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

2009-12-29倚美丽

陕西教育·教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圆木小白兔课堂气氛

倚美丽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优化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呢?我认为应该这么做: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创设良好课堂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精神状态同样可以感染学生。当一上课教师若能以热情、亲切的教态和从容、坚定的举止,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以慈祥的目光扫视全场,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很快缩短。这时,教师快速进入角色,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心理调控能力,才能最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2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由衷关怀,这才是教育的血和肉,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关怀,他们内心就受到鼓舞和激励,感到老师信任他,对老师就产生依赖感,老师的教诲就容易接受。师生间的感情,影响着一个学生的行为和发展。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孩子们个个都希望得到老师爱的情感。当老师对他们表示亲切、赞许时,往往会受到激励、鼓舞;当他们发现教师对他们粗暴、厌恶时,便会产生对立情绪,也常会因冷遇而疏远老师。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那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平日里,教师也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心,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信任你。这样,便于提高你的教学效果。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利用直观图画,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完成习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又调动了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如在教100以内的加减时设计小白兔“找家”的游戏。我用磁石提前把画好的小白兔、算式吸在黑板上,并给小白兔的家里编上号码,这号码就是小白兔算式的答案,让几个同学算黑板上的小白兔,分组比一比,看谁先给小白兔找到“家”。同时,还可以利用启发谈话、课堂游戏等方法,在课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诱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心理,使学生在感性的情景下,进入新学习,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新课堂是充满活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复杂的心理,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学生的表现与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小学生像那娇嫩的花草,需要成人的关爱、呵护和引导。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给他们,你的微笑会犹如一股暖暖的春风,温暖他们,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当他们取得成功、表现优秀时,你不妨给他们戴戴高帽子,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赞美学生,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因为希望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

2新课堂是充满问题探索、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学问、学问”,应该是在问中学、学中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新课堂呼唤学生问、学生议、学生辩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崭新境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研究、可采用:

①展示知识魅力:在教学“图形和数量的关系”时,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下面有6根圆木,逐层减少1根,共5层,最上面有两根圆木。请求这堆圆木一共有多少根?学生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很快求出(2+6)×5÷2=20根。我接着又问:我再在顶层加1根,变成6层,图形成了三角形,请求出共有多少根圆木?学生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算出6×6÷2=18根。我追问:本来梯形5层时是20根,后来加上一根为什么变成18根了呢?是呀,这一有趣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我就要求学生有的分组讨论,有的上网找有关资料,有的用多种方法计算,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探究氛围,学生使出浑身解数欲解开其中之谜。一道枯燥的数学题顿时充满了诱人的魅力。

②激发需要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应该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让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探究的乐趣。

猜你喜欢

圆木小白兔课堂气氛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弹回的圆木
弹回的圆木
小白兔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解放圆木球
Mr. No—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