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

2009-12-3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倾向古代文学反思

郑 平

[摘要]中国当代的古代文学研究现状堪忧,出现了诸多不良倾向:研究内容类同,表现形式僵涩,行为动机职业化,学术观念商业化。面对现状,专业学人急需做出反思:研究应该力求积极跟随时代,热情参与生活,密切联系社会。只有学人真诚关怀现实,研究加强应用意识,学术成果才能真正为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古代文学;倾向;反思;当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100-02

在中国的近现代,古代文学研究一直是文学研究中的极为重要的—个部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到了当代,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明显大不如前,直至今天,古代文学的研究更是到了颇为尴尬的境地。日益明显的边缘地位,使得业内学人的焦虑感日益明显。面对中国的新时代新环境,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应该怎样找到出路,这一问题近来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深入思考。虽然时下诸家之说莫衷一是,但无论如何,研究者能够勇于面对现实进行自我反思,这必将是对研究工作十分有利的。

一、现存的不良倾向

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令人悲观,人民群众质疑不断诟病不息,专业学者有苦难辩举步维艰。的确,在中国商品社会的现阶段,转型时期的特殊环境对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的研究本身是不会提供良好条件的。但另一方面,文学研究的自身问题显然也是不容回避的。概括起来,主要问题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同化

中国当今的古代文学研究在内容上有着严重的类同化现象。选题多有重复建设之嫌,成果多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和当下学术研究领域的强权化和门阀化有关。—个明显的事实日益受到关注,那就是行政权力对学术界的干预越来越严重。一部分掌握着评审权的学术领导对所辖研究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垄断,往往利用职务之便为相关课题的开展提供过多的特权。本派门生的参与进一步壮大了声势和实力,个人学术观点和理念就自然轻易成了领域强音,于是学阀割据的局面的形成就难以避免了。而学术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他们所做的工作多是或自愿或不自愿的盲从跟风,于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便成了研究群体中这一部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可见,学术制度的不规范和不科学使得学界百家争鸣的局面难以形成。

(二)形式的僵化

研究内容的类同又带来另一弊端,即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上的僵涩化。一方面,学术文章的作者为了掩饰论述内容的空虚贫乏,故意使用晦涩拗口的所谓专业语言和冗长松散的所谓专业篇幅,来逃避读者的阅读和同行的交流,所以文章便以又臭又长的风格被写作出来。另一方面,学术刊物的编辑为了操作简便,过度强调文字格式的规范化,于是学术文章都以严格的统一形式发表出来。作者和编者的形式主义作风使得学术文章的可读性大为降低,读者对之望而却步进而厌而弃之,于是很多文章的实际读者只剩下了作者和编辑两人而已。

(三)行为的职化

学术研究行为的职业化在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古代文学研究也位列其中,这使得研究行为完全成为被动。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院校的从业人员数量激增。加之高校职称评定体系的不科学和不规范,于是学术研究出现了普泛化的局面。高校教师们为了职称晋级而忙于制造论文,因此令人担忧的事实形成了:学术研究不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崇高事业,而是以谋生糊口为目的的平庸职业。学问变成了一种技术,学者变成了一种工匠。当今高校学人的学术工作基本上都已课题化,以争取课题为第一目标,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翻新化,以新时尚包装旧观点为首要技艺。

(四)观念的商化

学术研究内容的重复使成果失去效益,形式的单调使读者失去兴趣,行为的被动使学者失去信念,于是学术研究的商业化倾向便日益严重起来。在观念上将学术研究视为一种商业活动,在行为上将学术成果视为一种商品,商品的价值要靠买卖来实现,所以学者的商人色彩日益浓厚。目前学术商化的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为了扩大大众影响而一味娱乐化,把严谨的内容用戏说的形式来传播;一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千方百计迎合大众趣味来进行炒作。戏说和炒作虽然带来关注和利润,但内容的模糊性会误导部分受众,所以商业化对学术研究来讲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内容上的同化,形式上的僵化,行为上的职化,观念上的商化,这些诸多不良倾向使得当今中国的古代文学研究日益被边缘化,学者日益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正在陷入尴尬的困境。

二、应有的开放观念

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一些研究者产生了焦虑情绪和消极心态:有的感叹生不逢时,自己的学科专业和市场经济的时代格格不入;有的觉得前途无望,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在当代社会可有可无,必将在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中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这种现状是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时代和环境对它的发展不能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学术机制的混乱和学者的自闭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把责任完全推给时代和社会显然不尽合理,学术界和为学者也应进行深入反思。能够挽救古代文学研究颓势的只有研究者自己,与其固步自封自怨自艾,不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广阔出路。

做学问以学问为中心,而学术观念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处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与之相关,如何认识文学研究的服务对象和价值取向,这类问题都需学人认真反思。无论如何,下属看法是毋庸置疑的:文学应该在文化中保持重要地位,古代文学应该与当代文化紧密联系,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为了这一目标,研究者应该破除一些陈旧片面的偏见,积极树立下列开放的学术观念。

(一)加强时代性

一段时期以来,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由于过分强调独立性而弱化了时代性。研究选题近似或重复,无论是笺注考证,还是分析鉴赏,都完全局限于文本本身。研究课题过于琐细过于牵强,于是受众面越来越小,最终只剩下圈内人身居象牙塔内埋头于故纸堆中自言自语。研究的独立做到了,但与时代严重脱节,无论是观点还是方法都出现了僵化的局面。要想让文学遗产的研究真正繁荣起来,必须要加强研究课题的时代性,而加强时代性,又必须改变传统的陈旧狭隘的学术观念,开阔视野勇于创新。研究古代文学要有为当代文学服务的意识,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要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启发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不能局限于古代时期,要和近代现代和当代联系起来,探索富有民族性的文学发展规律,只有树立起古为今用的学术思想,才能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现阶段古代文学研究者的一大缺陷就是研究领域切割过专研究方向划分过细,这使得多数学者只是专注于某一历史阶段的文学,有的更是只精通某一王朝的作家,甚至还有一部分毕生只是钻研某一位作家的作品。可想而知,如此狭窄的视野,想做到打通古

猜你喜欢

倾向古代文学反思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