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

2009-12-28朱博义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3期
关键词:出口融资经济

朱博义

内容摘要: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出口形势严峻。在外贸发展受阻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推出强力刺激内需的经济发展政策并实施国民经济特型战略,为我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指出,企业应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根据自身所拥有资源情况,找准企业发展方向,把握发展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环境企业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截至到2009年,美国房地产价格连续3年下跌,有大约1/6的房产处于负资产状态,房地产资产缩水超过六万亿美元,引发数家银行破产。美国2008年股指遭遇1931年大萧条时期以来最大跌幅,下跌四成左右,2009年年中一度创出十余年新低。2009年下半年,美国资产价格开始止跌回升,但疲弱的美国经济很难出现V型反转,因此,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美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减少

美国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之一是美国的进口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市场需求萎缩,大批企业破产、停产、减产,失业问题严重。由此引发的中美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对美出口。中国作为对美国最大出口国所受到的打击最大,这一点中国企业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美国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之二是美国资产的缩水对欧洲、日本等大量持有美国资产的发达国家打击很大,形成资产缩水的连锁反应。其社会经济相继进入衰退状态,而且其衰退的程度不会小于美国。随着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萧条,其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形成不利影响,未来两年我国对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二)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出口企业有利

在经历了2008年剧烈的汇率波动后,2009年美元汇率先升后降,进入漫长的贬值周期。一方面,美国巨额预算赤字仍将推动美元继续贬值;另一方面,美国资产价格大幅回落增加了国外投资人的购买需求。美元贬值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并相对改善美国的贸易平衡状态,这些又使美元的贬值速度受到抑制。预计2010年美元汇率将宽幅震荡,走势偏软,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仍将持续。

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接近7%,汇率因素直接减少了出口企业的收入。2009年我国出口大幅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下来。由于汇率稳定,2009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环境比2008年有所改善。汇率风险大大降低。预计2010年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将以稳定为主,小幅走高可以预期,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性极小。所以出口企业应更加大胆接受国外订单。对进口企业来说,进口成本有增加趋势,成本控制愈发重要。

如果说,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那么对欧元等非美货币的汇率则会有较大波幅。考虑到欧元等非美货币仍有升值趋势,在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上,出口企业应选择非美元货币结算,进口企业则可以考虑用美元结算。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会有加快趋势。这为用人民币结算创造了条件。

(三)零利率效应扩散且我国逐渐恢复对外资的吸引力

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反映在利率上,在2008年8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后,世界主要央行悉数调整了方向,由对抗通胀转向对抗衰退,主要发达国家利率大幅下调,同日本一样,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等国也相继进入零利率时代。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低利率形成的流动性将流向中国等政治稳定的新兴国家以及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源的资源生产国。这些流动性将冲向信贷领域,奔向实体经济,进而加大远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当前的全球低息政策埋下了新一轮流动性泛滥的隐患。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将会重新吸引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最为便捷的领域是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国际资本的进入会进一步推升我国的资产价格。对中国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现在是引进国际战略伙伴,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海外上市融资的好时机。对中国外向型企业来说,现在是引进外资、引进技术,通过与外资合作,通过国际并购进入对方国家市场的好时机。

(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有利于稳定成本

2008年世界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使社会总需求大幅减少,相应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2009年随着中国等国经济恢复增长,大宗商品的实体供需关系明显改善。加上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使用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企稳回升,2010年大宗商品价格会相对稳定。

我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对我国企业整体是利好的,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造船、家电产业等制造业,能提高我国机械、家电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大宗商品的加工生产商来讲,原材料降价降低生产成本,抵消成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对于广大大宗商品用户而言,同样获得了降低成本的良机,以及低成本建立库存的良机。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生产商普遍进入盈利状态,加大产量,适当扩大库存是可供选择的策略,这一增长周期可望持续三年以上。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则另当别论。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一)我国股市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股市在经历了2006-2007年的繁荣之后,进入了调整期,我国上证指数2008年跌幅为65.39%,流通市值缩水逾六成。我国股市缩水使企业和居民资产缩水20万亿以上,这本身极大的减弱了社会包括购房在内的投资能力。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初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投资放缓是我国GDP增速放缓的最主要原因。2009年我国股市低位震荡回升,开始对社会投资和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好转,我国经济进入良性增长周期,资产价格将不断走高。

