门(如招生部门)对生源状况进行年度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及区域生源数量、质量及结构等;要有专门部门(如教务处)对学生学业状况进行年度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修读情况、及格率、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等;要有专门部门(如就业部门)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年度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就业率、就业结构等;要有专门部门对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工作成就、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

内部审核是由学校策划并组织实施的培养质量审核活动。与外部审核一样,内部审核也是核实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重点也是“三个怎么样”,即质量保证体系建得怎么样、运行得怎么样和效果怎么样。内部审核可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独立工具,用于获取现有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客观证据。内部审核也是外部审核的基础与依据。学校应建立定期内部审核制度,要有专门机构进行内部审核的策划,确定审核的准则、范围、层次和方法,负责内部审核的实施。要有专门机构进行内部审核员的培训和资格审定,形成一支合格的内部审核员队伍。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管理评审是在校长的主持下开展的评审活动,目的是确保所建立的人才质量保证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变更的需要,也包括质量目标。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内部审核结果、质量信息报告、培养质量监控信息,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对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等。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及人才培养过程改进的决定与措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与措施,以及培养资源建设的决定与措施等。

六、结 语

按审核模式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以学校主体为前提、内涵建设为主题、人才培养为重点、质量保证体系为对象、保证与提高质量为目的。这种评估模式是对评审模式的发展,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适用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按审核模式进行评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尽管该体系的建立标准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特色自主确定,但它必须满足质量保证体系的最低要求,即质量保证模式。本文针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出了一种质量保证模式,这只是一个初步探讨,其中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与细化。

[1]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对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73-76.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Professionals

ZHU Hong
(Teaching Affairs Divisio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is the core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It includes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Quality evalu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The key point of audition mode is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This mode of teaching assessment is made of circumstances of university(premise), meaning construction(subject),training professionals(focal point)and improving quality(purpose).Although the standard of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 and circumstances of university,it should meet the lowest requiremen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quality assurance mode).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assurance mode is vital to the audition mode of teaching assessment.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is topic and propose one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modes for the top research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training professionals;quality assurance mode

G640

A

1008-407X(2010)03-0068-04

2010-03-31

朱泓(1963-),女,江苏江阴人,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教学资源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焊接技能评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要求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质量保证监查在AP1000依托项目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