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困惑
2009-12-24王倩影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困惑:①语法知识要不要教?②古文的讲解究竟应偏重于哪一面?③选修教材安排是否有可行性?④作文的训练序列是否应与课本配套?⑤人文性是否就应该是编选教材的核心标准?
【关键词】新课程 困惑 语法 古文 选修
新课程改革过去了三年,在这期间,我亦承担了从高一到高三一轮的教学。这次改革无论是从教学的观念上还是教材的使用、课程的设置上,都较之前面的改革力度要大,范围要广。我亦从中学习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亦有几点困惑,就教于同行之后,发现他们亦有同样的烦恼。现一一陈述出来,就教于各位专家。
困惑一,语法知识要不要教
传统的语文课本是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读文能力,编排体例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一个个专题,初衷是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地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于是作为语文知识一部分的语法知识就被淡化,初中不讲语法,学生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不知道名、动、形、介、连。由此也就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看不懂表意复杂的句子,进而也就不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因为这些句子是需要对之进行语法结构分析才能读懂的。例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句“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是一个单句,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提出它的主干。如果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主谓宾,又怎么去提句子的主干呢?其次,学生在文章中经常会把名词当动词用,到处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曲解甚至误用词语,生造甚至滥造词语;表意含混不清,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不清,别人说什么又不知道。最后,古文读得支离破碎,似懂非懂。学习古文的时候,必然要涉及到活用的词类、特殊的句式,而如果我们的同学连名、动、形都分不清,又怎么能够理解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连宾语、定语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去理解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如果连这些都不能掌握,又怎么能做到准确翻译呢?例如《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幽于缧绁”,《赤壁赋》中也有一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谁是动作的发动者,分不清句子的成分,那么这两个句子“于”都会被理解为“在”。又例如《赤壁赋》中“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这两句都有“东”,但前一句是名作状,译为“向东”,后一句是“名作动”,译为向东进军。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法储备,又何谈得上准确翻译?
困惑二,古文的讲解究竟应偏重于哪一面
在所有的公开课上我们都会看到,基本上一节课只有几分钟在讲字词,有的甚至于连10分钟都没有,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鉴赏作者的章法技巧。我有一位好朋友的女儿在苏州中学,我问她,老师是怎么上古文的。她说基本是不讲字词的,就是分析技巧、情感,我问她懂不懂,她的回答很直接且现实:“没什么懂不懂的,找本课外的翻译书抄抄就解决了。”我于是让她翻译了高中必修课本中的几个句子,基本不对。我想如果连文章中讲了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是知道得不准确,你就去给她讲这个文章如何精妙,那不是无异于对牛弹琴吗?在半梦半醒之中进行的鉴赏探究有价值吗?
困惑三,选修教材安排是否有可行性
高中三年有1.75个学年学选修部分。选修是5个模块16本书,其中“诗歌与散文”3本,“小说与戏剧”4本,“新闻与传记”3本,“语言文字应用”4本,“文化论著与研读”2本,要求选4门,修满8个学分即可。对自己要求高的可以再选3门。首先,“选修”的“选择权”依课改的初衷应该是给学生的。学生感兴趣什么就选什么,而事实上由于考试、教师配置、考核管理等一系列的原因,“选择权”仍然在老师的手里,这就变成我老师选什么课你就得上什么的局面。“选”的意义与价值已经冲淡了很多。其次,选了以后有学分考核,那么这个考核所针对的就应是选的这本书,而事实却是教的是什么,完全不考什么,可是两个学分照给。至于说的对自己要求高的可以再选3门,基本是不可能的。选修教材的编写,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中有很多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困惑四,作文的训练序列是否应与课本配套
以前的老教材,课文基本可以作为写作的一个范文,学生可以模仿、借鉴。而苏教版没有一个基本的作文训练序列,其实,放在文章后的作文训练很难借鉴前面的文章。例如必修一版块一,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前面的三篇文章是《劝学》《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三篇文章可以说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规范的议论文。在初中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在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算是规范的议论文的时候就指导他要学会运用多种说理方法,这无异于让一个人还没有开始练内功,就让他开始练刀剑,结果,全是花架子,别人轻轻一击,就溃不成军。虽然在选修教材中有专门的一本“写作”,但那是要在必修课本全部学完之后再选的,那么前面这1.25个学年作文又如何来教呢?
困惑五,唯人文性能否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苏教版的指导思想很明确,5个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用人文话题来统领一个个专题,体现三个度:①人与自然;②人和自我;③人与社会,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在考虑教材的人文性时,是否就应该撇弃别的因素?例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的掌握,文章是否适合高中生的认知度,适合高中课时的安排等等。如果只是唯“人文性”至上,那么,我们的学生到最后所学到的也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人文精神“,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反而会教出一批话不会说、手不能写的高级文盲。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体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
作者简介:王倩影,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