(二)危机中经济结构变化的分析

经济不景气不会影响我国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中低档商品的需求不会受影响,通讯、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的需求基本不会受影响。随着人们对前景的不确定,保险的需求也会上升。高档消费品需求会有所下降,但具有保值、储蓄功能的金饰品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008年末我国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的两年财政投资计划,规模相当于我国2007年GDP的16%。增量资金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加上国家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振兴计划的推出,以及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医药体制改革、3G通讯等产业政策的推出,将极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国家将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能发展,推动节能减排的环保工业的发展,这

些产业将迎来历史最好的机遇期。

国家的减税政策,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国家增加养老金发放、增加对生活困难人群的补助、增加对失业人员的补助,一些地方发消费券的方法有扩大的趋势。这些都促进了一般生活消费品的消费。我国用财政的力量推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也给相关产业带来生机。

我国刺激经济的强有力手段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出口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定位中,我国始终都将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目前我国在扩大出口上也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加大了出口退税的力度,减少对出口的限制措施,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更具深远影响的政策是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国际贸易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大大降低国内企业出口商品的汇率风险。同时,中国可以效仿日本多年采取的发放日元贷款推动本国出口的政策,对外发放人民币贷款。并使用出口信贷支持中国企业的出口。

另外,加大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将长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原材料消费大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为我国迎来难得的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的历史机遇。国内的大宗商品生产商有可能成为国家这项政一策的直接受益者。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投融资战略分析

(一)企业投资战略分析

在经济衰退期,企业要制定稳妥的投资战略。投资战略目标首先应是保证企业的融资需要,换句话说,能够引资、融资的项目才是可以投资的项目。投资战略的第二类目标是产业转移目标。投资战略的第三类目标是企业经营一体化目标,即在企业经营产业链上延伸,建立有保证的销售渠道,掌握关键技术,掌握原材料、能源供应链等。投资战略的第四类目标才是项目的收益性目标、企业的成长性目标、市场地位目标等。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也是我国企业难得的投资机遇期。一般来说,现在是进行产业升级的好时机;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好时机;是进行海外资产收购的好时机,特别是对战略资源进行购并的好时机;是进行项目前期运作的时机。

(二)企业融资战略分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要制定相应的融资战略以保证资金链条的安全。融资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企业具体的资源和经营状况。融资工作应能满足企业运营的基本资金需要;要能维护和拓宽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应能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应能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应能提高企业在筹资中的竞争力。

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应学会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各项费用;降低利润分配率。提高留存盈余,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等以增加积累;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加强企业内部资金调度,避免资金闲置。同时,中小企业应利用国家目前的各项优惠信贷政策。争取银行贷款并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银企合作关系。

对于采取扩张战略的企业来说,应积极关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未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应考虑使用类似BOT等项目融资方式。资源类开发项目可以考虑用产品偿还负债的融资方式。大型设备投资则应尽量和金融机构合作,考虑使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融资。

企业要掌握好融资的节奏,经济衰退期进行企业融资的风险相对较小,目前企业应积极开展融资工作。企业做融资的过程,首先是融资的前期过程,是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论证过程、对未来业务组合调整的构思过程,是项目的研究论证、项目报批的过程。现在是大型上市公司发股融资的好时机,应积极采取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再融资。目前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回升,股票市盈率不断攀高。2010年将是进行国际股权融资的好时机,对于有上市条件的企业来说要把握好这一机遇,积极准备在一两年内上市融资。

综上所述,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机遇并存,同时政府为企业营造了极好的经营环境。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重新洗牌,许多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企业应及时审时度势,坚定信心,把握机会。

猜你喜欢

出口融资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5月重要融资事件
经济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