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校社团的健康发展
2009-12-31曹意倪春艳郭振宇
曹 意 倪春艳 郭振宇
[摘要]全文阐述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深刻分析了高校社团存在的价值取向出现偏移、缺乏生存保障和社团干部作用发挥欠缺等三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正确引导大学生社团发展方向、构建大学生社团良性发展机制和建立大学生社团骨干培养制度等三方面提出促进社团健康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校;社团;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043-02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是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园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发展迅速,影响力大。参加学生社团,是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从社团数量,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从总体上来看,高校学生社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具体问题,如“潮起潮落”现象,即一个学生社团产生发展很快,而消失得也很快;“华而不实”现象,即名目繁多,宣传阵势大,但实际活动少,质量不高,社团活动对人素质的提高影响不大,实际价值意义不高等。因此,正确认识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并充分发挥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社团建设现状分析
(一)社团价值取向出现偏移
学生社团一般是以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为纽带而组成的,但由于学生阅历的不足,在认知、情感上有时容易出现偏差或造成目标定向的狭隘、片面,在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忽视或者说实质上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一方面,有的同学组建社团的就带着不良的目的,“为了表现自己和满足入党、受表彰的欲望,有的学生建立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社团就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为的是戴上那顶社长或是会长的帽子。首先,“乱收费”现象比较普遍。据2009年3月在宿迁学院调查中显示,有82%的学生反映其所参加的社团不按社团章程和相关规定,重复收取和超额收取学生会员会费,而且入会时收取会费一般贰拾元至佰元各不等。有的社团为了创收就大量招会员,于是发展新会员就不择手段,如像搞推销一样发展会员拿回扣,有趁新生刚到学校之际,便假冒学校之名,要求新生必须入社。其次,“乱花费”现象较为突出。社团普遍缺乏相应的财务审核制度,对其会费的管理和使用常常容易被忽略。如此多的经费由几个社团干部自行管理,又没有专门老师予以监管,因此。有些社团干部就拿钱乱花。主要表现为活动乱开支,不懂节约,有的社团干部拿社团公共的钱用于私人购书、宴请朋友等。另一方面,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活动也充斥着趣味性、娱乐性和功利性,忽视了理论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严肃性。于是“娱乐型、消遣型和商业型”形成了是当前社团文化的主流。
(二)社团活动缺乏生存保障
社团活动场地不足、日常管理缺乏指导和缺乏活动经费等问题是导致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社团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缺少办公场所,使得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经常出现丢失。不少社团举办活动都是以“游击队”的形式进行的,场地不足给社团日常活动开展带来了困难。同时还缺少一些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社团活动都需要会员自带设备、资料。其次,社团缺乏专家型老师的指导。虽然大部分社团都拥有一名指导教师,但是在社团运作过程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指导老师为数不多。由于对对社团认识不够。没有相应的考评奖励机制,影响了社团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使得对社团的扶持和指导不够,于是挂名而没有实际指导成了较普遍现象。再次,大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缺乏,没有专项的活动经费保障,很多活动难以开展,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会员费”一般收费控制在每人每学期收取二十元以内。基本上是勉强维持本社团的日常管理运作,而“社会赞助”部分经费存在不确定性,有可能一年拿不到一分钱。虽然一些高校对社团的建设也投入了一定经费,但由于社团数量较多,“学校投入”经费总量是有限的。
(三)社团干部发挥作用欠缺
大学生社团的兴衰成败往往由社团干部的能力强弱决定。目前,部分社团干部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社团发展目标和定位模糊,高校社团干部素质培养与训练平台、社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等工作也严重滞后,使得大学生社团干部管理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造成干部队伍建设薄弱。社团干部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体系没有形成衔接,限制了社团干部的学习交流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团活动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再者,个别社团的负责人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在社团换届时任人唯亲,使社团缺乏团结向心力,从而使社团缺乏活力。换届之后就行成“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影响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社团存在“乱收费”、“乱花费”现象,当社团干部“实惠多”,因社团干部换届监督不到位、管理不得力,使得社团干部换届常常就由社长一人说了算。“平时你听社长的,为社长干事,对社长‘忠诚,换届时就‘传位于你:否则,就算你能力强,贡献大,你也只有‘靠边站”。于是就行成了“乱传位”这种现象。即是指社团不按社团章程规定民主换届而私下指定下一任干部的不正常换届行为。这些都表明了社团干部发挥作用欠缺。
二、建设优秀社团的正确途径
(一)正确引导社团发展方向
