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效用的统计分析

2009-12-28朱远程王振宇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3期
关键词:乘数税收收入税收政策

朱远程 王振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现有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效用的统计分析,讨论了我国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的统计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税收政策企业发展效用统计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其发展与国家的税收政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适宜的税收政策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相反,如果税收政策不能很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势必会对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效用的统计评价

(一)企业税收效用乘数的内涵

从财政收入角度看,政府向企业征税,减少了企业用于投资的可支配资源,从而对投资和经济增长有负作用。然而,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政府的税收用于提供公共物品,改善了企业的投资环境,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应该如何衡量一项税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呢?本文引入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利用税收收入的增减变化和与之同时发生的企业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衡量税收的增减对于企业产出的最终影响。税收收入的任何变动和与之同时发生的企业产出的最终变动之间的比值被定义为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企业税收效用乘数(M)=税收收入环比发展速度(T),企业产出环比发展速度(1)

一般而言,当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大于1时,即税收收入的增幅大于企业产出的增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而当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小于1时,即税收收入的增幅小于企业产出的增幅,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当然。由于实际经济活动的复杂多样性,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税收效用乘数一个指标来评判税收政策的综合作用。所以在运用企业税收效用乘数进行实证分析时必须结合其他一些指标和因素,才能使结果更为准确有效。本文选用了税收收入环比发展速度、企业产出环比发展速度、国家建设性支出和一些政策性因素,以综合评价税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税制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是1983-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二是1994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改革。这两次改革都优化了税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应用企业税收效用乘数等一系列指标对1992-2006年的企业税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从中可以发现1994年税改前后企业税收方面的一些变化和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取得的一些成效。

1992-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和企业产值的增幅都很大。企业税收收入(包括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从1992年仅为2965亿元到2006年就已经增至32583.9亿元,发展速度为1201%。我国企业总产值从1992年的20838.1亿元到2006年的187070.6亿元,发展速度为1146%。由此可见,在此期间我国的企业和企业相关税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企业税收收入、企业总产值与国家建设性支出关系情况(见表1)。从表1可知,企业产值增长较快的年份,税收收入也会增长较快。但在1992、1994和2005年出现了企业产值的发展速度远大于税收收入发展速度的情况。这三年的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分别为0.86、0.89和0.86,这说明税收收入的增幅小于企业产出,增幅有力的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由于税收政策效用的滞后性,它还带来了我国企业总产值在1993、1995和2001年企业总产值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同时这也说明了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我国税收的一个重大缺陷,由于当时我国税收主要依赖于间接税,而间接税一般不管收入多少都采取同样的比例征税,因而,整个税制具有累退性质。由于税收的时滞性,所以在短时间内这种累退性的不利影响不明显,但是长期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表1还显示我国的税收收入增长幅度在1997-2006年均高于企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其结果是1998-2006年的企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不如前几年。由此可见,企业发展效用乘数大于1会使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将直接导致产出的增幅减小。

再结合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这一政策性因素进行分析。数据表明1994年以后的税收收入增幅很大,这是1994年的税改成果之一。1994年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改革。税种由原来的37个减少到23个,税制结构得到简化并趋于合理,税负趋向公平;规范了税收分配关系,促进了税收收入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从表1可以看出,税收收入的增长会影响其后几年的国家基本建设支出,而国家基本建设支出的增减变化也会使其后年份的企业产值发生相应变化。1992年税收收入的发展速度为109.32%,与之对应的1993年国家基本建设支出为106.48%。1993年税收收入的发展速度为130.63%,1994年税收收入的发展速度为119.35%,相应的,1996年的国家基本建设支出为123.37%。1995、1996年的税收收入变化情况与1996、1997年的国家基本建设支出的对应关系更为明显。1998年以后受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国家基本建设支出大幅增长,这种对应关系才变得不太明显。

国家基本建设支出的增加必然会改善企业的投资经营环境,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改善必然会促使企业产值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这种作用并非直接体现的。而且由于国家基本建设投入和产生效用有滞后性,所以企业产出和国家基本建设支出不会在同一时期体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特别提出二者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解释企业税收效用乘数大于1和企业产值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出现的情况。比如2000年的情况,虽然1998、1999年的企业发展效用乘数高达1.07,但是由于1998年和1999年国家基本建设支出大幅增长,还是带动2000年企业产值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1998年和1999年,达到110.72%。另外,1998年和1999年国家基本建设支出的大幅上扬,使企业产值发展速度下降的趋势扭转。

由上可知,1994年税改以后国家税收收入和企业产值都有大幅攀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1994年的税改获得了双赢的结局。由此,可以判定1994年的税改大体上是成功的,它适应了当时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1994年到2006年的情况综合来看,1994年改革后的税制已经初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经济体制以及税收制度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

的税制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对我国企业税收政策效用统计评价方法的思考

本文只是进行了乘数的计算和一些简单的比较,其实对于税收政策的效用进行分析的方法还有很多,主要为:

(一)利用博弈论方法进行研究

近年来经济博弈论在我国无论是教学还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博弈论日益成为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其目标是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寻求最优的制度安排。如果将征税者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也视为一种经济契约关系,则经济学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税收政策的策略问题。税收政策既是国家征税的依据,也是纳税人纳税的准则。

国家为了满足财政需要,希望税收越多越好,但是纳税人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只要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或逃避纳税义务,从而形成了税收博弈关系。因此使用博弈论进行税收政策的效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进行国际比较

企业的发展不仅保证国家就业目标的实现,更因其在促进发明创造、维持市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平竞争、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今,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扶持和保护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还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之中,了解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经验对指导我国的税制改革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必须置于全球税制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得税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构建一套高效、公平、科学的企业所得税制。

(三)使用税收原则进行评价

税收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公平与效率。按照这一原则,考虑评价标准:

税收的效率标准。税收的效率标准分两类:一是税收中的经济效率标准,另一个是税收的制度效率标准。税收的经济效率就是在把数量既定的资源转移给公共部门的过程中,尽量使由于税收造成的无谓损失最小化。税收的制度效率指政府设计的税收制度能在筹集充分的收入的基础上使税务费用最小化。

税收的公平标准。税收的公平标准有两个概念:即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如果某种税种同等的对待同样的人,就认为这种税收是横向公平的。换而言之,就是说两个人如果税前有同样的福利水平,那么他们税收的福利水平也应该一样。

从公共经济学理论上讨论税收公平效率原则的很多,其统计量化标准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讨论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效用,目的是为了促进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深化市场经济的今天。不仅要加强税收的征管,同时应当考虑税收的效用,考虑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发展,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乘数税收收入税收政策
看错了数字
加强事业单位非税收收入管理的分析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各项税收收入(1994 ~ 2015年)
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Lagrange乘数法的部分应用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选择
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