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图书逆向物流问题初探

2009-12-28费秀红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9期

费秀红

摘要:图书逆向物流问题是目前中国各大出版社以及整个图书行业难以解决的顽症。文章通过分析逆向物流的现状、主要问题和成因,最后笔者认为采用电子化的退货流程、使用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加快物流标准化的进程、认真做好调研工作才能够全面改善我国图书逆向物流的现状。

关键词:图书逆向物流;物流标准化;牛鞭效应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08-02

图书逆向物流是指对已经废弃或过期的图书进行再循环、再制造、再使用的过程。其中还包括减少资源的使用以及有效的退书管理系统等。图书物流过程连接图书的出版、印刷、批发、零售等活动是图书分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出版业处于转型、出版物物流处于企业内部一体化阶段,出版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刚刚起步,使得我国图书物流逆向物流问题极为突出。[1]

一、图书逆向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退货率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出版社的退货率为:教辅类出版社约为30%,少儿、科技、文艺出版社约为15%。

退货率增加又使库存急剧上升,这就迫使退回来的书降价进行销售,促成了特价书的销售旺盛。书价回落对社会虽然有好的一面,但出版社的利润空间将大大缩小。然而在经济的压力下,出版社不得不通过增加品种和大量批发来薄利多销,这样出版行业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加大了中国图书市场的风险。

2.我国图书物流普遍采用手工和机械化作业。目前在国内的图书行业,手工和机械化作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作业化的作业还没有普及,只有部分企业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经常会出现错误和重复劳动。这给逆向图书物流带来较大挑战,图书在重新入库的过程中,增加了人工劳动的强度。

3.逆向物流的手续烦琐。目前大多数图书的逆向物流的流程是:书店向出版社批销中心提交退书单,提出退书申请,出版社批销中心经过核查,没有破损的进行二次配送,破损的卖给纸浆厂,没有市场的退书,一般先入库,等待集中处理。从此可见,整个退书程序非常烦琐,周期也长,影响了二次陪送的效率。实际过程中能够二次配送比例比较低,大部分只能堆积在库房。

二、图书业逆向物流问题严重形成的原因

1.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出版社都属于国有资本性质,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效率机制。出版社在新书上市之前没有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对读者群的定位、读者的喜好、消费群构成不了解,导致市场反应冷淡;同类产品过多,我国2004年的新书达到121597种。[2]

2.图书物流中的“牛鞭效应”。图书的供应链错综复杂,每一个出版社、批发商和规模稍大一些的零售店都会同时参与几条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大都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约束的机制,企业可以很随意地在不同的链上进行迁移,这样就造成图书行业链的稳定性比较差,读者信息的反馈速度很慢。由于“牛鞭效应”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误导了出版社的生产行为,增大了库存和逆向物流。

技术的落后也放大了“牛鞭效应”,在日本各个书店都使用POS统计数据,对每本书的销售进行时时监控,这样使出版社更能准确掌握销售终端的情况。目前我国技术发展不均衡,许多地区基础建设薄弱,信息技术在出版行业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虽然有些书店和零售企业已经开始使用POS机,但是能与出版社的信息系统相接轨的还是比较少。

3.每年出版的图书量大。目前我国每年产书19万种以上,这不但给图书物流增加负担,因为品种多也就意味着产品分拣的工作量加大。另一方面出版社漫天发货,广发薄收,出版社并不注重提高图书的质量。

