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2009-12-31王平
王 平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席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元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关键词]中庸;时中;中正;中和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068-02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辑,犹犬羊之鞯。”棘子成,卫国大夫。“蒋”即皮革。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日:“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泰伯)。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二、时中:中庸的内在本质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用《论语》所记孔子的话说,就是“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这段话,记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公认的几位贤人的评论和比较。透过这种评论和比较,孔子说明了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孔子说,不动摇自己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份,这是伯夷、叔齐的特点。柳下惠、少连降低自己意志,屈辱自己身份了,可是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虑,那也不过如此罢了。虞仲、夷逸逃世隐居,放肆直言。行为廉洁,被废弃了也是他的权术。而孔子认为自己与他们不同,乃是“无可无不可”。
如何理解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孟子·公孙丑上》的一段评论正好可以做其注脚:“(公孙丑)日:‘伯夷、伊尹何如?(孟子)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又《孟子·万章下》载:“孟子日:‘孔子之去齐,接渐而行;去鲁,日:“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由孟子的评论可知,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就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或“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不难看出,孔子与其他诸人的区别在于,其他诸人固守一节,而孔子则“无可无不可”。所以孟子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万章下)“圣之时者”即“随时而处中”。
三、中正:中庸的规范原则
在《论语》中,有不少材料反映了“中庸”与“礼”的关系。如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
孔子特别重视“礼”在“中庸”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君子之行也,度于礼”(哀公十一年)。“度于礼”,即是“就有道而正焉”。(学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于礼就是“正”。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身正”就是行为合于礼。由"iE身”,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也就是要以礼为规范,衡量们的等级名分,以使人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名分相当,就合乎礼,也就是“正”。
其实,“正身”也好,“正名”也好,实质都是“以礼制中”。“以礼制中”,就是把礼作为中的规范准则,可以说,孔子讲中,其尺度就是礼。而其讲礼,目的也是为了达到“中”。前引“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以礼“制中”的很好例证。《礼记》说,“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曲礼上),“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礼器),也说明礼具有致中的作用。这诚如苟子所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为中日:礼义是也。”(儒效)
四、中和:中庸的理想目标
从“中”的层面理解“礼”,则“礼”的实质可以谓之“和”。“和”也是先民十分重视的观念之一。孔子很注意体会“和”的价值和意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实际上也就是“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与“和”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孔子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中和”观念,但于相关文献中也不难发现,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包含着“中和”观念的: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昭公二十年)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所说的一段
话。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同上)。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并引《诗经》“不竞不觫,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道”的诗句,称赞子产的为政之道是“和之至也”。孔子所引诗句,出自《商颂·长发》。大意是说,不相争也不急躁,不强硬也不柔软,施政行令很宽和,百样福禄集如山。孔予以此形容子产的“宽猛”之论,认为这是达到了“和”的极点。子产死后,孔子“出涕日:‘古之遗爱也。”(同上)孔子用“和”概括子产的“宽猛”之论及《商颂·长发》中所表现出来的“适中”思想,表明孔子已经意识到了“中”与“和”的内在关系。
关于“为政”,孔子还说道:“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北辰”,即与地球自转轴正相对应的天球北极,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反映出来的恒星周日和周年视运动中,天球北极是不动的,其他恒星则绕之旋转。故古人称北辰为“天枢”。孔子认为,统治者以德治国,就会使自己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围绕着它。可见,“德政”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犹如天体运行之和谐,自然而然。也许正是基于这层体认,孔子曾对其弟子子贡说:“我不想说话了。”不难想象,当孔子说这段话时,其对天人和谐的感受是何等的强烈。
孔子是一位音乐大师,其音乐欣赏水平之高,常人难以企及。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竟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述而)。这种境界的获得,恐怕与他对天人中和之美的独特体认不无关系。而孔子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也常常以中和之美为原则。如其评价《关雎》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而当孔子听到鲁国太师挚演奏该乐时,感觉满耳朵都是音乐。(泰伯)
生活中的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即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同上)孔子在家闲居,很整齐,很和乐而舒展。这大概就是圣人的中和之象吧。这种气象,看似平常,却体现了“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所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其境界深不可测。《易传》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系辞传),或许就是这种“中和”境界的写照吧。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扬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黄沛荣.易学乾坤[M].台湾:大安出版社,1998.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9]黄寿祺.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杨柳桥.苟子诂译[M].济南:齐鲁书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