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
2009-12-25吴海
吴 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及观念的转变,使体育资源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同时也给体育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我国目前的体育市场化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并导致了许多问题,如体育市场不全,体育市场主体不足、体育产权不清等,严重制约着体育市场化的发展。这就要政府加大力度培养市场,但政府在培养市场的过程中,其自身又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之一,从而影响体育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体育产权问题,一直是制约体育市场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体育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转型期体育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机制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鞭策市场主体,自主地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即市场机制可以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有利于体育经济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外部性、公共品、垄断、信息不完全等原因,也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如在体育领域中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就很难由市场来提供,不适合电视广告要求的运动项目也因资源不足而萎缩等情况。这就构成了政府经济职能的扩大和加强,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其行为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政府失灵”。
在我国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尚欠发展,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在体育经济中表现为体育市场不完善,体育市场体系不健全,体育经营单位缺乏利益约束和预算约束,体育经济资源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经济中既有一定的市场因素,又包含一定的计划成分。所以,在转型期间,政府面临双重问题:不仅需要运用政策去调节因不完善的市场所带来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情况;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所以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时,要尽可能发挥市场的作用,避免或降低政府介入、干预社会经济运行的失败程度,达到真正弥补市场失灵的效果。
二、政府在体育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
(一)计划体制时期体育资源配置结构刚性的影响
在传统计划体制时期,政府包办体育事业,运用计划手段调配体育资源、政事不分、管办结合,使体育事业处于结构性失衡状态。政府垄断体育事业,社会力量难以介入,排斥体育的产业价值,体育的经济功能难以实现。组织体系的条块分割,强化了体育系统的封闭性,限制了资源的流动,使体育资源呈现高度分散、高度分割的局面,造成了资源浪费,使体育事业的运行只能处于高投入,低效率状态。在这种传统计划体制结构刚性的影响下,使人们在探索发展体育产业时,常不能脱离以往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在体育市场化中的双重角色
目前,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转型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我国的体育资源却十分短缺,完全靠市场还很困难,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因此,体育市场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来看,很大程度上管理体制与市场体制还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政府职能错位,与市场关系扭曲,政府职能的转换与客观要求依然差距很大。对一些不该介入的领域政府没有放弃,应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也是“经济人”,在“政治市场”上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利益主要与政绩相关。政府一方面要求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要使自身效益最大化。因此,为了自己的“政绩”,如本地区体育场馆的标志性建筑、竞技体育的奖牌数量、体育产业的产值等方面,政府官员往往会在体育投资中做出随意、盲目的短期行为。此外,在计划体制思维定势的影响和自利性的驱动下,政府不仅对原计划配置的体育资源的运作赋予超经济的行为,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产权关系,这使得政府可活动的空间、可选择的余地及可创设的租就越大。总之,政府作为经纪人的自利行为会使政府的目标及行为与公共利益产生偏离。由此可见,政府在大力推进体育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其自身有可能成为改革中的阻力之一。
三、政府与市场博弈的关键问题:产权
(一)产权在体育市场中的作用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但市场配置资源是存在交易费用的,而资源配置本质上是产权交易。产权是有法律和社会行为规范界定和保障的人们支配和运用资源的一种权利。清晰界定的、可转让的产权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产权还具有激励功能,一种排他性的、得到有效保护的产权,可为人们利用资源提供有效激励和约束。对企业来说,要提高效率,降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一种有效的企业产权结构的建立也是关键性因素。因此,一个社会所选择产权和产权制度也就影响着资源配置及其利用的效率。
(二)体育产权制度对体育市场化改革的制约
传统体育产权的主体是政府,由于其产权的不可分性和排他性,使得体育产权不能交易和转让,整个社会的产权呈现出一种单一的结构,体育要素缺乏正常合理的流动。由于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未能对体育产权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所以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产权模糊、产权配置不当、产权限制、交易不规范等。因为传统体育产权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导致了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的低下,而且使政府的产权和责任不对称。
目前我国职业体育联赛的产权关系就处在模糊状态,投资者不拥有联赛所有权,而不拥有任何资源产权的政府职能部门,却可通过超经济的权力实现对职业体育俱乐部资源的控制,甚至享有各种收入的分配权力,由此获得了最大利益。俱乐部内部也存在着产权问题,以前体委和企业合作产生的俱乐部的所有权及相关权益的归属问题成为俱乐部组建后仍然存在的问题。由于产权不清又没有法人财产权,就会出现产权主体的虚置和缺位,所以当资产流失、经营活动失败时,责任就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产权问题成为我国转型期制约市场化发挥的主要障碍之一。政府行为涉及面广,体育企业常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产权不清使体育资源的受益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体育生产单位的效率损伤,资源利用率下降,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且产生了不必要的外部性,使交易成本增加。
(吴海,1952年生,吉林市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