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初探

2009-12-28刘志宇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面临改制、转型等问题,在企业管理变革中企业文化已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9-0056-02

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共同意识、精神、作风、价值观念、经营准则、行为规范、发展目标等。企业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中的文化现象,与现代企业管理密不可分。从管理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采用的管理手段,本质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不断积累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感召和激励职工,增强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1.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像企业的黏合剂,团结起员工,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目标的正确与否,企业根本目标正确,就能把企业利益和大多数员工利益联系起来,实现集体与个人的双赢,形成企业的强大凝聚力。

2.企业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功能。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为企业提供较长远的、更大范围的正确发展方向,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依据。企业文化为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实践中,所有员工对新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完全理解并实施是理想状态,如何让大家在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一起前行,就需要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灌输,深入广大员工心中,把他们的行为引导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上来。

3.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起到精神激励作用。文化管理注重营造精神文化氛围,通过共同使命的认定、团队建设、情感管理等来满足人们精神追求最大化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自己在企业工作的价值,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潜能诱发出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4.企业文化有良好的约束功能。约束包括硬约束和软约束,硬约束主要是制度约束,软约束主要是文化约束。制度约束有自身的不足,制度是人订的,人是有限理性的,很难完善,而且落实好制度的监督成本很大。文化软约束能对硬约束进行补充,通过共同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方式,形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理念得到员工支持,成为激励员工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达到最佳的约束效果。

5.企业文化能产生辐射。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良好的经营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为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和信誉,扩大影响,产生辐射,成为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1. 有的企业文化受计划经济影响严重。国有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生产销售受国家指令性计划调控,企业归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没有独立的经济法人资格,其企业文化政治色彩浓厚。这些企业内部易形成人浮于事、以权谋私的不良风气。企业内部讲究关系文化,人际关系复杂,把人事关系作为中心,重人事而不重科学,把同事间的关系融洽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人员任用、调配很难科学合理。裙带关系明显,因人设职,有些员工因与领导有关系而获得特权,对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有的企业文化是些口号式理念,如“团结、拼搏、务实、奋斗”等,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不能让员工形成共识,更不能用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共同目标奋斗。这样的企业文化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体系,也不可能作为指导企业行为方式的准则。

3.有的企业文化是用钱买来的速成品,华而不实。它们是那些所谓的企业文化咨询大师凭空编造的,虚而又玄,脱离实际,企业文化说一套,现实运转还是老模式,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两张皮,花费不小,效果不佳。

四、企业文化的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要规范好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规范企业物质文化,领导和员工要积极参与,确定企业名称、标志、徽章、旗帜、标准字及标准色、服装和歌曲等,形象反映企业文化内涵;规划企业环境,绿化美化厂区、优化办公室及车间布置,做好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搞好自办报刊、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宣传栏(牌)、橱窗等,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规范制度文化要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使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被员工认同、接受,入脑入心,在实践中成为行为准则。

2.企业文化建设,领导要率先垂范,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家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领导方式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的人格化,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大力宣传、贯彻、推进企业文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企业文化的模范践行者,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员工,用企业家精神带动企业文化建设走向成功。

3.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员工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反映员工队伍的思想文化意识,尊重职工的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要求,照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益,才能使全体职工积极自觉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识,团结起来,为共同目标奋斗。

4.企业文化建设要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忧患和创新意识。竞争是现代企业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不会竞争的企业不会成为成功的企业,不能适应竞争的员工也不是合格员工。员工的强竞争力让企业具有无穷生命力,当企业面对外来竞争时,就能统一步调,共赴时艰。保持忧患意识会使员工提高警惕,精神集中,保持顽强的战斗力。竞争中取胜就要立足自身不断创新,创造出自己以至企业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企业的长盛不衰,持续繁荣。

5.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强化,落地生根。企业员工的观念、作风、礼仪等文化要素需要不断强化,才能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长期行为,由少数人创造、倡导的具有某种特质的文化,逐渐传播到组织的各个团体,再传给每个人,在企业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文化因素逐渐渗透到原企业文化中,与之进行反复较量、辨别、取舍、消化,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五、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建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基本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成为企业长久不衰的基础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庆善.企业动力之源——企业文化[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2]赫明道,等.中国企业文化概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3]张兴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科技创业月刊,2005,(1)

[4]李宁.企业文化的价值[J].山东经济,2005,(1).

[5]郭纪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6]王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M].湖南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刘志宇(1976-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卷烟厂主办科员,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宣传、企业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