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2009-12-31韩凤娟董宗旺
韩凤娟 董宗旺
[摘要]通过了解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北师范大学不同专业在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策略进行评估。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不同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需要加强专业优势与专业特色教育,引导学生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职业规划教育。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104-0049-02
研究生是教育系统内一个较高层次的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也面临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等多方面压力,这些因素无疑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并由此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所学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就业前景和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效能,并由此带来心理压力,导致了他们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个体在应对各种压力时采取了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将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其心身健康水平。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河北师范大学不同专业在校研究生,由于部分同学个人资料填写不清,经筛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10份。其中理工类300人,文史类297人,文艺体育类81人。
(二)测试方式: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测试,由专业老师主持,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学生当堂填完问卷并当堂交回。
(三)测量工具:采用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CSMHS包含了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等12个维度,问卷的信度为0.764-0.893。采用5点记分,在结果解释中,CSMHS量表的得分越高者表示相关症状越明显或严重,得分较低者表示无明显症状。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ed CopingStyle Questionnaire)。解亚宁编制。自评景表,共20题。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组成,4级评分: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为0、1、2、3分,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
(四)统计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不同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不同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差分析表明,在躯体化、焦虑、自卑和精神病倾向因子得分上不同专业研究生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经多重比较统计表明,在躯体化因子得分上文艺体育类研究生显著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研究生;在焦虑因子得分上文艺体育类和文史类研究生显著高于理工类研究生;在自卑、精神病倾向因子得分上文史类研究生显著高于理工类和文艺体育类研究生。由此表明不同专业研究生其心理健康因子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二)不同专业研究生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不同专业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专业研究生在压力应对方式方面表现差异显著(见表2)。理工类、文史类研究生更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文艺体育类研究生更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表2:不同专业研究生应对方式比较分析
(三)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心理健康状况因子与应对方式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应对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呈弱负相关(r<0.3),消极应对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尤其是与社交攻击因子、强迫因子和冲动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6),说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讨论
不同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表明,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文史类、文艺体育类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文艺体育类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理工类和文史类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躯体化、焦虑、自卑和精神病倾向因子方面差异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与李梅等研究结果较一致。但是对于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与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和职业前景预期不同有一定关系。
不同专业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生阶段理工类、文史类研究生更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文艺体育类研究生更倾向于才有消极应对方式,这与林德明最近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这可能与文艺体育专业特点有关。
应对方式作为一种中介变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内外很多研究者认为,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不同的影响。从本文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较一致。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江波.简福平.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23-124.
[2]张月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研究生压力与抑郁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13-16.
[3]国家教育部编制.《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M].2005.(6):29-43.
[4]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_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5]李梅.钟向阳.植觳耘,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80-84.
[6]许之屏.郑进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3):285-286.
[7]王滔.张大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3,(5):847-850.
[8]林德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92-94.
[9]陆文春.李怀虎.毛计平.研究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