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与素养

2009-12-24袁立权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基础

【摘 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在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齐头并进,才能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基础 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但就语文教学中是“工具性”第一,还是“人文性”第一,在教育界颇有争论过。旧话重提,就“工具性”与“人文性”而言,我认为如同一棵大树的根和枝干树叶的关系。“工具性”是就语文学科的基础而言,如同大树的根;“人文性”是就语文学科的精神灵魂而言,如同树的枝叶。二者的名称虽然有别,但关系密不可分。没有枝叶的树根和没有树根的枝叶,只是两个没有生命的东西,谁也无法独立存在,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互为表里。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必要争辩谁先谁后,或者是谁重谁轻。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两者的关系,我倒是觉得唐代魏征的几句话,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颇有启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这几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成长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成长,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教师的目的是育人,育人更应懂得这个道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任何能力都要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尽管我们今天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恐怕更谈不上发挥,还能奢谈什么创新呢?生活中没有无本之木,也没有无源之水。中国有句俗话:树大根深,反过来说,只有根深才能树大。怎么样才能根深?这就还得给树一定的雨露、阳光、温度、空气等自然条件。培养学生如同种树,我们先得让学生深深地扎实扎牢基础,才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中在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得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两者不可偏废。下面试从两个方面略陈管见。

一、抓牢语文基础

语文学习,本质上就是语言学习,即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也大概就是有不少人坚持认为“工具性”第一的理由吧。语文教学理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当然也是无可非议的。

怎么样来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呢?一是要立足于教材。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课文是用语言负载着各种基础知识的例子,例子学好了,基础也就掌握了。课文学好了,基础也就扎得牢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还真有点像数学中的例题一样,只有学会了例题才能做得出练习。现在教学中有一股错误的暗流,认为高考不考教材的内容,教与不教课文,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舍本求末,误人子弟的教学理念。

其次是重视课文知识的积累。为教好语文基础知识,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画过一个“知识树”。我再打个比方,语文基础知识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星星散布在宇宙的各个地方,语文基础知识就散布在每一篇课文中。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每篇课文,每节课都必须事先有计划地落实好基础教学,要让学生学懂,并掌握那些知识点。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搞花架子。

再是就方法而言,抓诵读。掌握语言,积累知识,最好的办法是诵读。语文学习应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诵读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传统方法,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把握文意的途径。从孔子到后来的私塾先生,都是用熟读成诵的方法来解决“句读之不知”的,古人学习语言其本上是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过去的老套,但我要说传统的东西并非都不好,当心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专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不只是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受一些偏激说法的影响,现在有些学生说到背书,就认为是“读死书”。读“死书”固然不可,但“死读书”还是需要的。实践证明,熟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不仅有益于积累和掌握语言材料,而且是形成一定语感最有效的办法,语感在语文能力的组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究竟是指什么呢?总体上来说,它可以指:思想品德、个性人格、为人处世、生活技能以及历史、科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语文是社会性学科,因而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由于知识和内容的广泛,语文素有“百科全书”的美称。确实这样,语文集“文史哲”为一体。仅从人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主要是涉足人生、人性、人格等。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就理应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因而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理应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时要让人文性贯穿其中,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思想教育。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灵性,提高学生的悟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既能丰富语文知识,又能提升人文素养。有人认为天下文章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情”,另一个是“理”。这“情理”二字其实就是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另一半。因而每教一篇课文,都得先仔细地揣摩文章所蕴藏的人文素养。并将有关知识有目的地组织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引导他们进入课文,去体会,去感受。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有目的性地让学生接受相关的人文思想。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要让学生认识蔺相如顾全大局,团结同僚的人格品德;廉颇的公忠爱国,勇于自责的可贵精神。《屈原列传》,学习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敢于坚持理想,捍卫真理的高尚人格精神,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怎么样去生活,怎么样去做人。中学教材大都是名人名篇,而这些作品又都是蕴涵着浓郁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中理应让学生吸收。

面对教材中那些丰富的人文思想,学生应该怎么学?教师又该怎么教?这些都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其实孔子早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一是可以理解为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是可以理解为针对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取舍标准。现在新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古今中外名著,这些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见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让这些人文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在眼下这种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被商业金钱搅乱了头脑的青少年们,更需要人性、人情、人生、人道、伦理等人文理念,来重塑他们的灵魂。

概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方面应该齐头并进,才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作者简介:袁立权,江西省宜春市第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向量的巧用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