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反思等
2009-12-29朱菊花等
朱菊花等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教学反思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对每节课的成败、得失、效果的评价与小结,教师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反思:
一、以导激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人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起着从旧知识导人新知识的作用。所以,教师精心合理地设计好导人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作用非同小可。如:讲北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时,我是这样导人的:一天,两只猴子下山玩,遇见了一颗桃树。于是,找来两个篮子,把树上的桃子全摘了下来,一篮装10个,装满两篮后,还剩8个。一只猴子提了两篮桃子,另一只猴子抱着8个桃子。突然,抱着8个桃子的猴子停下来不走了。它说:“不行,你的桃子多,我的桃子少。”这两只猴子遇到问题了。同学们,让两只猴子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好吗?同时板书课题:《分桃子》。短短两三分钟的导入,就把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引入新内容的学习中来,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师应注意经常撷取古今中外及身边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巧妙的充实到教学中,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疑激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开动脑筋,想疗设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地设疑,对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讲《周长》这一节时,我先讲了周长的意义(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接着又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意义(长方形:长+宽+长+宽,正方形;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待学生明白这两种图形的意义后,我又出示了一个三角形,提问:怎样求三角形的周长呢?为什么?在此处设疑,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去思考,分析这一问题。
三、以情激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特有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处处爱护学生,时时关心学生,学生只有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才会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对教师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从而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四、以媒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手、眼、脑并用,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变成理性认识,从具体认识到抽象认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资源中获取更多、更精、更美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自主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樊林霞
作为《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呢?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一、由表及里,探寻自主学习的内涵
从内涵的角度来分析,“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而小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并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应用等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智力、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
3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初步进行主动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差异性学习、相对独立性学习的综合实践的活动过程。
联系到语文学科的特点,自主学习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主动性。主动性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习活动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成为一种内在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要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二是体验性。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出发点是母语学习,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还包括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是差异性。个性是人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多种原因,人的先天素质差异、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
四是相对独立性。尤其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一方面其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还不成熟,若无他人指导,在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长久下去,自信心必将遭到挫伤;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所谓“独立性”应是相对的。
二、多方入手,实现自主学习的策略
1由兴趣激发探究欲望。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学段的阶段目标,重视学习兴趣的培育都是摆在首位。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他们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享受到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学生有所收获。
2由指导培养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
3由引导培养学习能力。这诸多的能力包括:一是在读中学,在阅读中学会发现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因此对一篇课文,教师要求从初读,到熟读,到带着问题读,到读懂,最后是带着感情读。让每一次的读都带有目的性。要让学生读一遍有一次体会,读一遍明白一个道理;二是在问中学,在质疑中学会探究的能力。学生应学会质疑“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什么意思?”不论问题大小,要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课文中去理解,去提问;三是在悟中学,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的能力。学生应在课堂教学中应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与同伴交流,交流中获得发展;四是在用中学,在课外活动中扩展知识的能力。“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知识应当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学习了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做一做,也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