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2009-12-31姜姝丽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姜姝丽

【摘 要】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研究内部控制,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措施。强调财务管理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影响因素 完善

内部控制概念提出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其理论的提出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阶段。1958年10月,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代替原有的“内部控制”。1996年再次发布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条文,开始并逐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推行。

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演进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所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1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对企业来说,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是企业能否有效进行经济分析和准确预测与决策的基础。

1.2 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成效。现代企业是一个有着复杂分工体系的经济组织。在复杂的经济组织内部形成了纵向的上、下游岗位之间和横向的部门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衔接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只有通过内部控制才可以加强管理。

1.3 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现实中,无论是何种法律、制度,总是有少部分人违反。用一种制度来保证另一种制度的实施,正是内部控制管理的灵魂之所在。

1.4 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微观基础。构造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构造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控制环境薄弱。

2.1.1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意识薄弱。很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甚至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大事小事厂长经理说了算,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效。

2.1.2 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①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②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③内控机制不健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经常只有一个“虚职”。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产生了大量“内耗”,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2.1.3 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不足。①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低,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②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足;③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等。

2.2 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并且内审人员也只是审核账目,不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2.3 产权关系不明。现阶段,我国一部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致使国有单位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增加了内部控制受益主体的模糊性。

2.4 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

3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对如何完善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如下几点浅见:

3.1 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3.1.1 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

3.1.2 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企业内部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而这四种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是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普通员工的目标是遵从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3.1.3 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是管理当局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整个公司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要具有先进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

3.2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控制环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需要对那些会影响有关控制目标实现的要素的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对那些风险水平较高的可控因素实施控制,通过对其“工作目标→风险评估→控制风险”风险程度的评估,并采用科学控制风险的措施,积极有效地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其工作目标的实现。

3.3 设计有效的控制活动。

3.3.1 人员控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使不同岗位之间相互控制;限制接近资产和接近重要记录,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在采取电算化核算的情况下,每个岗位只能使用自己设置的密码接触由自己负责的数据,复核岗位只能进行数据查询和复核;实施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激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3.3.2 信息系统控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系统产生的舞弊现象比在手工操作下更具隐蔽性,因而对信息系统的控制也更重要,应通过采取权限控制、数据录入与输出控制、手工凭证的控制等方式,限制他人对数据进行查阅或修改。

3.4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措施。

3.4.1 建立新型的资金供给制度。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都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而原有的资金供给制度难以满足企业创新活动的需要,企业资金供应渠道必须实现多元化,这就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彻底更新。

3.4.2 建立新型的投资控制制度。在新经济条件下,应当更加关注投资风险问题,关注投资的最终价值的实现。投资控制应当更加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更充分地发挥专家集体的智慧,更加关注对高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利项目的投资。

3.4.3 建立新型的内部控制关系。在新经济条件下,对原有的内部控制方式,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进行彻底改革。改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企业内部控制要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企业内部控制要重视集体主义精神建设;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等。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推进;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推进,单位内部的自我控制制度也将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也将会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更加完善,更加完美,在经济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庄恩岳.独立审计准则全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 汤谷良.财务案例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俊民.会计监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4 谷祺等.内部控制的三维系统研究.会计研究,2003

5 陈和平.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

6 王剑平.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中国金融家,2002

7 笑寒·亚细亚沉浮录

8 张兵等.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宿命.经营管理者,2004

9 尚洪涛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中国财经,2002

10 阎肃.内部控制浅论.中华会计,200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