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读

2009-12-29

上海戏剧 2009年10期
关键词:戏剧杂志上海

梦想的翅膀

石俊

我和《上海戏剧》的缘份不得不提二十年前。

那时候,我从报上偶然看到上海戏剧学院招生的消息,正好高中毕业的我报名后才知道当时的上戏全国每两年才招一届戏文系学生,每四年才招一届导演,而那时的全国戏剧类院校也只有中戏,上戏两家。

但是我不知道后来一直有缘的《上海戏剧》杂志就在我梦想进入的上戏校园对面。那时娱乐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社会上也没有每年几万考生的艺考狂潮,当然更没有形形色色的艺考辅导。当年我报名后对考试的准备是茫然的,因为我除了看过两三部话剧和一些曹禺的剧本外没有任何的戏剧学习经历,虽然在重点中学学习,但还是个理科生,语文成绩亦不理想。以致不光是我的老师和父母,就算我自己也不看好那次的考试前途。不过我一直认为人不能单单做梦更要追梦,因此就在各个图书馆的阅览室翻阅起了各类艺术书籍与杂志,于是我第一次翻开了并不算厚的《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使我这个高中生大致了解了当时的上海戏剧,那一篇篇生动而不艰涩、优美而又不失深厚的戏剧评论和文章不单单拓宽了我的戏剧常识与见识,更对我的戏剧鉴赏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的提高产生了快速有效的作用。果然令我在首轮的笔试中评论成绩上佳,更在口试中发挥不错,使我幸运地成了那一届戏文系的学生。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没有读到那一本(《文艺鉴赏词典》),和那一本叫《上海戏剧》的杂志,如果我少了那评论的五分,我这一辈子会不会就向我的戏剧梦想告别了?

在上戏读书七年,每次到了图书馆阅览室,我都会看一眼有没有新的一期《上海戏剧》。因为除了那由来已久的亲切外,还因为上面有最新的剧本和最新的有关上海戏剧演出的品鉴,这对我这个上戏的学生无疑是最好的课外提高。

留校后我一边从事教学一边从事剧本和舞台剧导演的创作实践,可再忙《上海戏剧》都是我的必读。我也常因所看到的一些戏剧现象或是一出好戏而写一些心得,而且还常蒙编辑部同仁的厚爱在《上海戏剧》这个宝贵的平台上发表与大家交流分享。

由于创作和即时的评论无法分开,演出和反馈无法分开,因此戏剧永远属于大家的一个梦想,而一直保持着独立客观艺术精神的《上海戏剧》就像是戏剧缪斯女神的翅膀,她助你飞翔。

戏剧批评的公共平台

丁盛

与活跃的上海戏剧演出相比,上海的戏剧批评很落后。在当前戏剧界一片恭维之声的氛围里,《上海戏剧》能坚持刊发一些专业的戏剧批评,实为难能可贵。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上海戏剧》有条件成为一个戏剧批评的公共平台。

从栏目设置来看,当前戏剧演出的评论主要集中在“看台”和“杂说”两个栏目,“看台”偏重于“述”,“杂说”偏重于“评”。总的来说,这两个栏目的分量还略显不够。

“看台”的文章与当下日报、周刊的戏剧报道有些相似,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因而,不如弱化“看台”,强化“杂说”。对于“杂说”栏目,倘若能减少文章数量,增加文章分量,使之更加犀利,同时将批评的重点从对单个剧的批评,转向对戏剧现象的分析批评,或是针对一些没有批评价值的剧目,从戏剧现象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群体性的分析和思考,便会使它们更具有研究与批评的价值,对读者来说也更有可看性。

另外,作为一本专业的戏剧刊物,有必要对现今种种戏剧现象甚至是怪象进行分析批评,让各种观点在这里展开交锋。为此,建议《上海戏剧》能否每期集中精力做一个困绕戏剧发展的选题,并把这个选题做深做透,兼顾可看性与学术性。

在我看来,理想的《上海戏剧》应是:每期有一个令人期待的专题和人物、几篇书评和艺谈、三两掌故和往事,以及当下上海戏剧动态的报道。这些于研究者而言,因其有着各种观点,可以作为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于从业者而言,能从中深入地了解行业的现状,对其艺术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于观众而言,看完戏后再读读评论和轶事,知其然的同时也能知其所以然。

如此,《上海戏剧》就成了联系创作者、研究者与观众戏剧批评的公共平台。

君子之交淡如水

杜竹敏

和《上海戏剧》的缘分,却也着实不算短了。此刻要回忆究竟是何时何地,如何一种状况下知道她,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说清。这样混沌的开始,大概也和我这些年来与杂志的交往方式有些类似——总是如在似有意似无意间,偏又在拐角处相逢,惊一声:“啊,原来你在这里。”

只记得第一次踏进延安西路那间老式小洋房是2003年的夏天,一个有利于读者、作者之外的身份——实习生。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打量眼前的一切,和办公地那凝结了历史厚重的室内装饰一样,杂志在我眼中是神秘的、充满背后故事的。

那个夏天风淡云轻,偶尔的采访,更多地是在宽大的办公室里将杂志从创刊号开始一篇篇地翻阅,略微泛黄的纸页飘散着岁月的气息,在文章中与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戏晤面。感受时光的流逝、舞台的变化、观念的更迭……

那个暑假是我曾经与《上海戏剧》最亲密的接触,如果说是读者,那我也许该算是一个过去式的读者。

此后,便是很长一段时间的若即若离。但却习惯了每月在图书馆里翻阅最新一期的刊物,了解一下最新的舞台动向,听听菊坛梨园的佚事掌故。每每遇到美文便细细品味,间或也会有观点独到、文辞犀利的评述,令人有欲浮一大白之感。但,更多的也许只是匆匆涉猎。

或者,我的这种阅读姿态是和这样一本杂志不相宜的。但我却喜欢这样一种略显小资的阅读方式——不求甚解。但看戏、听戏、评戏,难道不就应该是这样一件享受过程的事吗?

想起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许我和《上海戏剧》的缘分,大概也可以被划入这种如水淡泊的随缘吧。但我又确乎不能算是君子,也就只有沾一沾君子之光了。

猜你喜欢

戏剧杂志上海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杂志收纳碗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欢乐上海迪士尼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