新时期,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重新审视社团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真正认识到学生社团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培养方面与校园主导文化间的同一和互补作用。高校社团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团设立的审批、建设、发展整个过程的监督和引导,鼓励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注重思想、科技、文化、体育、服务等各类社团的协调发展,让学生有充分自由选择的余地。高校社团主管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政治上严格把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党团组织建设进社团等措施,加强对社团组织目标的调控,引导社团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在社团设立上把关。考虑其设立的必要性,顾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大局,有针对性地批准设立发展前景看好的社团。兼顾社团类型上的多元性和平衡性,避免重复建设和单调化,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三是努力探索评价机制。以育人功能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建立“十佳社团”、“十佳社团活动”、定期对表现优秀的社团、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综合评价社团的活动和建设,使一批优秀社团脱颖而出,进一步促进高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将社团建设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综合侧评体系之中。
(二)构建社团良性发展机制
各级领导应适时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社团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优秀社团直接予以重点扶持,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指导老师聘请方面为社团创造条件、开方便之门,为高校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校领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1.是给政策。在大部分高校中事关学生前途的入党、评优、毕业都直接与专业学习成绩和学分挂钩,所以学生的潜意识对成绩和学分十分敏感,有学分的课程或者活动会积极参与,没有学分的活动往往放到第二位考虑,这种思维下按传统模式管理的社团活动,一般的大众性活动是没有多少人参加的。如果学校也将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学生参加社团,犹如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经考核合格,同样可以取得学分。此外,将与社团活动同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如心理学协会同心理学课程结合起来,软件教学协会同多媒体制作课程结合起来,选修了课程就是加入了社团。有了这些政策之后,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2.是配专家。人的因素是根本的作用因素,社团建设没有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是不行的,在社团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社团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团指导老师工作考评制度》,明确劳酬关系,肯定指导教师工作价值,规范对指导老师的管理,对成绩突出的社团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不断提高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是投经费。人员再尽心,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团组织要善于协调各方设立社团发展专项经费,纳入学校整体经费预算。在管理上,经费这一指挥棒要牢牢掌握在主管部门手上,使用时还要严加审批、考核,这样才能够宏观知道社团建设的进度和保证其发展方向的正确。社团的维持经费可以通过奖励拨划,来对做得好的社团进行肯定。社团本身也应充分发挥社团自身对外交流的综合优势,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与社会接轨,多渠道筹措资金,为社团发展提供保障。
4.是给设施。设施包括办公设施、器械设施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或者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社团来说,除了有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因为这里可以成为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最佳场所。如果对于一些文体类的社团来说,其活动场所中一定要具备必须的器械设施,否则这一社团其实是不正规的。
(三)建立社团骨干培养机制
笔者认为。“新时期的社团干部主要应具备以下素质:政治上较成熟、热爱杜团工作、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等”。社团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团的声誉和活动质量。他是社团的骨干力量,是实现社团工作目标的关键,在社团成员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学校应将学生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考核和管理之中,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以提高社团干部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首先,建立健全社团干部选拔制度,把思想过硬、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学生推荐到社团负责人位置上,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构建素质培养和训练平台,通过有计划地开办培训班、开设专门课程、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社团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实施可持续的人才发展战略。再次,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社团负责人持证上岗制,实施对社团负责人跟进指导,并通过“优秀社团干部”评比表彰机制,对社团干部实行考核,对工作出色的干部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社团干部的模范作用,带动整个校园社团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只有很好地认识当前高校社团的现状,注意把握社团各项工作,充分认识到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社团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在外部机制上,给政策,配专家,投经费,给设施;在内部机制上,寻找依托点、凝聚点、结合点,研究其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才能促使高校社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共青团江苏省委学校部.江苏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报告[R].南京:共青团江苏省委,2004.
[2]唐雪莲.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林泽红,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