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表演对于主持人建立个性化主持风格的作用

2009-12-29

上海戏剧 2009年10期
关键词:崔永元角色扮演电视节目

潘 延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核心,是个性。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也是一个人特有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内在修养、思维、智慧的外化与延伸。个性所散发的“场”,能够笼罩全场,形成一种巨大的吸引力,抓住观众的眼球。

长期以来,我们在如何建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这一课题上,通常强调的是个人气质、思想情感、审美倾向、语言风格等,但对主持人在通过自我设计之后进行非角色扮演类表演方面,却很少提及。谈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时,人们往往认为“表演只是戏剧演员的事,而主持人的任务是传播信息、串联节目、发表评论等等,仅此而已”。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当人们置身于不同环境、面对不同对象时,都或多或少有自我设计、自我重塑的戏剧表演成分。更何况,无论在哪种类型的节目中,无论哪种类型的主持人,都是需要通过演播来完成节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就是主持人的演播方式,是“演”与“播”的结合。主持人在进行节目演播时,都是以个人身份出场的,当然都会遇到“可否表演”和“如何表演”的问题。

可否表演

对于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可否表演的问题,理论界历来说法不一。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表演是虚假的,是对真实自我的否定;主持人不是演员,没有角色,无需表演。

看来,在谈论主持人可否表演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角色、扮演、表演这三个词的涵义。

一、表演不同于扮演

角色,是指演员所扮演的各类剧中人物;扮演,是指装扮成某一人物出场表演;表演,是指各种示范性、发挥性的动作表现,如话剧表演、歌舞表演、演讲、演说等等。表演,不同于扮演。

显然,持“主持人不需要表演”这一观点的人是将表演与扮演概念混为一谈了。扮演的中心是“扮”,即装扮、改扮,它们只是表演的一部分。而表演的中心是“演”,即演化、发挥。说话时加以演化,便是演说,主持人的演播过程显然有演说的成分。这时的主持人是通过选用适当的语调、节奏、表情、手势等手段感染观众,当然有表演的成分。

二、在规定情境中借助表演

在厘清表演的涵义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主持人与演员的相通之处——两者都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工作的。所谓规定情境,通俗地说就是假定的条件,如假定的时间、假定的空间、假定的对象等等。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我主持了一场“六一”晚会。此时的我已提前进入节日了。在假定的时间录制节目,我的语调、表情、神态等等必须与假定的节日协调起来,此时,我必须借助表演。何况,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经常只是面对黑乎乎的摄影机镜头,他们需要与假定的对象——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进行交流,如果不借助表演的话,主持人是无法创作的。由此可见,主持人在任何假定条件下进行创作,都离不开表演。

三、自我设计、自我筛选都包含表演成分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主持人,都会显示出自我,然而这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此时显示出的自我,是自我的再创造。

通俗地说,展示在节目中的“我”,已不再是生活中纯自然的“我”了,而是因节目的特性所选择“角色”的“我”,是主持人的“我”。这里,自我设计也好,筛选也好,再创造也好,都包含了表演的成分,是“我”在进行表演创作。

以我自己的实践来说——出现在少儿节目中的“豆豆姐姐”,面对的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主持过程中,我无论在语调、神态、动作上都适当添加了些童稚。但是,如果我在生活中也那么拿腔捏调、无比幼稚,别人肯定觉得我“有病”,且“病得不轻”。可见,我在主持过程中进行了自我设计,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就是真我中的“非我”,“非我”中的真我,是一种表演创作。

在对“主持人可否表演”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后,话题并没有结束,问题随之而来——

主持人的表演与演员的表演是否属于同一类型的表演呢?

主持人应该怎样表演?

主持人如何通过表演在观众面前树立起一个不衰的形象?