三、国外解决办法

为了应对退书率较高的情况,美国和日本也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美国图书行业提出许多办法来扼制图书的退货问题,其中包括:(1)提高折扣率,拒绝任何退货;(2)保持现行折扣结构,拒绝任何退货;(3)制定鼓励性政策,惩罚那些退货率高的批发商;(4)减少出版物的印数;(5)控制每年出版新书品种,尤其是文学小说;(6)停止或缩小非重点书的书目部分;(7)加强开发有吸引力的书种;(8)采用合理的订书手续,方便零售书店;(9)制止销售人员华而不实的推销手段。这些方案会取得一定成效,但就整体来说,解决退货问题仍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3]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增加订数,减少退货。主要措施有:(1)在每本书中夹入预定卡片,吸引读者直接邮寄定书卡;(2)每月给书局寄送畅销书目,同时传真机传发书评;(3)给批发商寄送畅销数目、现有存书品种及数量等;(4)当新书促销时,每月给同他们定有寄销合同的书店寄发新书介绍,没有定货的书店,从不发货。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图书退货量大大减少。[4]

四、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流程图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出版社的发行流程图

笔者认为科学出版社的出版物发行流程较为简单,平行型环节也较小、且自己拥有专门的网上书店,这样可以使图书的逆向物流较为容易。但其中也有的发行模式经过的流程较多,使真正的图书需求被扭曲,从而增加了图书的回收问题。

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物的发行流程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物从发行部到最终消费者,最多需要4个环节。各地代理和特约经销是出版物到消费者手中的中间商,也是出版物主要的流通方式,一般都为发行公司和大型书店,但由于增加了流通环节,使图书的回收变得比较困难。笔者认为改变出版社比较臃肿的发行流程是解决图书逆向物流现象的一个方法。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营销,如果出版社利用网络发布图书目录或向各学校寄发样书或电子书直接取消中间商环节,并在网上开设网上书店,进行零售或批发,这样会使出版社更加接近下游接点的信息,能够较好地预测需求信息为避免图书的逆向物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3.商务印刷馆发行流程图

目前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方式只有商务印书馆专卖店和经销商(书店和发行公司)两种,网上书店还在建设中没有正式运营。所以可以看出,本出版社销售现状还没有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而是一直通过自己的书店和中介商进行的。这样使出版社出现图书回收问题的时候只能通过中介商和自己的书店进行。这也给出版社图书的回收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解决图书逆向物流的合理化建议

1.采用电子化的退货流程。传统的退货流程都是采用人员手工操作的,这样不但耗费很多人工,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早在2007年7月,英国出版商协会和书商协会就出版了《图书退货新流程草案》,草案提出零售商和发行商之间的退货采用电子手段进行;出版商、销售代表、销售单位和个人都不再直接管理退货的各个环节,退货的处理由电子程序自动完成。我国应充分借鉴英国控制退货的做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退货流程,在行业内或整条供应链上设定一系列的标准参数,使整个流程通畅。

2.使用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可以帮助图书企业管理逆向物流,集中处理图书企业的逆向物流,并收集和整理与退货相关的信息反馈给图书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逆向物流的专业性强。图书企业将图书逆向物流的工作转给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就可以更加集中地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对一些无力顾及这项业务的小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物流标准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图书物流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交换格式不统一、物流器具的材质、规格不统一,各个物流设施之间缺乏统一的衔接,造成图书在逆向物流过程中,需要更换托盘、周转箱等倒装作业,既降低了物流效率,又有增加了作业和人力成本。针对逆向物流中的问题,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重视图书物流的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要在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工作,真正做到制定的标准能为物流服务。

4.认真做好调研工作。根据对经济管理出版社的调研发现,目前图书上市之前对市场的目标群体和顾客结构并不是非常明确,这就造成新书上市,出版社沿用原来的主发的模式,造成各个书店新书配比不平衡,这样就势必造成了不必要的逆向物流现象。出版社应在新书出版之前,认真与作者沟通,确定书的顾客群,并且和每个书店认真沟通以确定他们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在源头扼制图书逆向物流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尹章池,田道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出版业逆向物流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0).

[2]柳斌杰.中国出版业的三大战略选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9-13.

[3]魏龙泉.美国图书退货极其对策[J].国外出版嘹望,2001,(23).

[4]李玲玲.美国图书退货极其对策[J].国外出版嘹望,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