如何表演

虽然主持人与演员有着相通之处,但这绝不意味着两者的表演方式是等同的。即便两者都不同程度地借助了表演,但主持人的表演与演员的表演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两者分别扮演的角色。

一、主持人的表演是“非角色扮演类的表演”

演员的任务,是扮演各类角色、塑造各类人物。我曾在游戏节目《智力大冲浪》中演小品,此时,我的身份是演员,我的任务是装扮成另一个人,需要赋予他(她)性格:或是顽劣的小童、或是善良的老妪、或是尊贵的皇帝、或是谄媚的太监……总之,这些节目中的“我”不是我,真正的我是塑造各种性格类型的表演者,我们可将这种表演称为“角色扮演类的表演”。

而何谓“非角色扮演类的表演”呢?应该说,主持人均是以节目主人的身份出现的,其任务是服务于节目,并通过“自我”来传达节目内容。所以根据节目类型的需要,根据观众欣赏的需要,主持人往往在真我中选择最出色、最合适的“我”出现在节目中,塑造一个非角色的我。这种塑造同样属于表演,但应称为“非角色扮演类的表演”。

杨锦麟的一杯清茶、一身唐装,加上他激情飞扬、率性精到的点评,就是杨锦麟在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栏目中的个性出演;央视《幸运52》主持人李咏在发型、服饰以及手势上都略微“出位”,尤其是他激活全场的凝聚力以及他话语表达上的生动性,难道不是他刻意塑造出来的典型形象吗?

二、把握表演的“度”

节目主持人最大的心愿,是得到观众的喜爱,而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往往是很苛刻的。如你做谦虚谨慎、厚积薄发状,他们可能认为你憨头憨脑;你做思维敏捷、伶牙俐齿状,他们可能说你油嘴滑舌;你做情真意切、热泪盈眶状,他们可能又说你装孙子;而你做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状,他们又可能说你就是傻大姐……因此,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把握表演的“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不妨以“戏份”来依葫芦画瓢地将主持人的表演分个类:

没戏主持人表情单一、目光空洞、语言苍白,缺乏对象感,无法与观众交流。

戏过了主持人的情绪过激、表情夸张,或故作姿态,或大惊小怪,观众自然无法接受,甚至引起反感。

戏足了主持人作为“非角色扮演类的表演”从情入手、心中有情、把握分寸、接近生活,符合观众收视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的“戏份”有着不同的要求。《东方时空》的主持人白岩松一贯以“厉害”的作风进行采访,提问犀利、干练果断的主持风格为观众津津乐道。若白岩松以同样主持方式出现在《欢乐蹦蹦跳》节目中,那非把孩子吓哭不可。可见,正确的设计、准确地把握自己在节目中的主持方式,需因人而异、因节目而异,要做到与节目内容、与观众欣赏要求的协调统一,将“戏”做对、做足。

三、“门当户对”之后的表演

有些人不同意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带有表演行为,认为但凡受欢迎的、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主持人,都是让观众感到可信的,都是尽可能以自己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观众的。

当然,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忘记自己是在“演”,只有最自然、最融洽、最贴合的表演,才是优质、出色的表演。

但节目主持人却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栏目,才能将自身的优质和出色表现出来,而一个栏目也需要这样一名适合本栏目特色的主持人才能令栏目做到最吸引人。《实话实说》的制片人时间曾说:“我极力推出的一个主张,就是要挖出有个性的主持人。因为屏幕形象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多元化的标志,千篇一律的东西是我们这一代要摒弃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在1996年3月16日推出了一个新栏目的第一集《谁来保护消费者》,同时还推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另类”主持人——崔永元。崔永元的形象使中国电视观众改变了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固有观念。在《实话实说》里,崔永元天性中所具有的机智幽默成分被放大了,他在电视屏幕上塑造了一个风趣活泼且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崔永元”。然而,后来众所周知的是,生活中崔永元真正的本我,正长期被忧郁症深深困扰着……

所以说,在电视栏目的主持中,主持人的气质特点十分重要,它可以使特定的节目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当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染上主持人气质的特点。那么,在这种“门当户对”的基础上,主持人再进行自我设计的非角色扮演,就会使节目锦上添花、如虎添翼了。

总之,借助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表演方式,展现出独具个性魅力的主持风格,是每个主持人的追求。正如吴洪林教授所说,电视节目主持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创造出主持人与节目整体融合的个性演播形象的艺术。

猜你喜欢

崔永元角色扮演电视节目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崔永元的金钱观
耳才
远离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